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汽车市场,你要是跟人聊天,十有八九都离不开新能源车。
今天这个品牌发布了续航一千公里的电池,明天那个品牌推出了自动驾驶的新功能,感觉满大街跑的都应该是绿牌车了。
可就在这么个大环境底下,有一款咱们国产的燃油SUV,愣是一点没受影响,卖得是风生水起。
这款车就是吉利的星越L。
咱们来看看数据,从上市到现在,三年多的时间,累计销量已经超过了76万台,最近这段时间,每个月稳稳当当卖出去两万多台,都快成了一种常态。
这个成绩,别说在国产车里是佼佼者,就是跟那些一直挺牛气的合资品牌比,也足够让他们眼馋了。
这就让人挺好奇的,在一个人人都说油车要过时的年代,这款星越L到底是有什么魔力,能让这么多老百姓心甘情愿地掏钱呢?
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它火爆背后的那些门道。
首先,这车最厉害的一招,就是把中国老百姓买车的心思给研究透了。
咱们普通人买车,特别是买第一台或者第二台家庭用车,最看重的是什么?
说到底,一个“大”字跑不了。
空间要大,一家老小坐着不憋屈;样子要大,开出去有面子。
星越L就把这一点做到了极致。
你看它的尺寸,车长快到四米八了,轴距更是达到了两米八四五。
可能光说数字大家没什么概念,咱们找几个熟悉的车型比一下就清楚了。
像大众的途观L,在大家印象里已经算是挺大的车了,它的轴距是两米七九,比星越L还短了一截。
更别提像本田CR-V、丰田RAV4这些主流的紧凑级SUV了,跟星越L停在一起,视觉上立马就小了一圈。
按理说,这么大的尺寸,已经完全是中型SUV的标准了,价格怎么也得往二十万以上走。
但吉利偏不这么干,它把星越L的定价放在了十四万到十八万这个区间,这等于是用中型车的“身板”,去跟紧凑型车抢市场。
这还不算完,你去店里实际谈的时候,基本上还能再便宜个一万多两万块钱,有些地方为了完成销售任务,甚至能把入门版的价格压到十三万以内。
你想想看,花一个紧凑级SUV的钱,买回去一个中型SUV的尺寸和空间,这种感觉就像是你去买手机,本来预算只够买个标准版,结果店家用标准版的价钱给了你一个顶配的Pro Max,这种“占了便宜”的心理满足感,对消费者的吸引力是非常巨大的。
光有个大壳子还不行,里面也得有真材实料。
现在的人买车,不光要实用,还得讲究点品质感。
星越L在营造车内氛围这方面,也是下了大工夫。
你坐进车里,第一眼就会被中控台上那三块连在一起的大屏幕给吸引住,科技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这套系统背后用的是现在挺主流的高通8155芯片,日常用起来,不管是开导航、听音乐还是用些小程序,反应速度都挺快的,滑动屏幕也比较跟手,虽然偶尔在快速切换任务的时候会感觉有那么一丝丝的延迟,但总体来说,绝对是这个价位里做得相当不错的了。
更重要的是车里的用料,你伸手能摸到的地方,不管是中控台上方,还是门板上,大部分都是软的,要么是软塑料,要么就是皮质包裹,手感很好。
有的版本还在门板上用上了翻毛皮的材质,配上整齐的缝线,一下子就显得高级了不少。
车里的那些旋钮,你转动起来会有很清脆的“哒哒”声,阻尼感也调得恰到好处,不松不紧。
这些小细节,可能你平时不会刻意去注意,但它们组合在一起,就共同营造出了一种远超这个价位的豪华感。
这种感觉,让很多以前觉得国产车就是便宜、用料差的消费者,第一次坐进去的时候都会感到惊讶,觉得现在的国产车,真的不一样了。
当然,车子好不好看,坐着舒不舒服是一方面,开起来到底怎么样,才是最关键的。
星越L在这方面也没有含糊。
它用的是一台2.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配的是很有名的爱信8AT变速箱。
这套动力组合开起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两个字:顺、猛。
在市区里开车,红绿灯起步的时候,你只要轻轻给点油,车子就很有劲地出去了,完全不会有那种肉肉的感觉。
在高速上需要超车的时候,深踩一脚油门,变速箱降档很积极,动力马上就涌现出来,整个超车过程干脆利落,能给你很强的信心。
而且这个8AT变速箱换挡的时候非常平顺,你几乎感觉不到档位在切换,保证了开车的和坐车的人都有一个很舒服的体验。
除了跑得快,它还特别稳。
底盘调校得很有韧性,过减速带或者走一些不太平整的路面时,能把大部分的颠簸都过滤掉,但又不是那种软绵绵忽忽悠悠的感觉,你能清晰地感觉到车轮压在路面上,很有安全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它在紧急避险能力测试中的表现非常好,这意味着万一在高速行驶中前方突然出现障碍物,你需要紧急打方向躲避时,这台车能很好地控制住车身姿态,不容易发生侧滑或者失控,这对于行车安全来说至关重要。
再加上它整个车身用了很高比例的高强度钢材,还标配了6个安全气囊,可以说在安全这块,星越L给的是实打实的保障。
说了这么多优点,咱们也得客观地看看它有没有什么不足。
车无完车,星越L也一样。
首先就是油耗问题,因为它车身比较大比较重,又是2.0T的发动机,所以油耗相对来说不算低,而且它还需要加95号的汽油。
按照很多车主的实际反馈,在市区里开,百公里油耗差不多要到9升甚至更高,这样算下来,一年的油费开销确实要比同级别的日系车高一些。
其次,前面提到的那个车机系统,虽然硬件不错,但软件优化上还有提升空间,偶尔会出现一些小卡顿,可能会影响一点点使用体验。
还有就是它那个浅色的内饰,比如棕色或者白色的,虽然看着很豪华显档次,但确实不太耐脏,家里要是有小孩的话,可能需要经常花心思去打理。
不过话说回来,这些小问题放在它巨大的空间、强劲的动力、越级的内饰质感和扎实的安全性能这些优点面前,对于很多消费者来说,就变成了一个可以接受的取舍。
毕竟,在15万这个价位,想要找到一台各方面都如此均衡,并且长板还特别突出的家用SUV,选择确实不多。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