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克不装了,摊牌了,一脚油门直接把价格踹到了11.98万起。
这事儿就非常有意思了。
之前领克是什么?是都市对立美学,是CMA架构,是沃尔沃技术背书,是想做中国自己的潮牌,是想让年轻人觉得开它就是全gai最靓的仔。
结果呢?结果发现自己辛辛苦苦搭起来的台子,被一群新来的直接连人带桌子一起掀了。
新势力们一手冰箱彩电大沙发,一手智能驾驶画大饼,把用户的注意力彻底带偏了。
领克突然就悟了,或者说,是心态爆了。
什么叫掀桌子式竞争?
就是当对手还在研究怎么把菜做得更好吃、摆盘更漂亮的时候,你直接冲进后厨把煤气罐给拧开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最好的营销,就是直接把整个餐厅给爆了。
现在领克干的就是这个事。
之前大家都在卷什么?卷车机芯片,卷屏幕数量,卷冰箱有没有,卷座椅按摩是十点式还是二十点式。
卷到最后,所有人都快忘了车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了。
是动力。
是开起来爽不爽。
领克这一手11.98万,配2.0T+8AT,254匹马力,直接把所有花里胡哨的东西干沉默了。
这一套动力总成,被叫做“黄金组合”不是没道理的。讲真,我作为一个真的开过不少所谓“智能汽车”的中年人,最后发现,车机再流畅,语音助手再聪明,都不如你深踩一脚油门时,发动机和变速箱给你的那个干脆利落的回应来得实在。
那是一种物理世界的、拳拳到肉的快乐。
而现在很多车,给你的快乐都是数字世界的,虚拟的,需要你脑补的。
这套来自沃尔沃技术的Drive-E发动机,加上爱信的8AT,是什么概念?
这就是修仙小说里的主角,上来直接给你一本天阶功法,还是带注解的那种。别人还在筑基,你直接金丹大道了。爱信8AT的平顺性,就是为了解决涡轮增压那个低速顿挫的老毛病,这玩意儿就像一个脾气超好的老管家,帮你把发动机的暴脾气捋得顺顺的,让你在堵车的时候心态不至于那么爆炸。
这种机械层面的高级感,是很多新势力用再多屏幕也堆不出来的。
但能过,就是能过。
所以领克这次的降价,本质上是一种“返祖”。
它放弃了去跟别人卷那些玄之又玄的“智能化”,回归到了燃油车最原始的暴力美学上:马力即正义,排量即尊严,三大件即真理。
这是一种降维打击。
就好像两个法师正在互搓火球,你以为他们要比谁的法术更炫酷,结果其中一个法师突然从裤裆里掏出了一把AK47,对着另一个法师就是一梭子。
就问你怕不怕?
现在市场上十几万的SUV,要么给你一个1.5T,要么给你一个双离合,要么给你一个插混,总之都透着一股精打细算的鸡贼。
领克倒好,直接把压箱底的2.0T+8AT拿出来,用一个近乎成本价的价格砸向市场。
这哪里是卖车,这简直是在搞战略威慑。
它的潜台词是:你们卷智能化是吧?行,我不跟你们玩了,我直接把燃油车的价格底裤都扒了,我看你们怎么接。
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领克01这次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
当然,我们也要理性看待。
这台车是不是就完美了?也不是。
内饰设计还是几年前的风格,虽然用料很扎实,大面积皮质包裹摸起来手感不错,但设计语言上确实没啥新鲜感了。黑乎乎的一片,你说它高级也行,你说它沉闷也行。
还有那个15.4英寸的大屏,配了8155芯片,是是是,我知道现在没个8155你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属于买车送平板,典中典。操作流畅度确实没问题,该有的功能也都有。但讲真,车机这玩意儿,就像你刚买的手机,第一年丝般顺滑,两年后就看缘分了。最后你最常用的,八成还是那个手机支架。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领克比作一个心态崩了的优等生,好像有点损,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还挺贴切?
它本来功课很好(机械素质),想发展点艺术爱好(品牌调性),结果发现新来的同学靠唱跳Rap(冰箱彩电)成了全校明星,一气之下,直接把奥数金牌摔在地上说“老子不玩了,都给我回来做题!”
这台车真正的核心竞争力,是那副基于CMA龙骨打造的底盘。
这玩意儿跟沃尔沃同源,骨子里的安全和厚重感是骗不了人的。前麦弗逊后多连杆,听起来平平无奇,但调校是门玄学。领克这套底盘给你的感觉就是很整,很欧洲。过个坑洼路面,悬挂“砰砰”两下就处理完了,干脆利落,没有多余的晃动。这种感觉,就像一个练了金钟罩铁布衫的壮汉,特别能给你安全感。
说起来,我楼下那只狸花猫,每次看到我手里的猫条,也是这个反应,又快又顺滑,一点都不带犹豫的。
所以你看,领克01这波操作,坏了菜了,一把子把整个紧凑型SUV市场的水搅浑了。
它用一个极其残暴的价格,提供了一个几乎是越级的机械素质。
这就给所有消费者出了一个难题:
你是想要一个动力强劲、底盘扎实、开起来爽,但内饰和智能化没那么新潮的“传统好车”?
还是想要一个堆满屏幕、功能花哨、坐起来舒服,但三大件平平无奇的“智能移动空间”?
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
但领克用自爆式的降价,硬生生把这个问题摆到了所有人的面前。
所以,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废话,11万9千8!254匹马力!还要什么自行车!
但是,买不买的关键,已经不是这台车本身了。关键在于,领克这个“发疯”的行为,逼得所有同行都必须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价和产品策略。它就像一条鲶鱼,不,它是一条食人鱼,被扔进了池塘里。
最终的结局不是你买了领克,而是整个市场的价格体系,都会被这种掀桌子的行为,给硬生生打下来。
所以,你最后买不买领克01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得感谢这个把餐厅给爆了的疯子。是它,让你能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东西。
这才是这场荒诞大戏,最有意思的地方。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