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咱们普通老百姓来说,买车是件大事,尤其是买一辆能拉着一家老小到处跑的SUV。
车子漂不漂亮、空间大不大固然重要,但最关键的,还得是省心耐用。
谁也不想把车买回家,结果三天两头往修理厂跑,那不光是花钱,还耽误事、影响心情。
雪佛兰这个牌子,在美国那是家喻户晓,旗下的SUV车型也是五花八门,从能装下一支足球队的大块头,到穿梭在城市里的小精灵,应有尽有。
但是,可不是每一款雪佛兰SUV都能让你开得高枕无忧。
有些车型,开个十几二十年,跑个几十万公里,发动机声音照样浑厚有力,被车主们当成“传家宝”一样爱惜。
而另一些车型,可能新车时看着光鲜亮丽,可时间一长,各种小毛病就接踵而至,成了名副其实的“修车铺常客”。
今天,咱们就以一个普通消费者的视角,聊一聊雪佛兰SUV里,哪些是公认的“老黄牛”,哪些又是需要咱们在掏钱之前多掂量掂量的。
先来说说那些口碑好的,能经受住时间考验的“硬汉”们。
排在第一位的,必须是雪佛兰的两位“巨无霸”——太浩(Tahoe)和萨博班(Suburban)。
这两款车在美国的地位,就跟咱们这边的丰田普拉多差不多,是皮实耐用的代名词。
为啥它们这么结实?
关键就在于它们的“出身”不一样。
它们用的是一种叫做“非承载式车身”的结构,说白了,就是车子底下有一副非常坚固的独立大梁,就像盖房子先打好地基一样。
车壳子、发动机这些都是安在这个坚固的“地基”上的。
这样的好处就是车身刚性极强,不管你是拖着沉重的房车去旅行,还是在坑坑洼洼的烂路上行驶,这副大梁都能保证车身不变形,非常抗造。
再加上它们通常都配备大排量的V8发动机,这种发动机技术成熟,结构相对简单,平时拉动这么大的车身也是轻轻松松,不怎么费力,所以磨损小,寿命自然就长。
很多美国车主都说,只要按时换机油、做保养,开个三四十万公里根本不是问题。
在美国,你经常能看到警察、FBI开着这两款车,能被官方选为工作车,它们的可靠性自然是经过了最严苛的考验。
接下来要说的是两位“后起之秀”,就是2019年以后重新推出的开拓者(Blazer)和2021年问世的探际者(Trailblazer)。
它们和上面那两位“老大哥”不同,用的是现在城市SUV主流的“承载式车身”,也就是没有那副独立大梁,车壳子本身就充当了骨架。
这样做的好处是车身更轻,开起来更灵活,也更省油。
你可能会担心,没有大梁了,还结实吗?
这一点其实不用太担心,现在的汽车制造技术进步很快,通过使用高强度钢材和先进的结构设计,车身强度也很有保障。
新款开拓者的外形设计非常动感,有点像跑车科迈罗,开在路上很吸引眼球。
而小一号的探际者则更适合在城市里代步,小巧灵活。
虽然它们上市时间不长,还没有几十年的口碑积累,但从目前的车主反馈和一些专业机构的评测来看,它们的发动机和变速箱表现都挺稳定,机械故障率比较低。
只要你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常保养,它们也能陪伴你很长一段时间。
还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车型是探界者(Equinox)。
把它也算作比较耐用的车,是因为从机械层面看,它的三大件确实没什么大毛病。
作为一款非常畅销的紧凑型SUV,它的保有量很大,维修保养也很方便。
很多车主反映,只要正常使用,它的发动机和变速箱都能稳定工作很长时间,跑到二三十万公里的大有人在。
但是,探界者也有它的短板,很多车主觉得它开起来有点“无聊”,1.5T的发动机动力表现平平,内饰的用料和设计也比较普通,跟同级别的日系对手比如本田CR-V或者丰田RAV4比起来,缺少一些亮点和精致感。
所以,它就像一个各科成绩都及格,但没有一科能拿优秀的学生,足够可靠,但可能给不了你太多驾驶的乐趣和激情。
说完了让人放心的,咱们再来聊聊那些可能让你“爱恨交加”的车型。
这些车可能在某一方面很吸引你,比如价格便宜或者外形独特,但从长期使用的角度看,可能会带来不少烦恼。
首先是科帕奇(Captiva)。
这款车在国内也曾卖过一段时间,但它的身世比较复杂,它其实是通用汽车收购韩国大宇之后的一个全球化平台产物。
在美国市场,它甚至没有正儿八经地作为雪佛兰品牌卖给过普通消费者,而是以“科帕奇运动版”的名义,专门供给租车公司这样的企业客户。
这类为了控制成本而打造的全球车型,在一些看不到的地方可能就会有所妥协。
老款科帕奇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变速箱容易出故障,还有各种各样烦人的电气小毛病。
虽然它的二手车价格可能很便宜,但一旦出了问题,高昂的维修费用可能会让你后悔当初的选择。
还有两款是“上了年纪”的老车,分别是1998年到2004年的追踪者(Tracker)和1995年到2005年的老款开拓者(Blazer)。
这两位在当年都是响当当的角色,追踪者小巧灵活,越野能力不错;老款开拓者则是标准的美式硬派SUV。
但是,时间是把“杀猪刀”,那个年代的汽车制造工艺,尤其是在防锈处理方面,远不如现在。
车身和底盘生锈是它们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旦锈蚀严重,就会影响车辆的安全性。
而且,经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它们的变速箱、悬挂等部件也都到了寿命的末期,故障率很高。
现在去买这样的老车,更多的是一种情怀,如果你不是一个动手能力很强的汽车爱好者,想把它作为日常代步工具,那后期源源不断的维修费用可能会成为一个无底洞。
再说说雪佛兰历史上最“任性”的一款车——SSR。
它既是一台皮卡,又是一台可以敞篷的跑车,造型复古又拉风,开在街上回头率绝对百分之百。
但是,这种独一无二的设计也带来了独一无二的麻烦。
它那个结构复杂的可伸缩硬顶敞篷机构,是它最脆弱的部分之一,一旦出现故障,维修起来既困难又昂贵,因为配件非常稀少。
它更像是一件为了展示设计师想象力而诞生的“大玩具”,而不是一件踏踏实实过日子的工具。
它的“寿命短”,更多是体现在高昂的维护成本和脆弱的特殊部件上,让普通家庭难以长期持有。
最后是早期的创酷(Trax),特别是2015年到2017年的车型。
作为雪佛兰在小型SUV领域的早期尝试,第一代创酷在可靠性方面有些“先天不足”。
当时流行的小排量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还不够成熟,早期车型上出现的涡轮增压器故障、发动机过热以及电子系统问题比较常见。
虽然雪佛兰在后来的改款中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改进,但如果你想买一辆二手的创酷,最好还是避开这些早期的年份,否则在车辆行驶里程数增加后,你可能会面临大修的风险。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