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论坛聚焦创新未来
2025年7月10号到12号,以“提质向新,智赢未来”为主题的202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嘉定隆重召开。这次论坛内容丰富,包括一场闭门峰会、一个主论坛、一个技术领袖峰会、12个主题论坛,还有10多场行业发布和一些参观活动,总共加起来有15场会议,还有一些配套的活动。
论坛主要围绕汽车行业的重点和热点问题展开,汇聚了全行业的力量,大家一起积极创新,探索合作共赢的新路径,共同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
汽车论坛助力行业发展
今年正好是“十四五”规划收官、 “十五五”规划开始启动的关键年份,汽车行业持续释放增长动力,成为推动工业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不过,与此同时,行业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不少压力和挑战。
在这个重要的时间节点上,拥有十四年辉煌历史的中国汽车论坛再次启航,邀请了政府、企业、学术界和研究机构的顶尖嘉宾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行业发展大计,集思广益,分析形势,展望未来。
作为全球汽车行业中备受关注的年度顶级盛会之一,中国汽车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政府和世界汽车组织(OICA)提供支持,安亭·上海国际汽车城协办,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旗下的《汽车纵横》全媒体和中国汽车工业经济技术信息研究所承办。地平线和汽车之家是本次论坛的官方合作伙伴,小红书则作为官方内容合作平台,为论坛的顺利举办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与保障。岚图汽车则是本次论坛的官方指定用车,全程为论坛保驾护航。
汽车产业论坛聚焦
7月10日下午,2025年中国汽车论坛的闭门峰会召开了,有100多位重量级嘉宾受邀参加。大家围绕几个关键话题展开了深入讨论,比如“怎么让汽车产业尽快回归到良性竞争的状态”、“怎样加快实现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怎么打造中国汽车出海的核心竞争力”。大家还针对行业里的热点、重点和难点问题,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并提出了很多有建设性的建议。
重量级嘉宾齐聚一堂
7月11日上午,本届论坛的第一场公开会议——大会论坛隆重开幕了。这次活动阵容非常强大,来了不少重量级的人物。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东风汽车原董事长竺延风、嘉定区副区长陆祖芳,还有世界汽车组织(OICA)的技术主管奥利维尔·方坦,以及香港中企协的于晓副会长、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的狄微斯秘书长,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广汽集团的冯兴亚董事长、东风汽车的尤峥副总、上汽集团的祖似杰副总裁、长城汽车的吴保宁副总裁、吉利汽车的王瑞平高管、江淮汽车的马翠兵副总、宝马大中华区的高翔总裁、地平线的陈黎明博士、汽车之家的杨嵩CEO,还有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付炳锋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等等,大家都来到了现场,一起见证了这场盛会的开启。
汽车论坛参会规模大
这次大会论坛还吸引了来自国内外的重点汽车行业组织和研究机构的负责人,还有主流汽车企业以及头部供应链企业的嘉宾、汽车生态链的合作伙伴,以及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相关单位领导和专家,总共有2000多人参加。论坛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主持。
汇聚智慧谋发展
“汇智明方向,聚势启新程”这句话,说白了就是大家聚在一起,出主意、定方向,为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现在,中国汽车产业正经历一场大变化,转型升级的步伐在加快。不过,外面的国际形势不太稳定,国内竞争也越来越激烈,行业面临不少挑战。那么,“十五五”期间,怎么才能把质量提上来,打好基础,回归到真正的价值创造,用“智慧”赢得未来呢?这时候,政府、行业协会和汽车企业的领导和专家们坐在一起,大家各抒己见,分享了很多有深度的见解和想法。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徐念沙说:“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的生产和销售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很稳,在国内市场上让大家更有信心,也在国际上成了中国制造的一张亮眼名片。”他觉得,推动新的生产力发展,汽车产业责任重大,还要继续创新、深化转型、完善产业链、拓展国内外市场,打造一个更健康的产业环境。
