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产硬派越野开始“玩命”往前冲,像方程豹、坦克这些名字就跟钉在大街小巷,连不关注车的都能听过两耳朵。这背后,其实藏着一个很现实的疑问:曾经我们对丰田普拉多、路虎、福特野马那种顶级硬派越野爱答不理,现在国产一上来,反倒抢了个遍,难道以前那些日美欧的铁牌硬货会不会真变成历史?
你说现在车市变化有多快?今年8月份的数据一看,方程豹一下卖出去将近1.55万辆,一个月而已,这销量不是小打小闹;再看坦克,1.44万辆也不低。比销量,方程豹赢了;比单价,坦克又压回去一头。这是不是说明——便宜的车更畅销,贵的有底气挣钱?也许吧,但关键是,这两个“新晋天花板”都踩中了市场的脉。
问题来了:国产品牌,到底凭啥能崛起?
先说几年前,谁要买十几万的硬派越野?基本上会被人笑话“你闲的吗?家用买SUV不香?”国产基本没有话语权。转眼到了现在,坦克300、方程豹3、5、7全线出动,打的就是“又能越野又照顾日常”的路子。能玩沙子翻山越岭,也能周一咖啡上班地库一停。外观、配置、价格,一步步打过“老外”的心理防线。
更重要的一点,动力架构这块开始变天。以前燃油车顶天,谁速度快谁是大哥,现在新能源一入场,王都要换了。方程豹走的是混动,坦克也差不多,关键是这俩车直接把新能源的渗透率做到55%。新能源到底好在哪里?不是一味环保节能那点事儿,关键省钱、省心、大环境支持,你还没法拒绝。
这让我想到一个问题:消费者到底在意啥?真的是性能至上?其实大多数买车的,心底里还是盘算盘算“我得花多大代价养这车”。燃油越野看着爽,实际上市区一脚油门油表见底,高速油耗甩你一圈,对得起钱包吗?新能源一来,这账就省下不止一点点。尤其许多硬派车主,周末喜欢越野撒野,周一还要接娃上下学,城市越野两不误,肯定想着怎么不多花钱还不受罪。方程豹豹7、坦克300——你通勤我陪你,你撒野我也奉陪,这就是市场逻辑。
再看看设计和颜值,国产的进步比谁都快。以前觉得国产车外形土,现在新一代几乎每辆车刚发布就是明星气质。拿豹7来说,动感、硬朗,带着点科幻味,走出去不亚于你邻居那辆进口猛禽。你说人买车受不受颜值影响?你自己想想,有几个真的是冲着发动机去的?都是看外观稀饭不稀饭。
那有朋友可能会说,国产那么牛,国外大牌都没脾气了吗?其实这些老牌子不是不想挣中国钱,是被市场给“教育”了。丰田普拉多、日产途乐、路虎卫士这些,几年前谁能想到会被自主品牌抢了饭碗?咱们车企卷到国外都觉得夸张,你敢信巴西、俄罗斯这些地方都铺开了工厂,出口也没拉下。某些日美欧品牌,光是在国内市场上应对还不够,接下来看着家底也要被国外的中国车一点点撬开。这回不是“狼来了”,是真来了。
细想一下,曾经国产越野差在哪?“动力弱、配置低、设计丑、技术落后”一抓一把,别说和进口比,还被合资甩几条街。可现在呢?技术开始有积累,新能源领头,设计一个比一个潮流,最关键的是愿意跟市场学、跟用户沟通。坦克和方程豹,就明显是天天盯着用户心思琢磨,往死里卷产品力,谁不买单?
说到底,汽车从来就不是冷冰冰的“移动铁盒子”,它拼的是用户体验、性价比、品牌故事,没有谁能永远站在神坛上。日美欧品牌过去牛,其实和我们那会技术跟不上、市场没经验分不开。可时代变了,中国品牌“肥水还流自己田”,自然能长牙长爪。
你问外国品牌就凉了?这事没那么绝对。国外品牌的钱包厚、技术深,也不是吃素的。只是当年靠一个光环赚溢价的日子过去了,该做新能源转型还得跑起来。有些人可能还在怀念“普拉多情怀”,但95后、00后的消费者,未必会有情怀,再好的回忆也抗不过智能座舱、低油耗和一脚油门出去的畅快。
我们还该警惕一个事儿:别以为国产崛起了,就自满。坦克和方程豹走得快,但世界是流动的,对手没停。明年再看,说不定又冒出新势力,国外品牌也可能学着打价格战、搞创新。中国车市的争霸,从“跟着跑”到“争着当头雁”才拉开序幕——谁敢保证今年的冠军,明年不会被超车?没人能打包票。
最后我还想再问一句:你买越野车,到底想要啥?
是“油门一踩天涯路”?是“霸气回头率”?还是“科技省心还能充值信仰”?这些年我们见证过国产品牌从没存在感到让老外紧张,这故事还在继续。技术、价格、形象拉满的同时,挑剔一点没错,期待一下坦克和方程豹接下来会不会卷出“智能驾驶”、“电四驱”、“无人区救援”这些更高阶的新玩法,也期待老牌劲旅能觉醒一把别被拍在沙滩上。
到底是国产称王、外牌告别?还是新老对撞,互相进化?消费者用钞票投票,答案全在你我脚下的路终归会证明。现在国产硬派越野是真站起来了,日美欧再想吃回这桌饭,光靠情怀和名字怕是远远不够,得真下场打硬仗了。这才好看,这才算是活生生的市场大戏——咱也一起盼着,下盘更大的棋。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