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泽观察·平台经济40评之二十八」朱丽:企业转型升级如何突破“数字鸿沟”

中新经纬8月11日电 题:企业转型升级如何突破“数字鸿沟”
作者 朱丽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导语:数字经济成为关乎国家中长期重大战略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企业数字化进程有序推进已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主动选择,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数字鸿沟”态势不断凸显。
202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十四五”规划及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都提出了加快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部署。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多次提及“数字经济”“数字化”,更是将企业数字化进程有序推进上升至国家战略高度。数字技术变革重构商业格局,使得后疫情时代企业数字化转型呈现新特征。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适应数字化时代的主动选择,“数字鸿沟”态势不断凸显。领军企业充分认识到数字技术的重要性,大力推动数字化转型且成效显著。数字化转型正在改变和颠覆企业和行业运行规律,数字原生到传统企业都在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探索。宏观经济增长放缓下传统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实施以创新为核心的数字化转型是传统行业的主要转型路径。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7%的转型成效显著的企业,他们在深耕传统业务的同时,寻求转型升级的新业务拓展,并在过去三年,其营收占比已经超过总营业收入的50%。领军企业过去三年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是其他企业增长率的5.5倍,领军者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高达14.3%;其他企业的营业收入复合增长率仅为2.6%。领军者的销售利润率远远高于其他企业达到12.7%;同期其他企业的销售利润率仅为5.2%。
行业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领军者数字化成熟度已远超同行。根据最新研究报告,为应对全球新冠疫情,各组织加快了对于数字化的投资,企业对数字转型直接投资的复合增长率(CAGR)将在2022-2024年提升至16.5%,预计到2024年底将占据企业整体ICT投资的55%;2022年超过一半的全球经济是基于数字化或是受数字化影响的;到2023年,全球90%企业将优先投资数字化工具,1/2的公司将从数字化产品和服务中获得超过40%的收入,企业数字化转型在疫情的推动下进入“深水区”。但与此同时,也呈现出由于不同行业、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对于信息、网络技术的拥有和应用程度、创新能力等差异,而产生的信息落差及两极进一步分化的“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态势。
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数报告显示,虽然中国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整体处于初级阶段,但领军者数字化成熟度已远超同行;“转型领军者”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与信息技术和业务有效融合,通过数字创新和运营,打造并形成数字经济新优势,领军企业数字化能力全面领先,且绩效显著优于其他企业;初创数字化企业仅需4年时间即可达到十亿美元估值,传统行业企业达到同水平估值以往则需要20年。转型升级的“数字鸿沟”在国家间、区域间、行业间、企业间不断凸显。如在行业上的表现是,虽传统行业(如广电、零售、医疗、制造等)呈现高速增长态势,但数字原生行业(电商、金融、文创、行业工具等)引领数字化的趋势更明显。
「承泽观察·平台经济40评之二十八」朱丽:企业转型升级如何突破“数字鸿沟”-有驾
图1:三种平台赋能类型:从消费到生产到产业生态
“转型领军者”由于拥有数据、信息技术或创新能力优势等,往往呈现出平台化的特征,其他企业(如传统行业或中小型企业)可以借助成熟的数字化平台,实现其数字化进程的有序推进。面对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数字化信息获取成本高、业务链数字资本投资不足、数字创新能力匮乏、数字交易市场低效、人力数字能力素养低、区域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等困境,企业应该借助平台优势突破“数字鸿沟”的约束。具体而言,平台是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行业数字化转型和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支撑和基础。“平台+生态”的方式可以助力企业,通过“价值共创”的方式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从平台类型中所包含技术平台、交易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服务平台等等入手,我们从生产端、消费端和端到端三种类型,对三种平台的赋能数字化进行梳理(见图1)。
