牌桌上的事,越来越有意思了。
荷兰政府最近上演了一出“国家安全”大戏,主角是中资闻泰科技旗下的安世半导体。理由很熟悉,手段却很复古,直接动用了一部1952年冷战时期的法律,强制接管公司,还顺手把中方CEO张学政的职务给停了。
这操作丝滑得不像是临时起意。果然,没过几天就有媒体爆料,这背后早有沟通,美方明确要求,想让安世从实体清单里豁免,就得换掉中方CEO。
戏演到这,大家都看懂了,原来是“师出有名”。
但凡事就怕一个“但是”。
他们似乎认为,只要拿到了安世半导体在荷兰总部的法人文件,就算是掐住了命脉。毕竟安世的晶圆制造厂远在德国和英国。这一招“釜底抽薪”,看起来很漂亮。
可惜,他们好像忘了打开世界地图看一眼,或者说,他们看的是一本过期的地图。
那上面可能没来得及更新一个关键信息:安世半导体超过一半、甚至接近七到八成的最终产品,是在中国东莞的工厂完成封装测试的。
这就很尴尬了。你控制了做面包的厨房(晶圆厂),我却控制着打包成品的柜台(封装厂)。没有包装的面包,你打算怎么卖给开车的司机?
全球化玩了这么多年,总有人觉得可以随时按下暂停键,并且只暂停对自己不利的部分。他们想要的是一个“去风险化”的供应链,翻译一下就是:好处我全要,风险你全担。
这就像最近火热的AI浪潮,所有人都盯着英伟达的最新芯片,觉得拿到了算力就拿到了未来。可没人问一句,这些高端芯片离开先进封装,难道还能在天上裸奔吗?
逻辑是一样的。舞台上的明星总是光鲜亮丽,但决定演出的,往往是那个不起眼的后台总监。
现在,后台总监直接把门锁了。
闻泰科技的反应很直接,甚至有点“简单粗暴”:想让我东莞的厂子恢复出口?可以,先把张学政的CEO职务还回来,否则一切免谈。
这已经不是商业谈判了,这是直接把对方的底牌掀了:你以为你在第九层,其实你在大气层之外。
你以为的核心资产是欧洲的晶圆厂和所谓的“技术”,我告诉你,我的核心资产是东莞工厂里成千上万熟练的工程师和工人,是足以支撑全球产能的封装测试能力。
这场博弈最讽刺的地方在于,第一个感受到寒意的,居然是八竿子打不着的德国大众。
就在安世的风波开始发酵没几天后,大众汽车便宣布了一件事,因为芯片供应出现了中断,它位于沃尔夫斯堡的那个核心工厂,打算暂停生产像高尔夫这样的畅销车型。
整个德国汽车制造业开始出现焦虑情况,各企业普遍担心生产线会停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郑重警告:要是缺少安世的芯片,供应商难以顺利生产零部件,最终极有可能引发全面停产。
一个在荷兰上演的办公室夺权剧,最后却让德国的汽车工人面临“上四休三”的风险。这全球化,还真是个蝴蝶效应的绝佳试验场。
有人可能会说,不就是封装吗?换个地方不就行了?
说这话的人,或许对现代制造业的复杂性全然不知。半导体产业,特别是车规级芯片,其认证周期长得出奇,更换一个供应商,需经历测试、认证以及磨合等环节,没有一年半载根本无法完成。
等新供应商的认证跑完,大众的停车场估计已经长草了。
更何况,中国的封装产业早已不是那吴下阿蒙。在全球委外封测(OSAT)厂商的前十名里,中国台湾与大陆厂商,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亚太地区,主导着全球半导体封装材料市场。你想绕开这里,就如同想在撒哈拉沙漠中找到一家米其林餐厅一般。
所以你看,事情的本质从来不是什么技术会不会被“窃取”。
一个全资控股的母公司,需要去“窃取”自己子公司的技术吗?这话说出来,连华尔街最贪婪的资本家都得笑出声。
本质是,有些人习惯了只做选择题,而且选项必须由他们定。当他们发现对手开始出题的时候,第一反应不是解题,而是撕掉卷子,再把出题人罚出考场。
可惜,时代变了。
现在的情况是,闻泰科技根本不急。东莞的工厂已经限制出货,部分岗位开始“上四休三”。 这叫什么?战略定力。反正中国的电动车市场如火如荼,内部消化一部分产能,同时紧急拉通国内供应链,也不是什么难事。
反倒是欧洲那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德国经济部开紧急会议,各大车企协会天天发警告。
这场戏,把现代产业的脆弱和傲慢暴露无遗。
脆弱的是,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环节,就能让庞大的工业帝国瞬间停摆。傲慢的是,总有人以为一纸文件就能改变物理规律,以为资本和权力可以无视产业逻辑。
现在,球又踢回去了。闻泰已经把条件摆在桌上:让懂行的人回来管事,一切都好说。
这已经不是在争一个公司,而是在争一种规则的制定权。究竟是资本说了算,还是产业规律说了算?是PPT里的“国家安全”更硬,还是生产线上的产出更硬?
大众的工厂里,安静的生产线正在等待一个答案。而这个答案,或许将重新定义未来十年的全球产业链格局。
声明:本文图片素材都是来源真实素材, 本文内容90%以上基于自己原创,少量素材借助AI辅助。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望读者知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