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话题,就是那个来自罗马尼亚的汽车品牌达契亚,发布了一款方头方脑的微型概念车,名叫Hipster。
这车一出来,网上立刻就热闹起来了,很多人都在讨论,这不就是欧洲版的“方盒子”嘛,看样子是想来咱们国内市场,和五菱这些微型车巨头掰掰手腕。
一个外国品牌,用一种全新的设计思路来做微型车,这事儿到底靠不靠谱?
它能不能在中国这个竞争已经白热化的市场里站稳脚跟?
这背后牵扯到的问题,其实远比一辆车好不好看要复杂得多。
咱们先来看看这台车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
最直观的,就是它的外形,就是一个非常标准的“方盒子”,线条简单直接,几乎没有什么弧度,看起来有点像个移动的集装箱,或者说是个大玩具。
车身尺寸非常小,长度只有三米出头,这在城市里绝对是个优势,无论是穿街走巷还是找停车位,都会比普通家用车方便太多。
但最关键的一点,也是它和目前市场上主流微型电动车最大的不同,就是它设计了四个座位。
要知道,像五菱宏光MINIEV这类车,虽然名义上也是四座,但后排空间基本上只能应急,或者放点东西,成年人坐进去会非常难受。
而达契亚这款车,似乎是想在极小的尺寸里,真正实现四人出行的可能性,这就直接打到了很多消费者的一个痛点上:我需要一台小车解决通勤和停车的难题,但我也希望在必要的时候,能带上家人或者朋友。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空间利用。
根据官方的说法,这台车的后备箱容积可以从常规状态下的70升,扩展到惊人的500升。
这是什么概念呢?
70升也就是一个普通双肩包的大小,放两袋大米就差不多满了。
而500升,已经接近很多紧凑型SUV的后备箱容积了,放倒后排座椅后形成一个平坦的空间,别说日常采购,就是偶尔帮朋友搬个小家,拉点快递包裹,甚至去建材市场买点东西,它都能胜任。
这种设计思路,让这台小车不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更像是一个多功能的“城市生活伴侣”,实用性大大增强。
这种“一车多能”的理念,非常符合我们中国老百姓过日子的思维,花一份钱,希望办更多的事。
然而,想法虽好,真要把它拿到中国市场来卖,面临的挑战也是实实在在的。
首先摆在面前的就是安全问题。
这是所有微型车都绕不开的一个坎。
车身尺寸小,意味着前后可以用来吸收碰撞能量的缓冲区就短。
大家心里都会打个鼓:这么个小不点,万一在路上和别的车发生碰撞,里面的人能安全吗?
虽然网上有人说它参考了欧洲的碰撞测试标准,成绩不算太差,但我们必须清楚,欧洲的路况和国内完全是两码事。
国内的交通环境要复杂得多,车辆密度大,电动自行车和行人也多。
达契亚旗下有一款和这个概念车很像的量产车叫Dacia Spring,在欧洲权威的E-NCAP碰撞测试里只拿到了一星的评价,这个成绩可以说是相当不理想了。
虽然分数低有配置不足的原因,但在消费者心里,这无疑会埋下一个巨大的安全隐患。
电池的布局也是个难题,底盘空间有限,如何在保证续航的同时,又能确保电池在碰撞中不会受到挤压变形甚至起火,这对厂家的技术是个严峻的考验。
其次,就是成本和定价的难题。
很多人看到这款车,第一反应就是“如果卖六七万,肯定火”。
但这六七万的定价,对于厂家来说压力非常大。
现在一辆电动车,成本的大头就是动力电池,差不多能占到整车成本的三分之一到五分之二。
如果想要达到目前主流的300公里左右的续航,一套电池包的成本就不是个小数目。
在没有国家补贴的情况下,要把整车价格控制在六万多,就意味着在其他所有方面都要极力压缩成本,比如内饰用料、智能化配置、舒适性功能等等。
我们看看国内为什么比亚迪能推出海鸥这样的高性价比车型,因为它有强大的全产业链整合能力,电池、电机、电控系统很多都是自己生产,成本控制能力是它的核心竞争力。
达契亚作为一个外来品牌,在国内没有这样的根基,零部件采购成本降不下来,想在价格上和比亚迪、五菱这些本土巨头正面竞争,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就是实际的乘坐体验和舒适性问题。
日本的K-car也是以小巧灵活著称,但很多开过的人都反映,这种车在城里短途开开还行,一旦上了快速路或者需要长时间驾驶,那种局促感和颠簸感就会被放大,腰酸背痛是常有的事。
达契亚这款车即便再怎么优化空间,物理尺寸的限制是无法突破的。
后排座椅就算能坐下成年人,长途旅行的舒适性也必然要打个折扣。
而现在的中国年轻消费者,买车的需求是多样化的,不仅要满足周一到周五的通勤,还要承载周末的休闲娱乐。
他们希望车子能带着他们去郊外露营,去周边城市自驾游。
这台车的空间或许能装下露营装备,但开着它跑上几百公里,驾驶者和乘客的身体感受会如何,这是一个很大的未知数。
如果一辆车只能解决“从A点到B点”的问题,而无法提供一个愉快的出行过程,那么它的吸引力就会大打折扣。
当然,说了这么多困难,也并非是给这款车判了“死刑”。
它最大的机会,可能不在于和五菱去抢夺最基础的代步市场,而在于开辟一个新的细分领域。
它的方盒子造型,虽然有人觉得像个工具车,不够精致,但在另一部分追求个性和潮流的年轻人眼里,这恰恰是它的魅力所在。
这种有点复古、有点硬朗的风格,为改装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比如,有人就畅想在车顶上加装一个可折叠的帐篷,让它摇身一变,成为一台可以随时去野外过夜的“微型房车”。
在当前露营文化非常火爆的背景下,这种“车+生活”的玩法,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是巨大的。
它不再是一台冰冷的交通工具,而是一个可以彰显个性、拓展生活边界的“大玩具”。
如果达契亚能够抓住这一点,将它打造成一个好玩、有趣、多功能的潮流单品,或许就能避开与传统微型车的直接竞争,找到自己的一片蓝海。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