消费端:交易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数字化转型最大的挑战,其实并不简单在于数字技术本身。虽然在用户或者营销界面,互联网企业等具有转型行业优势的企业,已经为传统产业转型提供了相对完善的技术工具,但数字化时代营销渠道和消费者行为均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中国互联网经济白皮书2.0》显示,中国消费侧呈现线上和线下消费多渠道全融合的态势,消费者行为高度数字化,创新消费模式不断涌现;对比后端产业互联网仍在追赶全球领先水平的过程中。因此,中国呈现“消费互联网前端应用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正沿着价值牵引后端生产等环节进行数字化协同”。借助于中国海量的互联网消费者数据、消费者行为分析,以及交易平台(如淘宝、京东、拼多多等)数字化工具的有效应用等数字化运营,企业数字化转型可以在国内“消费互联网带动产业互联网”的发展大趋势下,实现“消费端带动生产端”的消费端数字化转型。
生产端:技术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以2016年为界,2016年以前是互联网上半场是消费互联网阶段,以获得流量和渠道改变为主要形式;2016年以后的互联网下半场,是产业互联网阶段,是以基于专业产品、服务创新为核心,更强调对于顾客价值增值的部分。企业数字化转型升级背后的首要挑战是,过去几十年中国企业信息化服务领域长期被国外公司所主导。中国数字技术平台的快速发展,使得本土企业开始尝试并不断在市场上取得新成效。技术平台应用会从支持性活动和基本活动两个方面,对企业内部进行数字化重构。因此,技术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的主要挑战,首先,“一把手”驱动的组织保障机制和新文化氛围打造的数字化转型系统工程是组织保障;其次,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和数字化团队打造的人力资源保障;再次,驾驭技术平台形成“业务与技术”双轮驱动的竞争优势是内部转型成功的业务保障;最后,数字战略引领下走出“舒适区”的文化和认知冲突的有效应对等,也是企业在技术平台赋能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挑战。
端到端: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企业数字化转型。企业交易前的协作和交易后的管理,包含了80%以上的价值,而传统的、单一的模式,其实只释放了整体价值的20%。产业生态可以实现消费端和生产端融合的“端到端”信息和资源匹配,进而通过产业生态的构建和嵌入激发出潜在的60%价值释放。以卡奥斯、百度智能云、浪潮等为代表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就是面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需求,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基于海量数据采集、汇聚和分析的为企业在各行业、各产业、各场景下的创新应用,进而打造互联互通、合作共赢和协同演进的产业生态服务体系或综合解决方案等。
按照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数据,目前中国具备一定行业、区域影响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数量超过150个,服务企业超160万家。IDC《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最新观察》数据显示,平台解决方案市场在2020年市场总规模已达15.9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2.9%。在IDC发布的《中国工业互联网区域平台及产业服务市场份额2021》报告中,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区域平台及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64亿美元(约合16.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6%。其中,占据行业市场份额前两名的是卡奥斯(14.7%)和百度智能云(11.9%),此外,浪潮工业互联网(11.4%)、新华三(10.8%)、航天云网(9.5%)、用友(7.1%)等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市场份额也遥遥领先。工业互联网平台市场与数字化转型相关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就是面对区域的一体化综合服务,实现企业价值创造全过程数字化,通过构建构建产业价值网,实现产业生态覆盖下的数字化转型、数字化运营的整体性综合服务解决方案。
综上,通过交易平台赋能消费端、技术平台赋能生产端,工业互联网平台赋能“端到端”,将有效助力企业跨越转型升级的“数字鸿沟”,提升自身数字生存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中新经纬APP)
本文由中新经纬研究院选编,因选编产生的作品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选编内容涉及的观点仅代表原作者,不代表中新经纬观点。
责任编辑:孙庆阳 实习生 周思静
【承泽观察·平台经济40评之二十七】席天扬:如何发挥平台企业自治作用?
【承泽观察·平台经济40评之二十六】黄益平:大数据如何共享?
【承泽观察·平台经济40评之二十五】沈艳:推行算法审计大有可为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中新经纬(jwview)官方微信公众号。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