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小米SU7和海豹后,我悟了:一个在修仙,一个在卖货

讲真,每次看到这种“XXX开完再开XXX,差距一目了然”的标题,我就感觉太阳都要一个趔趄。这都什么年代了,还在搞这种一本正经的对比?好像汽车是什么精密科学仪器,能用游标卡尺量出个一二三。错了,大错特错。今天的车圈,尤其是在小米这条鲶鱼,不,是食人鱼冲进来之后,已经不是物理学范畴了,是玄学,是修仙,是一场谁先发疯谁就赢的黑暗森林生存游戏。

试驾小米SU7和海豹后,我悟了:一个在修仙,一个在卖货-有驾

所以,31万开完小米SU7,再开比亚迪海豹,差距是有一点,但根本不是重点。重点是,雷军老师用一种近乎自爆的方式,把整个牌桌都给掀了。你以为他在跟你比大小?不,他直接掏出了一个反物质炸弹,说“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个行为艺术的冲击力,比什么零百加速2.78秒要震撼一万倍。

试驾小米SU7和海豹后,我悟了:一个在修仙,一个在卖货-有驾
试驾小米SU7和海豹后,我悟了:一个在修仙,一个在卖货-有驾

我们先说那个被说烂了的外观。说小米SU7像保时捷,这事儿本身就是一个典中典的阳谋。雷军老师是什么人?互联网营销的雷电法王。他会不知道大家会这么说?他太知道了,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对于第一款车,原创性是个屁,能被人记住才是真理。就像一个新人想混出头,最好的方式不是自己多牛逼,而是上去就跟圈里最红的大佬碰瓷,打一架,不管输赢,你都出名了。比亚迪的海豹,搞什么“海洋美学”,设计得确实不错,有自己的语言,高级感拉满,风阻系数0.219也很牛逼。但在小米这种“闪电战”打法面前,就显得有点太“体面”了。体面,在今天的战场上,约等于慢性自杀。小米的风阻系数0.195,这已经不是工程学了,这是在用生命优化PPT。

然后是车里,这才是小米真正开窍的地方。什么16.1英寸大屏,什么澎湃OS,这些都是表象。核心是什么?是小米把过去十年在手机圈里卷生卷死的经验,直接降维打击到了汽车圈。车机互联,别的厂家也在搞,但他们是“车企思维”,想着怎么让手机服务于车。小米是“手机思维”,车,不过是手机最大的一个配件,一个可以移动的智能终端。这逻辑就完全不一样了。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用过无数所谓的智能车机,大部分都蠢得像我那刚学会用遥控器的爹。而小米的车机,它让你感觉,你不是在开车,你是在玩一个超大的、会跑的手机。这种熟悉感和流畅度,是会上瘾的。

试驾小米SU7和海豹后,我悟了:一个在修仙,一个在卖货-有驾

比亚迪海豹的内饰呢,讲真,不差。耐看,用料也行,那个旋转大屏当年也是一把子整活。但问题就在于,它还是“车”的逻辑。仪表盘就是仪表盘,中控屏就是中控屏,它们是各司其职的零件。而在小米这里,这些东西都是一个整体,都是“澎湃宇宙”的一部分。这种感觉,就像一个是功能机时代的诺基亚,坚固耐用,另一个是初代的iPhone,它重新定义了游戏规则。你跟一个用惯了iPhone的人说诺基亚砸核桃多牛逼,他只会觉得你很奇怪。这简直就是欺负老实人!

再聊驾驶,这个最容易被参数迷惑的地方。小米SU7的2.78秒加速,海豹的3.8秒。在城市里,这1秒的差距,99%的时间你根本体验不出来。你能体验出来的,只有红绿灯起步时,旁边网约车师傅看你时那种“又一个显眼包”的眼神。但是,为什么小米要做到2.78秒?因为它要给你一个“我能,但我不用”的底气。这是一种精神马力,比物理马力重要得多。就像你修仙,你练成了金钟罩铁布衫,不是为了天天出去跟人打架,而是为了让你走在路上,心里有底。

底盘这块,或者说“下盘”功夫,小米作为第一次下场的选手,能调成这样,确实是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的程度。一个新势力,第一次出手,这个下盘就这么稳,稳得像个练了二十年金钟罩铁布衫的扫地僧。海豹呢,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江湖,舒适,安逸,四平八稳。但在小米这种“要么成仙,要么成盒”的极端产品力面前,这种“稳”反而成了一种“不够刺激”的代名词。

写到这里,我突然感觉我这个比喻有点用力过猛,但你懂我意思就行,就是那个劲儿。

所以你看,把这两台车放在一起,用传统的尺寸、配置、加速去对比,已经没意义了。因为小米压根就没想在传统赛道上玩。比亚迪的强大在于它的体系,它的三电技术,它的DM-i这种能让所有人都闭嘴的压缩毛巾式解决方案。海豹,包括整个比亚迪王朝海洋系列,都是这个强大体系结出的果实,它能满足从15万到30万几乎所有人的需求。这是一种堂堂正正的阳谋,是重骑兵方阵。

而小米SU7呢?它是一把淬了毒的匕首,是刺客。它不求干掉整个军团,它只求在最关键的地方,给那个最重要的人,来上致命一击。这一击的目标,不是比亚迪,而是所有还在用传统思维造车的“旧势力”。它用一种近乎耍流氓的方式告诉你:价格、配置、性能、流量,我全都要。我不仅要把蛋糕端走,我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打算放过。

试驾小米SU7和海豹后,我悟了:一个在修仙,一个在卖货-有驾

讲真,现在这些车的大屏,搞得跟家里装修一样,恨不得把80寸电视都塞进去。我有时候开车,看着那屏幕,会突然走神,想我今天晚饭是吃面还是吃米饭。

归根结底,开完小米再开海豹,最大的差距不在于车,而在于“信仰”的重塑。买比亚迪的人,买的是一种“可靠”,一种“国民品牌”的踏实感,是一种“我不会错”的选择。而会去买小米SU7的人,尤其第一批,他们买的不是车,他们在参与一场行为艺术,他们在用真金白银给雷军的“最后一战”投票。这种爱真的很特别,当你真正all in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所以最后谁赢了?讲道理,都赢了,也都输了。因为真正的王者,是那个在非机动车道上,用一个鬼魅走位躲开你2.78秒弹射起步的老大爷。他用无招胜有招告诉你,自动驾驶的终极奥义不在于激光雷达,而在于中国特色的复杂路况。只要大爷躺得快,你的智能辅助系统就得跟着一起哭。他才是这个黑暗森林里,真正的猎人。就问你怕不怕?

试驾小米SU7和海豹后,我悟了:一个在修仙,一个在卖货-有驾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