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谁敢说国产电车拿不出手?这车一出,怕是连嘴最硬的“键盘车神”都得沉默三秒,看着秦L EV云辇型这波操作,只能悄悄把手里的酸葡萄揣兜里了。
12.98万,别怀疑自己的眼睛,的确就这个数字,比起以往动辄十几二十万的同级车售价直接给人心里来了一波舍我其谁的降维打击感,有没有?
可钱只是个数字,关键要看这套配置,啧啧……咱还真不夸张地说一句:“又卷出新高度了。”
你们听过云辇-C没?这玩意儿原来只在比亚迪那些旗舰上能看见,现在直接下放到秦L EV云辇型上了,妥妥的“亲民”套路,看得出厂家是真舍得。
有趣吧,这个不是啥看得见摸得着的装饰条,而是个聪明绝顶的小黑科技——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
乍一听玄乎,其实说白了,开起来就是稳、顺,不闹腾!
过坑过坎起伏不定,车厢里的人安稳如山,晕车的小伙伴再也不用捏着命根子坐车了。
起步刹车也没啥大起大落,连后座睡觉都不会被晃醒——谁懂?开家用车但凡家里有个“晕车症”选手,直接杀疯!
咱认真想了想,真不是市面上随便哪台电车都能给到这体面配置的。
你说营销?行,卖点肯定得用力往外夸,但咱又不得不承认,这套系统确实提升了体验。
车开得再好,安全不过关也白扯。
这年头高速上一爆胎,谁心里不抽一下?
数据显示,高速交通事故里有三成都跟轮胎突然崩掉有关,毛骨悚然。
秦L EV云辇型搞了个TBC高速爆胎稳行系统,这大名就透着点狠劲。
假如正不巧以每小时140公里的速度拉风巡航,突然哐当一声胎爆了,估计不少老司机都慌的一批,但TBC却能瞬时介入,强行“压住”局面,把车稳稳带回正轨,不扯偏,不侧滑,把出事的几率硬生生拉回安全线内。
新手司机?都能稳住,别太逆天。
技术流前瞻不是只有奔驰宝马,国产现在也能霍霍出彩头,看着很有希望不是?
不过别以为只有这些功能压力山大,其实选车嘛,谁不爱点个性点缀?
新色号就像女生换发色,看腻了以前的银红灰,这次三款新色一上线,硬是把话题送上热搜预订。
甜釉粉,用来形容“初恋滤镜”,一眼心动,一言难尽的柔情。
谁还说粉色只有少女专属?
甭管3000岁铁直男,还是职场萌新,开出去回头率那叫一个高。
还有琉璃青,清爽通透,雨停天晴的感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你女朋友要是喜欢清新风,直接闭眼冲。
海晶蓝更带劲,玻璃棱镜效果,拍照不用P图,随便一拍都能迷倒朋友圈。
三款新色不加价,厂家现在这么卷,连隔壁的国产友商都开始后悔当初没提前亮牌。
这些光是提升外观?才不是。
实用性拉满。
空间大、配置高、后驱布局这些“底裤”看得见、有得用,还不显摆。
前双球头麦弗逊悬架,后五连杆悬架,说人话就是开起来扎实又不死板,后驱比前驱多点乐趣,爱拐弯的小伙伴都懂。
CTB电池车身一体化,安全稳定,担心电池撞击、变形啥的,顶得住。
智能座舱、天神之眼驾驶辅助系统,让你上手就能解锁99%的日常用车场景,该帮忙停车的时候,根本不用自己费心,老司机都能解放双手去玩抖音。
说到智能化,别忽视还给老用户发“福利包”。
半年内两次OTA升级,这也太卷了。
升级的花样多到你都数不过来。
本来就支持三百种泊车场景,现在新增偏置泊车、窄位自动收后视镜、车头倒进去、车尾倒出来,好家伙,连“中澳停车”贴吧老司机都得竖大拇指。
智能座舱也加了什么导航流转、车载音乐接力、K歌和成语接龙游戏,甚至后续要上无麦克风K歌,开车出游唱嗨了,车内开趴无压力。
说实话,用惯了传统车的人,再体验点“会进化”的车,回头就觉得人家燃油车越来越像个老年机。
新一代年轻人买车哪里还受那点老套路限制?
以前小白领攒三年钱供辆合资A级车,如今只要十来万开走满配纯电中级,真是世界变快,卷出天际。
厂商“宠粉”这词儿,在秦L EV这波宣传下被拉满。
7月到9月底直接全系官降,10.98万到12.98万的价格带,把市场格局彻底搅和。
都说国产电车卷到令人发指,这下是真的卷。
30万级体验,十万就能拿下。
以前说中国车主舍不得买国产,现在只要会算账,肯定离不开比亚迪这种性价比怪兽。
而且不是停留在纸面吹嘘,去年销量直接破万,车友圈子号称半个年轻新贵的乐园。
关键这一车子,既懂生活又宠你。
想舒适有云辇-C坐镇,想刺激有TBC爆胎稳行,想个性三色任选,想智能常用常新,“科技平权”这词儿可不仅是玩票。
别说以后,现下每年的OTA都会让你觉得自己是在开新车,花一次钱,用好多年,每年都有新花样。
说到这,咱得再调侃一句,比亚迪这回怕是真的站在了国产纯电向上的新高地,前有卷性能,后有卷智能,中间价格打到地下室。
老铁们谁还对这车的诚意不服气?
也许你会问:这么多花活,是不是噱头?
你看朋友买的车每天都“年年焕新”,自己那个老本本停在那里吃灰……你要是还觉得“这些玩意儿以后用不上”,那你可能真的和年轻人的车生活脱轨了。
再讲,技术全面下探、配置厚道、外观玩花样,价格拉垮竞品,老用户还源源不断享受免费进化。
这一波卷死谁,牌面太足。
当然啦,电车领域水深事故多,谁信天花板一夜变地板?后续是不是真有那么香,还得让用户接着体验、用口碑说话。
厂家信心拉满,用户好评如潮,舆论氛围爆棚,三位一体,想不火都难。
但归根结底,买车这事儿,还得看你口袋和需求,毕竟“无风不起浪”,但这波云辇型的“浪”,有点像真要起来了。
要不,侬怎么看——12.98万的“天花板”,你会考虑吗?如果有更劲爆配置和体验,你还会想尝鲜哪款?欢迎留言侃侃!
我们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倡导文明、健康的社会风气。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相关证明以便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