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圈子里的事儿,有时候你都分不清是商业新闻还是黑色喜剧。
半年前还加冕全球第四大车企,销量把咱们的迪王(比亚迪)都甩开一百万辆,那叫一个意气风发。
结果一转眼,裤衩都亏没了,半年净亏损直逼200亿。
对,人民币,真金白银。
这钱要是烧着玩,估计都能把撒哈拉沙漠烤熟了。
这家伙叫Stellantis,你是不是也跟我一样,第一反应是“啥玩意儿”?
听着像个新出的抗生素。
但它肚子里装的东西,可都是咱们的老熟人:标致、雪铁龙、Jeep、玛莎拉蒂、菲亚特、克莱斯勒……嚯,好家伙,一水儿的昔日“豪门”,凑一块儿演了一出《没落贵族》。
这哪是强强联合,这分明就是一帮在牌桌上输光了的老哥,决定凑钱再开一局,结果发现大家兜里都是欠条。
时间倒回一年前,2024年,Stellantis的全球销量榜单还金光闪闪,542万辆的成绩单,让它稳坐第四把交椅。
当时比亚迪还在后面追赶,整个局面看起来,似乎传统巨头依然能打。
再看看隔壁的丰田,那简直不是一家车企,是个印钞厂,一年净利润2366亿,算下来日赚6.4亿。
Stellantis那时候虽然利润已经开始拉稀,好歹账上还有几百亿的盈利。
谁能想到,这层“皇帝的新衣”说扒就扒,2025年上半年的财报一出来,直接亏损23亿欧元,同比断崖式下跌140%。
这哪是业绩下滑,这是自由落体。
这艘由14个品牌胡乱拼凑起来的“泰坦尼克号”,怎么就撞上了冰山?
你把这14个品牌的名字念叨一遍就明白了。
法国人的浪漫,意大利人的随性,美国人的粗犷,凑在一起,开董事会都像联合国吵架。
产品线上,标致和雪铁龙常年“左右互搏”,自家兄弟打得不亦乐乎;Jeep还在啃情怀的老本,可年轻人早就去玩电动皮卡了;至于玛莎拉蒂,除了三叉戟车标还值点钱,剩下的还有啥?
这种内部消耗,没等出门跟人打,自己就先元气大伤。
更绝的是他们对中国市场的态度,那已经不是傲慢了,简直是无视。
全球最大的汽车消费国,这块肥肉谁不眼馋?
人家倒好,至今连个朗朗上口的中文名都懒得起。
广汽菲克关门大吉后,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基本就等于销声匿迹了。
可能在他们高管眼里,中国市场太卷了,搞不定就算了。
他们没想明白,今天的中国市场,就是未来全球市场的预演。
你在这儿被淘汰了,出去也一样是挨打的命。
当我们的新能源车企在国内这个“蛊王争霸赛”里杀得浑身是血、练就一身本领时,Stellantis还在欧洲老家做着“闭门造车”的美梦。
梦醒时分,总是特别残酷。
最后一根稻草,就是席卷全球的电动化浪潮。
当大家都在卷电池、卷智驾、卷冰箱彩电大沙发的时候,Stellantis的反应迟钝得像上个世纪的拨号上网。
他们也象征性地搞了些“油改电”的车型出来应付差事,那产品力,就像让你在5G时代用大哥大,除了能当个砖头,还有啥用?
老本行燃油车的优势被一点点蚕食,新赛道又没拿到入场券,这游戏还怎么玩下去?
如今,这帮“难兄难弟”唯一的指望,似乎只剩下欧洲市场了。
可他们的欧洲老家,也早就不是一片净土。
咱们的国产电车已经扬帆出海,在那边攻城略地,更别提还有特斯拉这条“大鲶鱼”了。
上半年亏掉的200亿,只是个开始。
如果连最后的大本营都守不住,那离彻底散伙,估计也就是时间问题。
Stellantis的崩盘,就是一个活生生的警示。
它用近200亿的代价告诉所有人:在这个时代,没有所谓的“大到不能倒”,只有跟不上变化就必须死。
别总提什么诺基亚、柯达了,太遥远。
眼前这个曾经的全球第四,就是最新鲜、最滚烫的例子。
汽车工业的牌桌正在重洗,接下来还会有谁被淘汰出局?
咱们就搬好小板凳,慢慢看戏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