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送东西?华为鸿蒙智行这个免费轮毂盖背后,藏着一盘大棋

得,华为又来送东西了。

这次是个轮毂盖。

我猜你跟我一样,第一反应是:“哟,这不赖,遥遥领先又给用户发糖了。”

先别急着感动,这颗糖的甜味底下,藏着一整盘大棋的味道,而且,这棋局咱们好像在哪儿见过。

几个月前,智界那个“X”车标满世界补发,不就这套路吗?

先让车主开着“字母车”满街跑,等大家伙儿都快忘了这车到底叫啥了,余承东他们再“恍然大悟”一般,搞一场轰轰烈烈的“寻标”活动,最后宣布:全体免费!

你看这骚操作,一来一回,流量、口碑全赚到手了,比花几千万投广告都好使。

你不得不佩服,华为,这家在通信圈里杀伐决断、被人摁在地上摩擦还能爬起来的主儿,太懂人性了。

又送东西?华为鸿蒙智行这个免费轮毂盖背后,藏着一盘大棋-有驾

他们压根就没打算一次性卖你一辆“完全体”的智界S7或者R7。

他们是在跟你玩“养成”。

今天送个车头标,把你拉进“品牌共创群”;明天送个轮毂盖,给你点个“核心粉丝”的赞。

它让你感觉自己不是个冷冰冰的消费者,而是鸿蒙智行这盘大棋上的“棋手”之一。

那个“独立包装、自由选装”的说法,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心理按摩。

给了你选择权,但又好像没给。

人性就这点出息,免费的、专属的,谁不想要?

最后绝大多数人不仅会乐呵呵地亲手装上,还得拍照发个朋友圈,配上一句:“这细节,爱了。”

又送东西?华为鸿蒙智行这个免费轮毂盖背后,藏着一盘大棋-有驾

完美,一次成本几乎为零的病毒营销闭环就此形成。

你以为你占了便宜,其实你已经成了人家最忠诚的“自来水”。

咱换个频道,把滤镜关了再瞅瞅这事。

一个卖几十万的新能源汽车,连个车标、轮毂盖都得靠后期打补丁,这事儿听着就不太对劲。

你敢想象奔驰忘了给S级安三叉星,回头再给车主快递一个过去吗?

这背后,是不是也透着一股子“赶鸭子上架”的仓促味儿?

智界这个华为和奇瑞“闪婚”生下的娃,从呱呱坠地起,就带着一股“基因到底随谁”的讨论。

又送东西?华为鸿蒙智行这个免费轮毂盖背后,藏着一盘大棋-有驾

一开始连个正经Logo都没有,光秃秃的“LUXEED”几个字母,与其说是简约,不如说是……没想好?

这种“先上车后补票”的搞法,放在一个 стремиться to be 高端的品牌身上,多少有点尴尬。

看看隔壁雷军,发布会恨不得把小米SU7的螺丝拧几圈都给你讲明白,那是一种“所有功课我都替你做完了”的姿态。

而华为这边呢,更像是在搞公测:“兄弟们,我们一起把它变得更好。”

两种模式,谁对谁错不好说,但对于那些挑剔的消费者而言,智界的做法无疑是留了话柄的。

更有意思的是华为和奇瑞之间那种若即若离、相爱相杀的关系。

这免费送的车标,你发现没,从头到尾都是“鸿蒙智行”在唱主角,奇瑞就像那个默默提供了子宫的“代孕妈妈”,孩子生下来,冠的却是隔壁老王的姓。

通过这一系列充满仪式感的“投喂”,华为在潜移默化地干一件大事:在用户心智里,把智界和奇瑞进行“物理切割”。

它在反复告诉你:这车,是华为的生态产品,是鸿蒙大家庭的“纯血贵族”。

至于那点“奇瑞基因”?

忘了它吧。

一个小小的轮毂盖,成了精神上的“覆盖件”,严丝合缝地盖住了那个可能让一些用户心里犯嘀咕的出身问题。

这招,够狠,也够绝。

所以别傻了,这哪是送福利,这根本就是一场没有硝烟的“品牌所有权”争夺战。

现在的新能源车市,卷得跟麻花似的。

硬件堆不动了,价格战也快打穿底了,最后拼的,不就是谁能把用户的心给“焊死”在自己身上吗?

蔚来的服务,理想的家庭定位,都是在修筑自己的“情感护城河”。

华为用的,是另一种更刁钻的打法。

它不给你端上海底捞,也不跟你聊二胎,它直接把你拉进它的“开发团队”,用一个个免费的小零件当“军功章”,让你在这场品牌的养成游戏中欲罢不能。

说到底,这枚躺在精致包装盒里的轮毂盖,它不是一块金属,它是一份邀请函,也是一份“投名状”。

你拧上它,就等于在这场声势浩大的生态战役里,站了华为的队。

那么问题来了,下次再有快递送到你家,里面又会是什么“免费”的好东西呢?

一个方向盘套?

还是一份把你彻底锁进鸿蒙生态的“卖身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