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途锐销量暴跌,月销仅 276台,原因绕不开4点

先说第一个点,消费认知里的 “大众标困局”

懂的都懂,买40-60万豪华SUV的人,有时候比的不是配置,是车标带来的面子。

途锐这事就尴尬在这了,它跟奥迪Q7、保时捷卡宴用的是同一个MLB Evo平台,三大件基本没差,甚至有些配置比同价位的Q7还高,比如空气悬架、全时四驱这些都是标配

但问题是,它挂的是大众标啊。

大众途锐销量暴跌,月销仅 276台,原因绕不开4点-有驾

啊绵有个表哥去年选车,45万预算,就在途锐和国产宝马X5之间犹豫。

论机械素质,途锐确实更扎实,底盘滤震、高速稳定性都比X5好点

但表哥最后还是选了X5,理由特实在:“你说我开个大众出去,别人问多少钱,我说快50万,人家得说我冤大头;

但开宝马,就算别人知道是国产的,也觉得是豪华车,而且后排还比途锐大,带老人孩子出门也方便”

这就是消费认知的错位,大众在大家心里还是“家用车品牌”,就算途锐的产品力够到了豪华车的门槛,品牌溢价也上不去。

据行业统计,2025年1-5月,40-60万SUV市场里,选BBA的消费者占了65%,选大众、沃尔沃这些非BBA品牌的才占20%,而途锐在这20%里的份额还不到10%

不是它不好,是消费者觉得“花这个钱,得买个让人一眼看出来是豪华车的标”。

大众途锐销量暴跌,月销仅 276台,原因绕不开4点-有驾

再讲第二个原因,产品迭代没跟上“新时代需求”。

途锐的机械素质一直在线,比如它那套托森差速器,越野的时候能自动分配动力,搁十年前绝对是顶级配置;

但现在呢?

90%的豪华SUV车主都是在城市开,越野能力基本用不上,大家更关心的是大屏、智驾、后排空间这些

途锐在这方面就显得有点“老派”了。

比如内饰,还是传统的物理按键+小尺寸中控屏,对比理想L9的三联屏、问界M9的鸿蒙座舱,科技感差了一大截;

智驾方面,途锐只支持基础的ACC自适应巡航,连车道居中都得选装,而同价位的新势力车型,激光雷达、高阶智驾都是标配

还有后排空间,途锐是进口标轴,轴距不到3米,而国产宝马X5、奔驰GLE都加长了,后排能翘二郎腿,途锐坐进去膝盖离前排也就两拳距离,对家庭用户来说不够用。

大众途锐销量暴跌,月销仅 276台,原因绕不开4点-有驾

更关键的是新能源转型太慢。

2024年途锐才推出插混版本,纯电续航只有50公里,而理想L9的纯电续航能到215公里,日常通勤根本不用加油。

据数据显示,2024年途锐插混版的销量占比还不到10%,大部分消费者还是选燃油版,但现在油价这么高,3.0T的途锐百公里油耗12个油,一年开2万公里,油费就得1.5万左右,比同价位的插混车型多花快1万,谁愿意啊?

大众途锐销量暴跌,月销仅 276台,原因绕不开4点-有驾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点,就是进口身份带来的“成本死结”。

途锐一直是进口销售,没有国产,这就导致它的价格降不下来。

大家可能不知道,进口车要交25%的关税、17%的增值税,还有运输费、报关费,这些加起来,每台车的成本比国产车型高5-8万

现在途锐的起售价是50.88万,而国产宝马X5的起售价才59.9万,看起来途锐便宜,但X5加长了轴距,还标配了全景天窗、哈曼卡顿音响这些配置,途锐要选装这些还得加钱。

更别说国产车型的保养成本也低,途锐单次小保养要2000多,国产X5才1500左右,长期用下来差距更大

大众途锐销量暴跌,月销仅 276台,原因绕不开4点-有驾

销量差又导致成本没法摊薄,形成了恶性循环。

比如大众在德国的工厂生产途锐,因为销量低,生产线没法满负荷运转,单位制造成本就更高,价格自然降不下来;

而国产X5因为销量高,一年能卖5万多台,成本摊薄后还能降价促销,2025年国产X5的终端优惠都到8万了,途锐才优惠5万,性价比一下就拉开了

大众途锐销量暴跌,月销仅 276台,原因绕不开4点-有驾

最后一个关键因素,就是市场竞争的“降维打击”。

以前途锐的竞争对手主要是BBA的进口SUV,现在不一样了,新势力也来抢市场,而且抢得特别狠。

比如问界M9,起售价46.98万,比途锐便宜4万,但是有6座布局、激光雷达、鸿蒙智驾,从续航还能到1300公里;

比亚迪仰望U8虽然贵点,但有“浮水模式”、四轮独立驱动,科技感拉满

这些新势力车型不光配置高,还能提供免费充电、终身质保这些服务,而途锐除了4年12万公里保修,啥额外服务都没有。

据统计,2025年1-5月,40-60万SUV市场里,新势力车型的占比从2024年的15%涨到了30%,而途锐的份额从5%跌到了1.2%。

以前消费者选豪华SUV,只能在BBA和大众之间选,现在多了新势力这个选项,而且新势力更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比如后排娱乐屏、冰箱、小桌板这些,途锐根本没有,自然就被比下去了。

啊绵觉得,途锐的问题不是产品不好,是没跟上时代。

它的机械素质还是顶级的,比如那台3.0T V6发动机,动力平顺、后劲足,高速上超车特别有信心;

底盘调校也还是大众的水准,过减速带不颠,变道也不晃

但现在消费者买豪华车,不再只看机械素质了,而是看从体验,包括科技感、空间、服务这些。

大众其实也不是没意识到问题,比如要推出ID.8纯电SUV,定位和途锐差不多,但是ID.8能不能接住途锐的班,还不好说。

毕竟新势力在电动车领域已经深耕多年,大众要想追上,还得在智驾、续航这些方面多下功夫

说真的,途锐这个车挺可惜的,它就像一个“老派的绅士”,有实力但不懂讨好别人。

如果大众早个三年把途锐国产,加长后排,再出个高续航的插混版,说不定现在还能有一战之力

可惜啊,等反应过来,市场已经被别人占了。

276台的月销量,可能只是一个开始,如果大众再不调整策略,途锐说不定真的要退出中国市场了。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