共筑汽车产业发展新生态
中国科协主席万钢在演讲中说,面对电动化和智能化带来的新机会,企业之间要加强合作,一起树立中国汽车产业的良好形象。他提出,要不断创新合作方式,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共同发展,推动形成一种新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大家要一起努力,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汽车产业变革与绿色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说,从今年上半年的运行数据来看,汽车市场整体表现不错,很多经济指标都比去年同期增长了两位数。随着电动车的发展加快,全球汽车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大调整。同时,人工智能也开始全面崛起,整个行业正进入“换道超车”的后半程。
付炳锋还提到,产业界需要进一步加强在碳达峰和碳中和方面的互信与合作,一起推动全球绿色发展的进程。另外,还要加强对行业内“内卷”式竞争的综合治理,确保汽车行业能够持续、健康地发展下去。
中欧汽车产业合作展望
今年是中国和欧盟建交50周年,这50年里,双方的经贸关系发展得非常快。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的秘书长狄微斯(Sigrid de Vries)在一段视频演讲中提到,中国和欧洲在绿色低碳的发展目标上非常一致,而且在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方面也有着共同的方向。现在,国际贸易和地缘政治环境比以前更加复杂,供应链紧张、监管标准不一、竞争也更激烈了。在这种情况下,全球汽车产业需要更多的沟通、更多的开放透明,以及更多的合作桥梁。
绿色低碳平台启动
在大会的论坛上,还举行了中国汽车行业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以及汽车行业EPD平台的启动仪式。这个仪式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专务副秘书长何毅来主持的。
汽车行业EPD平台
东风汽车党委常委、副总经理,同时也是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当值会长的尤峥说,中国汽车行业绿色低碳公共服务平台,也就是汽车行业EPD平台,是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牵头组织、多家整车龙头企业发起并联合行业企业共同参与的。这个平台坚持“客观、公益、共治、互认”的原则,是一个具有公益性质和公信力的行业双碳公共服务平台。
领军者共话行业发展
“领军者”齐聚一堂,共话行业发展,打造完整生态链。
今年,“两新”政策不断加码、范围扩大,效果逐步显现。再加上车企不断推出新车,各地车展也纷纷促销,这些利好因素推动了汽车消费市场的活力快速释放。不过,另一方面,整个行业的盈利状况并不理想,“卖得多但赚得少”的问题依然存在,亟需突破。
在大会的论坛上,来自产业链上下游的企业高管们从实际出发,分享各自的创新经验,描绘出一幅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新图景。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表示,现在中国汽车发展到这个阶段,更要注重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管理改革以及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的提升。他建议,企业之间要多比一比品牌,多比一比创新。尹同跃呼吁:“我们都是中国汽车人,都有责任把中国汽车做强、做大、做长久。”
用户情感需求为核心
广州汽车集团的董事长兼总经理冯兴亚说,现在随着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用户的需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车子已经不只是代步工具了,更像是一个能陪伴用户的“移动伙伴”,承载着个性和情感。所以,现在要想在汽车行业里有竞争力,关键就是要真正理解用户的情感需求,给他们带来情绪上的满足,这已经成为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核心能力了。
宝马推动技术开放与合作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高翔(Sean Green)说,现在汽车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和结构性的挑战。宝马一直支持自由贸易,也一直在努力做连接各方的桥梁。未来,宝马还会坚持走多种技术路线,推动技术开放,同时继续加强和中国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一起在可持续发展和减碳方面展开更广泛的合作,共同打造一个健康、公平的竞争环境。
