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的“一物一码”追溯

这几年,新能源车企对零部件的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我们这两年接触的不少零部件厂老板都说,上MES系统最开始就是被主机厂要求的,在订单里白纸黑字写着,必须实现全流程追溯。主机厂家推着下游厂家去上MES系统,并盯着工程开展进度。

但真做起来才发现,这事儿没那么简单。每个厂子的设备、工艺、管理方式都不一样,想要系统真正用起来,非得下功夫改造不可。最怕的就是花大价钱买了系统,最后只是个应付客户的摆设。我们的经验是,厂里一定要有个懂行的自己人全程跟进,最好是生产厂长或者质量负责人亲自抓,不然作为系统供应商根本搞不懂工厂的生产痛点。理解生产流程需要花功夫需要多碰头都碰撞思路,即使MES实施经验再丰富,也难遇到两家一模一样的工厂。最熟悉流程业务的永远是工作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在此致敬所有一线工作人员,你们才是MES实施的基层。

去年我们合作的一家齿轮厂就是个典型例子。他们给头部新能源车企供应减速器齿轮,以前一直是批次管理,每批零件一个标识。直到有一天,客户质量部门打来电话,说装车后发现有异响,怀疑是齿轮批次性问题,要求他们把最近三个月发的货全部排查一遍。主机厂要求在发生质量问题时,必须在2小时内准确锁定受影响车辆范围,4小时内提供完整的零部件追溯报告。

厂里当时就乱了套。老师傅带着一群人在仓库里翻了两天纸质单据,最后只能模糊定位到可能是某个批次的材料问题,但具体影响到哪些零件,根本说不清楚。最后为了保险起见,只能把整整三个批次的成品全部召回。这现象,在很多厂都是很现实,而且会经常发生。

很多工厂管理者或多或少经历过,但是在主机厂的要求下,想要继续合作,必须搞一物一码,必须MES系统上追溯。

那么我们先看看主机厂对供应商MES系统的要求,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主机厂最关注的MES功能要求

1. 全生命周期追溯体系

  • 主机厂要求供应商必须建立从原材料到成品出货的全程追溯能力。具体包括:

  • 原材料批次与成品序列号的绑定关系

  • 每个工序的加工时间、设备、操作人员信息

  • 关键工艺参数的实时采集与存储

  • 质量检测数据与具体产品的关联

  • 异常处理过程的完整记录

2. 生产过程透明化

  • 实时生产进度监控

  • 设备状态实时可视化

  • 在制品数量精确统计

  • 工时与效率自动计算

  • 异常状态自动预警

3. 质量管控体系

  • SPC统计过程控制

  • 关键工序的CPK分析

  • 质量数据的实时分析预警

  • 不合格品处理流程标准化

  • 质量改进的闭环管理

二、必须实施的MES功能模块

1. 序列化管理模块

这是实现"一物一码"的基础。需要支持:

  • 条码/RFID标签的生成与打印

  • 扫码设备的集成与数据采集

  • 序列号与工艺路线的绑定

  • 序列号状态的实时更新

2. 生产执行管理

  • 工单的详细排产与下发

  • 工序级的任务分配与执行

  • 实时数据采集与记录

  • 生产进度的实时反馈

3. 质量管理系统

  • 检验标准的数字化管理

  • 质量数据的自动采集

  • 实时SPC分析预警

  • 质量追溯报告自动生成

4. 设备集成与监控

  • 设备数据的自动采集

  • 设备状态实时监控

  • 设备效率分析

  • 预测性维护预警

5. 物料管理

  • 物料配送管理

  • 库存精确管理

  • 物料消耗统计

  • 供应商绩效评估

三、实施建议

1. 分阶段实施

先实现关键工序的追溯,再逐步扩展到全流程。建议:

  • 第一阶段:关键工序数据采集

  • 第二阶段:全流程追溯建立

  • 第三阶段:数据分析与优化

2. 重视系统集成

MES需要与以下系统集成:

  • ERP系统:获取工单和物料信息

  • PLM系统:获取工艺和标准信息

  • WMS系统:获取库存和配送信息

  • QMS系统:质量数据共享

3. 组织保障

  • 制定标准操作规程

  • 定期进行系统培训

  • 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四、我们矩阵智造MES在实施一个齿轮厂的部分工作

第一步:来料就上“户口”

改变从毛坯进厂开始。每个锻打出来的齿轮毛坯,在进厂检验时就会打上唯一的二维码。就像给每个零件上了个户口,之后它在厂里的每一步都会被记录下来。

最开始很多员工嫌麻烦:“以前一批料贴个标签就行,现在每个都要单独打码,这不是增加工作量吗?”但干了半个月他就发现好处了——有批材料炉号混了,系统扫码时立刻报警,直接把问题挡在了进厂环节。

第二步:生产全程“留痕”

加工车间的变化最明显。每台机床旁边都配了扫码枪,大家反馈都不好:“从来没说每个零件都要扫码的。”

但很快管理层(质检部门、生产管理者)就发现了扫码的好处。之前经常因为程序调用错误导致批量报废,现在系统会自动校验,扫了码才知道该用什么加工程序。每个零件加工时用了哪台设备、哪个程序、谁操作的,系统都记得清清楚楚。

最有价值的是工艺参数。通过设备联网,机床的关键数据这些数据都被实时记录下来,和这个零件的二维码绑定在一起。后来我们分析质量问题的时候,发现大部分问题都能从这些数据里找到蛛丝马迹。

第三步:质量问题“秒追”

系统上线后遇到第一次客户投诉,整个质量部门都绷紧了神经。没想到这次追查异常顺利——输入客户提供的零件二维码,五分钟就锁定了问题源头。受影响的就是那台设备当天生产的零件,精准召回,一天就解决了问题。

现在客户扫码就能看到每个零件的全部履历:什么材料、哪台设备加工、谁检验的、什么时候发的货,一目了然。最近一次主机厂审核,审核员看着追溯演示直说“你们这个系统简单,还功能挺到位”。

我们没想到的是,这套系统还带来了额外的好处。车间主任现在调度生产更加得心应手,哪个零件到哪道工序了,系统里看得清清楚楚。工艺部门也开始用这些数据做分析,他们发现同样图纸的产品,某台设备加工出来的就是质量更好一些,后来发现是那台设备的老师傅调整了一个没人注意的参数。

虽然MES系统投入不小,但光减少的一次批量报废和召回损失,就已经收回成本了。更别说现在接订单时,能拿出这套追溯系统,客户就会认同愿意给单子。回头看,从被主机厂家要求做,到自己真正用起来,再到发现其中的价值。现在厂里没人再说追溯是麻烦事了,大家都习惯了每个零件都有自己的故事,而我们矩阵智造MES的工作,就是让这些故事能被完整地讲述出来。

现在重新回到工厂与MES系统厂家沟通的时候,首先是流程相互一遍一遍梳理,不要想着一次就彻底到位了,理解的角度各自有不同,多交流几次,对我们矩阵智造MES厂家来说,之前的经验只是对于其他厂的流程熟悉,但是一切还是重新开始,要去掉历史经验包袱,细致对待每一次细节沟通,MES可以先上部分着急的模块,太多反而上线后,处处有问题。这是一个长期更近的过程,更希望工厂与系统厂家能深度成为一个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这样才能一步步努力往前走,助力企业的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