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8.7万辆,环比降11.2%

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8.7万辆,环比降11.2%-有驾

根据乘联会发布的最新数据,2025年7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量为98.7万辆,同比增长12%,但环比下降11.2%,直接减少了12.4万辆的销量规模,折射出政策切换期的阶段性波动。不过,新能源渗透率攀升至54%的历史高位,出口也同比激增120%,又在不确定性中释放出积极信号。

7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98.7万辆,环比降11.2%-有驾

7月零售环比下滑的直接原因是政策“空窗期”的叠加效应。第三批“以旧换新”补贴发放延迟,地方高息贷款返利政策收缩,消费者观望情绪加重。但更深层的结构性变化正在发生:纯电动车型批发量达73.6万辆,同比增长44.8%,A00级经济型电动车占比虽下降至18%,但13万辆的销量仍支撑着下沉市场需求;插混车型增速放缓至3.3%,反映消费者对混动技术的选择趋于理性。

新能源车出口延续爆发式增长,单月21.3万辆的规模同比激增120%,占乘用车出口总量的44.7%。这份成绩单中,既有比亚迪、奇瑞等头部车企的持续输出,也有上汽通用五菱、长城汽车在细分市场的精准突破。值得注意的是,插混车型出口占比提升至32%,中国车企在动力技术上的多元化布局开始见效。从区域市场看,欧洲与中东的发达国家需求旺盛,而菲律宾、墨西哥等新兴市场则凭借性价比优势快速放量。

7月新能源批发结构中,纯电动占比62.3%,同比提升8.8个百分点,印证了“纯电为基、混动为辅”的市场趋势。具体来看,B级电动车批发23.6万辆,同比增长14%,占纯电动份额32%;而A00+A0级经济型电动车合计占比41%,仍是市场基盘的重要支撑。值得关注的是,15-25万元中高端市场占比提升,用户选择更加务实,轩逸、博越等燃油车主力车型凭借混动技术在国内市场表现亮眼。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统治力进一步增强:批发渗透率67.4%,零售份额70%,比亚迪、吉利、奇瑞等车企通过全产业链布局持续扩大优势。

7月份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突破2万辆的企业品牌是:比亚迪汽车(274,644辆)、吉利汽车(121,385辆)、长安汽车(55,659辆)、上汽通用五菱(51,570辆)、鸿蒙智行(47,375辆)、零跑汽车(45,524辆)、特斯拉中国(40,617辆)、奇瑞汽车(39,351辆)、小鹏汽车(33,717辆)、长城汽车(32,201辆)、理想汽车(30,731辆)、小米汽车(30,452辆)、东风汽车(26,486辆)、广汽埃安(24,033辆)、蔚来汽车(21,017辆)。自主主流车企的新能源日益走强,比亚迪汽车、吉利汽车、长安汽车等车企国内新能源零售表现很好。

尽管7月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数据出现波动,但行业基本面依然向好。随着“以旧换新”政策落地、秋季车展新车密集发布,8月市场有望迎来反弹。长期来看,中国新能源车产业已形成“内需稳增长、出口拓空间”的双循环格局。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