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亚狮铂拓界,为何被低估?
提到起亚狮铂拓界,大家都没什么印象,在专业圈子里,这款SUV怎么说都有点底气,虽然马路上很少见,配置和参数都不含糊,这车到底是哪里被大家忽视了?
我觉得,大家选车时总纠结动力、油耗、空间这些显而易见的参数,狮铂拓界的核心亮点不是简单某一项,而是整体平衡,发动机技术方面,它用的是集团Smartstream系列,既有1.5T又有2.0T,不过重点不是排量,而是背后的CVVD气门控制技术,这个东西理解起来不难,就是能够根据驾驶状态智能调整气门开闭,既能省油,又能保障瞬间的动力输出,这种设计,其实很多主流合资品牌都没上。
再看变速箱,摩比斯做的8AT,跟宝马用的技术差不多,并不是每款平价SUV都用这么高级的传动,换挡逻辑顺畅,动力衔接很稳,开城市或跑长途,其实都能体会到不肉不拖的感觉,甚至于,满载接近千斤,底盘离地间隙还保持在156mm,去哪都不怕剐底。
市面上SUV既要空间又要通过性,但往往两者不可兼得,像有些国产大空间SUV,底盘太软,装载重物一趟就蹭底,狮铂拓界底盘调校偏实用,标准载重刚好应对五口之家甚至长途行李,家庭用车来说,这方面真不落下风。
说到实际体验,我想举个小例子,广州的王先生,说他家里三代人经常要跑回乡下,一次带上一堆米面油还有孩子的玩具,SUV尾箱塞得满满,可是,车身没明显下蹲,过坑坑洼洼的山路也不拖底,他觉得这个数据很靠谱,并不是纸上谈兵。
我们再说油耗,同级别2.0T一般都要8个油以上,狮铂拓界官方工况是7个油,很多车友实测城市路况也就7.5左右,郊区更省,这样算下来,一次加满油直接能奔六七百公里,不用老惦记着找加油站,对于经常跑长途或出省的人来说,油耗低就是硬指标,不然能省一趟加油工夫。
说到能省油,其实还得归功于高喷油压力和气门管理技术,不只是数据好连发动机内部零件损耗都小一些,这种设计,极大延长了车辆寿命,保养成本也低一点,很多人只盯着首付和落地价,却忽视了长期维护的差距。
再说软件层面,很多新一代国产车靠智能配置抢风头,敏感一点的老司机更看重实用和安全,比如AUTOHOLD,市面上不少车只是有按钮,狮铂拓界直接默认打开,红绿灯一脚刹车就能放松,尤其是新手司机或者路况复杂时,不用怕溜车,这种细节挺贴心,不用专门再研究说明书。
至于智能驾驶辅助,L2级别已经是主流水准,狮铂拓界不但有车道保持、碰撞预警、自动刹车,OTA还可持续升级,这意味着将来系统可以远程修Bug或者优化体验,这一块未来变化很快,更新能力其实比硬件还重要,近两年比亚迪、理想的OTA,就帮不少老车主提升了用车感受。
还有一点,其实狮铂拓界的价格并不高,尤其是和日系同级别对比,配置反而更全一些,实际销量没那么亮眼,这就牵扯到品牌影响力,像丰田、本田,即使参数一般,还是卖得好,而起亚就算性价比高,终端优惠也到位,消费者对品牌信任度还得慢慢养。
关于动力选择,其实大家想得太复杂了,1.5T版本,马力能到200匹,已经完全够城市通勤,省油省心,如果有自驾游习惯或常上山,那么2.0T显然更从容,尤其是满载爬坡时,动力储备多点总是好事,买车之前,其实更值得考虑家庭实际需求,而不是被参数虚高迷惑。
说到这里,其实国内油车市场这几年压力挺大,新势力、电动车比拼补贴和科技感,油车虽然低调,依然有刚需,比如长途难充电、二线及以下城市基础设施有限,综合性能均衡的SUV反而低调实用,不像热门爆款,一味追新反而风险更多。
就拿2023年的数据来说,中高端油车增长其实不明显,细分市场像狮铂拓界这样的偏实用车型,保有量悄悄爬升,尤其在三四线城市,口碑反馈很稳,互联网热度低,大家讨论少,所以容易被忽略。
配置之外,其实还有保值率、维修体系等附加元素,韩国车一度二手市场不景气,起亚近年来逐步在提升配件流通率和售后覆盖,保养费用比合资日系低10%左右,长远算,每年能省几千块,这也是不少务实车主最后决定买它的理由。
综上,其实狮铂拓界这车没什么短板,受限于品牌认知和宣传全面性,销量一直没有大爆发,盘点下来,这车更像是懂车人的“低调选择”,它既有技术底子,也兼顾空间和实用性,还有不错的油耗管控和主动安全,问题来了,大家买车到底要看品牌还是看实际价值?随着汽车市场越来越细分,这些被低估的“稳健选手”,未来会被更多人发现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