智能驾驶新阶段开启
总的来说,咱们国家的汽车行业里,高阶智能辅助驾驶的转折点已经来了,接下来肯定会迎来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地平线的总裁陈黎明说,智能驾驶的硬件和软件都在不断进步,未来硬件会慢慢整合成一个中央计算平台,软件也会发展成AI代理。陈黎明还透露,作为地平线技术的集大成之作,他们的城市辅助驾驶系统——Horizon SuperDrive(HSD)现在已经能处理非常复杂的路况,开车体验也变得更像人一样自然,今年就会开始量产了。
汽车技术发展峰会
7月11日下午,第七届全球汽车技术发展领袖峰会热闹开讲,大家齐聚一堂,出谋划策。这次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话题也特别吸引人。
会上围绕智能驾驶的发展、新能源动力的多样化创新、内燃机的未来方向、AI大模型和数据要素的结合、汽车软件系统与智能制造的联动,还有在“双碳”目标下如何实现全产业链的碳管理等热点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交流。大家不仅分享了最新的趋势,还探讨了未来的机遇和面临的挑战,气氛非常热烈。
汽车产业论坛聚焦热点问题
7月11日下午到12日上午,围绕汽车产业发展的重点和热点问题,一共举办了12场干货满满的专题论坛,内容非常丰富,讨论也非常深入。这些论坛包括:
【主题论坛一】讲的是品牌建设与长期主义,探讨如何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
【主题论坛二】从ESG的角度出发,看看怎么用新的视角来投资汽车行业;
【主题论坛三】聊的是未来已来,聚焦中国汽车产业人才发展的新机遇和挑战;
【主题论坛四】讲的是甲醇汽车,探讨醇氢电动的新引擎和产业生态的创新路径;
【主题论坛五】谈的是汽车企业怎么在海外拓展,实现创新和突破;
【主题论坛六】分析的是汽车消费市场的增长点在哪里,怎么找到新的动力;
【主题论坛七】讲的是AI技术如何驱动智慧出行的新生态;
【主题论坛八】关注的是数据和智能检测,怎么通过测试提升产业高质量发展;
【主题论坛九】围绕动力电池,讨论怎么应对变化、保持优势;
【主题论坛十】讲的是充电运维体系的智能化,提高效率是关键;
【主题论坛十一】谈的是绿色出行,智能驱动未来;
【主题论坛十二】则聚焦中国汽车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每个论坛都针对不同领域的具体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回应了行业最关心的话题,内容非常实在、实用。
重磅发布活动集锦
作为这个论坛的一大亮点和特色,2025年中国汽车论坛期间,一口气搞了10多个重磅的行业发布活动。这些活动内容可不少,比如有“中国汽车”大品牌形象建设研究报告的启动、《2024-2025中国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布、2025年汽车行业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的展示、《中国汽车行业技能人才发展报告》的发布、中汽协会A级培训中心的授牌仪式、还有“醇氢电动生态联盟”的成立仪式等等。
另外还有《中国商用汽车产业发展报告(2025)》的发布、基于智慧路口对抗交通流的合成数据集的推出、安亭镇和上海汽检的合作签约、上海汽检和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共建实验室的签约、汽车芯片合作签约仪式、智舱安言计划——汽车生成式人工智能安全测评的颁证仪式、中国充电联盟开放服务平台的发布,以及《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报告(2025)》的预发布。
总之,这次论坛不仅讨论多,而且干货满满,各种新政策、新技术、新合作都纷纷亮相,看得人眼花缭乱。
多元活动提升参会体验
除了主论坛,现场还安排了各种丰富多彩的配套活动、体验项目和展览展示,打破了传统会议的空间限制。不只是坐在会场里讨论,大家还能走进实地,亲身感受,结合当地产业特色,设计了专属的主题参观路线,让参会嘉宾获得更有价值、更深入的体验。
一直以来,中国汽车论坛都站得高、看得远,具有全球视野,致力于打通政府、企业、高校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链条,是世界汽车组织(OICA)唯一全力支持的行业论坛。14年来,论坛一直保持着“高端、务实、重实效”的风格,汇聚了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全球车企负责人以及汽车及相关行业的顶尖人才,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全球汽车行业的深度交流与合作。每年,论坛不仅向全球输出思想智慧,还在实际行动中积极贡献力量,已经成为引领汽车产业发展的“风向标”。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