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的车圈,突出一个魔幻。不是你死我活的魔幻,而是那种大家一起手拉手,排着队往悬崖下面跳,还要比谁姿势更优雅的魔幻。福特最近整的这个“智趣烈马”,就是这出大型行为艺术里的一个新晋演员,而且一上来就加戏,搞了个国庆盲订。
这操作,典中典。什么叫盲订?就是我连这玩意儿最后卖多少钱都不知道,配置有几个版本也不清楚,就先交1000块钱,表达一下我的精神支持。然后福特那边大手一挥,赏你一个价值12000的“一键升顶露营选装包”。听听这名字,“选装包”,听着就像是游戏里的付费DLC,充满了资本主义的芬芳。交1000,送12000,这数学题,三体人看了都得重启一下。这已经不是在卖车了,这是在进行一种非常古老的商业仪式:交个朋友。
福特的心态,我感觉是彻底悟了,或者说是彻底颠了。它看明白了,当下的中国汽车市场,已经不是一个可以用传统商业逻辑解释的地方了。这里是黑暗森林,是修罗场,是道诡异仙。你跟别人讲成本,讲利润,讲品牌调性,别人直接把价格干到地板,连带把地板都给你砸穿。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后来的一票新势力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在这种掀桌子的竞争里,你还想体面地切蛋糕?最好的手段是直接把餐厅爆了。
所以福特这个操作,本质上是一种试探,一种精神上的喊话:各位大哥,我不过了,你们也看着办。它在赌什么?它在赌一种玄学,一种叫做“中产的远方焦虑”的玄学。
你必须理解,买这种车的用户,他们买的根本不是车。他们买的是一张“赎罪券”。赎什么罪?赎自己困在格子间里,每天被PPT和KPI折磨,但内心深处还残存着一丝“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文艺青年之罪。这个“智趣烈马”就是为了这个场景而生的。它所有的功能,什么“移动山野厨房”,什么“一键放平成大床”,什么“原厂电动举升顶”,都不是为了让你真的去荒野求生。贝尔·格里尔斯看了都得给你点个踩。
这些功能的核心价值,是提供一个完美的“朋友圈剧本”。想象一下,周末,你开着这台看起来硬得不得了的铁疙瘩,来到一个离市区不超过50公里的所谓“露营地”,旁边停满了理想和蔚来。你优雅地按下一个按钮,车顶“biu”一下升起来了,像个压缩毛巾见了水。然后你从后面抽出小桌板,拿出你的手冲咖啡壶,开始磨豆。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充满了不食人间烟火的优越感。至于你是不是真的会做饭,那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场景,这个瞬间,让你感觉自己暂时逃离了那个被房贷和老板支配的庸俗世界。你不是在露营,你是在进行一场神圣的、关于生活方式的宗教仪式。
但这一切都他妈的是假的!
我作为一个油腻中年人,对这种东西看得太透了。因为我真的经历过那个阶段。你会发现,你花大价钱买来的“诗和远方”,最后99%的时间都在城市的柏油路上,给你增加油耗和停车的烦恼。那个“移动厨房”,你可能一年都用不了一次,因为外卖比你自己瞎折腾好吃一百倍。那个能变成床的座椅,最后最大的作用是让你在中午不想回家的时候,能在公司楼下停车场里偷偷打个盹。
这才是真相。福特不是不知道,恰恰相反,它太知道了。它知道你不需要一个能翻山越岭的伙伴,你需要一个能安慰你灵魂的玩具。它知道你所谓的越野,极限也就是开上个人行道的马路牙子。所以它给你配齐了四驱和差速锁,这玩意儿就像是给一个天天坐办公室的白领发了一套特种兵的“金钟罩铁布衫”,不是用来打仗的,是用来提供心理安全感的。就问你怕不怕?
更有意思的是它的智能化。什么“福域”架构,什么领航辅助驾驶。这玩意儿在硬派越野这个品类里,简直就是异端。这就好比一个修仙小说里的肌肉猛男,天天不去炼体,反而跑去研究怎么用神识刷短视频。不务正业,但又非常合理。因为真正的战场根本不在无人区,而在堵到天昏地暗的环线上。自动驾驶的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福特这套系统的核心任务,不是带你穿越戈壁,而是让你在从家到公司的10公里路上,能少踩几次刹车,多一份从容。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福特骂得有点狠。但没办法,这个世界就是这么个草台班子,谁也别装外宾。福特过去几年在中国市场的状态,突出一个迷茫。它想学BBA,玩品牌玄学,结果发现自己没那个命。它想学新势力,玩科技智能,结果发现自己转身太慢。现在,它好像终于开窍了,不装了,摊牌了。它不再试图去定义市场,而是开始迎合一种情绪,一种非常具体、非常精准的情绪。
这种情绪就是,在内卷到极致的社会里,人们需要一个“任意门”。这个“任意门”不需要真的能带你去远方,它只需要看起来能带你去远方就够了。这台车,就是福特递过来的那个“任意门”的钥匙。
所以,这个1000块的盲订,你买的不是车,也不是那个看起来血赚的露营包。你买的是一个资格,一个“随时可以逃跑”的幻想资格。虽然你永远不会真的跑。这就像办了健身卡就等于瘦了一样,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法。
那么,这台车会成功吗?我不知道。因为它的竞争对手不是坦克300,也不是其他任何一台车。它的真正竞争对手,是PS5,是乐高,是去云南的机票,是能让中产阶级暂时忘记现实痛苦的一切“精神鸦片”。从这个角度看,福特不是在造车,它是在开一个移动的心理诊所。所以这车好不好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药效”够不够劲。如果它能让你在某个深夜刷着短视频的时候,看到它的广告,然后心头一热,觉得“我的人生还有救”,那它就赢了。逻辑,在信仰面前,一文不值。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