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车购税新政落地 百公里续航成硬指标 产业升级加速跑
2025年秋。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迎来关键转折点。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为2026-2027年新能源汽车购置税减免政策划定新赛道。技术门槛全面提升。淘汰赛开始了。
纯电续航100公里:插混市场的分水岭
最引人注目的变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的纯电续航门槛从43公里跃升至100公里。增幅132%。这不再是温和的引导。而是明确的产业升级信号。
当前市场上。约四成插混车型无法达标。这些产品将面临严峻挑战。但主流车型已做好准备——问界M5增程版纯电续航230公里。比亚迪唐DM-i智驾版175公里。理想L8则超过225公里。差距显而易见。
专家解读。乘联分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此举是为适应新能源汽车续航快速提升和增程技术进步。确保政策与技术发展同步”。简单说。政策在推动产品向更优的纯电体验进化。
能耗标准全面收紧:纯电动车面临大考
纯电动乘用车必须符合新的电能消耗量限值国家标准GB 36980.1—2025。相比旧标准。新标基准质量1780kg下的限值要求总体加严约11%。这意味着电耗控制成为硬指标。
重量分级拐点调整为1090kg和2710kg。崔东树认为:“这将间接抑制新能源乘用车大型化趋势的过度发展”。车辆轻量化、能效优化成为技术竞争焦点。
混动车型双重要求:燃油与电能消耗双管控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面临双重测试。电量保持模式下。整备质量2510kg以下车型燃料消耗量需低于传统燃油车限值的70%。以上则需低于75%。电量消耗模式下。电能消耗量也有相应比例限制。
非汽柴油混动车型获得豁免。燃料消耗量不作要求。这为多元技术路径留下空间。
政策过渡期:车企的生死时速
2025年12月31日前。已列入减免税目录且符合新要求的车型将自动转入2026年第一期目录。不符合者将被撤销。想列入新目录的车型需在2025年12月12日前完成申报。
时间紧迫。北方工业大学纪雪洪教授预测:“车企或会在年底前对不达标车型进行一轮清库促销”。消费者可能迎来一波购车窗口期。
购置税政策演变:从普惠到精准扶持
2024-2025年。新能源汽车完全免征购置税。每辆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2026-2027年。政策转为减半征收。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按当前10%税率计算。减半后实际税率为5%。30万元及以下车型可享受全额减免。超过30万元部分需按正常税率缴纳。精准引导意图明显。
产业影响:从量变到质变的分水岭
2025年1-9月。我国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约294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销量的30.7%。新政策将加速淘汰落后产能。
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专家杨伟斌建议:“车企不能依靠简单增加电池电量满足里程要求。而需加强研发。提升‘三电’系统效率和整车集成技术”。真正的技术竞争开始了。
有预测显示。到2030年。国内车市纯电、插混、燃油车型将各占约三分之一。新政将为这一格局奠定基础。
消费者如何应对?
对于计划购车者。2025年底是重要节点。不符合新标准的车型可能降价清仓。但需考虑未来技术淘汰风险。符合新标准车型代表更先进技术。尤其续航超过100公里的插混车。能提供更低的日常使用成本。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郎学红表示:“这次调整肯定有助于淘汰落后产能。提升新能源车整体技术水平”。对消费者而言。这意味着更优质的产品选择。
结语
新能源汽车产业正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2026-2027年技术要求的提升。是国家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导。车企需加速技术创新。消费者将获得更优质产品。中国新能源汽车的质变时代。正式开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