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A7上市,续航2100公里,售价仅十万

最近,一篇关于吉利新车的文章在网上可以说是传得沸沸扬扬,标题起得特别抓人眼球,说什么“吉利银河A7”横空出世,综合续航能跑两千一百公里,价格才十万出头,直接就把比亚迪和丰田这些老牌劲旅给“干趴下”了。

这篇文章写得有鼻子有眼,又是续航数据,又是配置对比,看得人心潮澎湃,好像国产车一夜之间就掌握了什么外星科技,让人忍不住想马上掏钱下订。

但是,咱们作为普通老百姓,买车毕竟是件大事,不能光听着热闹。

吉利银河A7上市,续航2100公里,售价仅十万-有驾

这消息里头到底有多少是实打实的干货,又有多少是经过了艺术加工的美好愿望呢?

今天咱们就一块儿,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把这事儿给捋清楚,看看这台传说中的“神车”,究竟是何方神圣。

首先,咱们得从最基本的问题入手:这车到底叫什么?

文章里通篇都在说“吉利银河A7”,这个名字听上去确实挺响亮,也符合吉利银河系列的命名习惯。

可问题是,如果你现在去吉利的官方网站,或者打开任何一个主流的汽车软件去搜索,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查无此车。

吉利银河系列里,确实规划过一款叫“A7”的车,但那是一款还停留在概念图阶段的SUV,并不是文章里描述的那种能跟比亚迪秦系列对打的轿车。

那么,文章里说的这台车长将近四米八,轴距两米七多,主打插电混动的轿车,它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呢?

答案其实是吉利在2023年下半年就已经正式上市的车型——吉利银河L6。

吉利银河A7上市,续航2100公里,售价仅十万-有驾

你看,这第一步就出了个小小的乌龙,名字给张冠李戴了。

搞清楚了主角的真实身份是银河L6,咱们接下来的分析才算是找准了目标。

接下来,就是大家最关心,也是最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一点:两千一百公里的续航。

这是什么概念?

从北京天安门出发,一路向南开,开到广州市中心,全程差不多就是这个距离。

如果真能一箱油加一次电就跑完,那简直是颠覆了我们对汽车续航的认知。

然而,事实是怎样的呢?

我们查阅了国家工信部备案的官方数据,以及吉利官方公布的参数,银河L6的CLTC工况综合续航里程是1370公里。

这个数字虽然没有两千一百公里那么夸张,但也绝对是目前市场上插电混动轿车里的顶尖水平了。

吉利银河A7上市,续航2100公里,售价仅十万-有驾

它意味着在比较理想的行驶条件下,你从北京出发,开到江苏南京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对于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这个续航已经能彻底解决所谓的“里程焦虑”了。

那么,那个惊人的两千一百公里数据又是从哪来的呢?

这其实是在一次特定的极限续航挑战赛中,由专业车手在全程不开空调、路况极佳、保持匀速等几乎完美的条件下跑出来的成绩。

这就像我们手机的官方待机时间说能有半个月,但那是你不怎么用它的情况;而极限挑战,就相当于你把手机所有后台程序都关了,屏幕调到最暗,只用它来待机,那待机一个月也不是不可能。

所以,两千一百公里是银河L6这套混动系统效率有多高的一个“极限证明”,而1370公里,才是我们普通消费者在买车时更具有参考价值的“日常实力”。

说完了续航,我们再来看看文章里提到的其他亮点,比如配置和油耗。

原文提到,这车用的是一台1.5升的自然吸气发动机,亏电油耗低至百公里2.67升。

这里面其实也有一些需要更正的地方。

首先,银河L6搭载的并不是自然吸气发动机,而是一台动力更强的1.5T涡轮增压发动机。

吉利银河A7上市,续航2100公里,售价仅十万-有驾

这意味着它在需要急加速或者爬坡的时候,动力响应会更好,开起来更有劲。

其次,那个百公里2.67升的油耗,通常是在NEDC这种相对宽松的测试标准下得出的数据。

我们现在更常用,也更接近真实驾驶情况的WLTC测试标准下,银河L6的亏电油耗是百公里4.55升。

当然,即便按这个数据来算,对于一台尺寸不小的B级轿车来说,这个油耗水平依然是非常非常省的,每公里油费算下来也就三毛多钱,相比同级别的纯燃油车,优势巨大。

至于车内的配置,原文说的15.4英寸大屏,其实是银河L7那款SUV的配置,银河L6用的是一块13.2英寸的竖向中控大屏,同样配备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这套组合在十几万这个价位里,无论是屏幕的清晰度还是操作的流畅度,都绝对是第一梯队的水平,说它是“移动影院”的底子,一点也不为过。

最后,我们来聊聊它和比亚迪的竞争关系。

原文用“机关枪对大刀”来形容,说吉利一出手就把比亚迪给“背刺”了。

这种说法虽然听着过瘾,但可能并不完全符合市场的真实情况。

在银河L6上市的时候,它最直接的对手是当时市场上卖得最好的比亚迪秦PLUS DM-i。

吉利银河A7上市,续航2100公里,售价仅十万-有驾

这两款车在价格、尺寸和定位上都非常接近,可以说是针尖对麦芒。

比亚迪的优势在于它的品牌影响力和第五代DM技术的口碑,而吉利银河L6则拿出了更强的动力性能、更具科技感的智能座舱和更年轻化的设计作为自己的“杀手锏”。

这并不是一场谁单方面碾压谁的战斗,而更像是一场精彩的“华山论剑”。

两位高手过招,互相促进,最终受益的是谁呢?

是我们广大的消费者。

正是因为有了吉利这样的强力挑战者,比亚迪才会加快技术迭代的步伐,推出了油耗更低的秦L和海豹06 DM-i。

而吉利看到对手出招,也必然会研发更新一代的混动技术来应对。

这种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才是我们中国汽车工业最希望看到的景象。

它让技术越来越先进,价格越来越亲民,最终把那些过去高高在上、不思进取的合资品牌打得措手不及。

我们现在能用十多万块钱,买到过去三四十万合资车都给不了的技术、配置和体验,这背后,离不开吉利、比亚迪这些国产车企的努力和“内卷”。

再加上像首任车主终身质保这种非常有诚意的售后政策,更是让国产车的价值感和吸引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