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克萨斯国产落地上海#
雷克萨斯的 “东方哲学” 入华之旅
在竞争激烈的 2024 年中国进口豪华车市场,雷克萨斯脱颖而出,以超 18 万辆的销量,成功登顶销量冠军宝座,同比实现正增长 。这一成绩的背后,是雷克萨斯入华 20 年来对 “长期主义” 与 “东方豪华” 理念的坚守。
自 2004 年进入中国市场,雷克萨斯便踏上了一段独特的征程。与其他豪华品牌不同,雷克萨斯坚持全系进口,这一决策背后,是对产品品质的极致追求。在过去的 20 年里,雷克萨斯累计在中国销售超过 210 万辆,第二个 “百万辆” 仅用 5 年就达成,见证了其品牌影响力的稳步提升。
雷克萨斯的成功,离不开其独特的品牌价值体系。从免费保修保养政策,到高保值率和高可靠性,雷克萨斯始终围绕用户需求,打造全方位的用车体验。这种坚持,不仅赢得了用户的信赖,也在市场中树立了独特的品牌形象。
初入中国:以 “匠心” 撕开德系垄断
2004 年,雷克萨斯以 “凌志” 之名初探中国市场 ,彼时的中国豪华车市场,几乎是德系三强(奔驰、宝马、奥迪)的天下。但雷克萨斯凭借独特的 “匠心工艺” 和 “日式尊崇服务”,迅速在市场中找到了突破口。
雷克萨斯的匠心工艺,体现在每一个细节之中。以其涂装工艺为例,车身在经过高压水枪和专用液体洗净、防腐蚀电涂工序后,还要进行多次反复的涂装,包括打底、抛光研磨、基础涂装和透明涂装,部分工序由人工完成,部分由机器人操作,确保每一辆车的漆面都光滑如镜。雷克萨斯的生产线采用订单混合生产方式,产线上车辆种类、涂装、配置各不相同,单一车型部件组合多达 “30000 种”,但雷克萨斯通过先进的技术和严格的管理,保证了每一辆车的高品质。
在服务方面,雷克萨斯推出的免费保修保养政策,为用户提供了长期的售后保障。以 ES 系列为例,购买该车型的用户可享受 4 年或 10 万公里的免费保修保养服务,涵盖了车辆的日常保养、零部件更换等项目,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雷克萨斯还提供 24 小时道路救援服务,让用户在遇到突发情况时能够及时得到帮助。这种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让用户感受到了真正的关怀。
发展之姿:销量与口碑的双重收获
(一)销量成就
雷克萨斯在华销量成绩斐然。2019 年,销量达到 20.05 万辆;2020 年,销量为 22.5 万辆;2021 年,更是以 22.7 万辆的销量创下历史销量巅峰 。尽管在 2022 年,受汽车市场洗牌影响,销量同比下滑 22.5% 至 17.6 万辆,但 2023 年便止跌回暖,同比增长 3% 至 18.14 万辆。到了 2024 年,在进口豪华车市场整体下滑的情况下,雷克萨斯逆势增长,全年累计销量超 18 万辆,成为唯一实现同比正增长的进口豪华汽车品牌,市场份额进一步巩固。
(二)口碑塑造
在口碑塑造方面,雷克萨斯同样不遗余力。免费保修保养政策是其一大亮点,混动车型提供 6 年或 15 万公里的免费保修保养,燃油版车型为 4 年或 10 万公里,基本涵盖了《用户手册》中的基础保养项目,包括小保养的三滤、工作油液、雨刷片等,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后期使用成本。
雷克萨斯还以高保值率著称。以雷克萨斯 ES 车型为例,曾凭借 68.1% 的三年保值率,在豪华轿车中连续四年位列第一;雷克萨斯 RX 车型,3 - 5 年左右保值率能在 75% 左右。其高保值率得益于品牌的高品质、稳定的价格体系以及良好的市场口碑。
在可靠性上,雷克萨斯同样表现出色。根据 J.D. Power 公布的美国市场车辆可靠性研究数据,雷克萨斯以远低于行业标准的故障率蝉联最耐用汽车品牌头衔,旗下多款车型成为同级最耐用车款 。从设计、制造到测试,雷克萨斯都实施了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标准,确保每一辆车都具备高品质。
市场风云: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竞争挑战
雷克萨斯在当前中国市场面临着诸多严峻挑战。国产高端品牌如红旗、蔚来、理想、问界等迅速崛起,它们凭借出色的产品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以及更贴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服务,对雷克萨斯形成了强有力的冲击。以蔚来为例,其 ES6 车型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辅助等方面表现出色,续航里程也能满足大多数消费者的日常使用和中短途出行需求,吸引了大量追求科技感和舒适性的年轻消费者;理想 ONE 则凭借增程式电动技术,解决了消费者的续航焦虑问题,同时在车内空间布局和家庭用户需求满足上独具优势,在中大型 SUV 市场中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电动化转型方面,雷克萨斯明显滞后。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比亚迪、特斯拉等品牌占据主导地位,而雷克萨斯纯电动车型数量少,技术更新速度慢,续航里程、充电速度等关键指标难以与竞争对手抗衡。例如,比亚迪汉 EV 搭载了磷酸铁锂 “刀片电池”,续航里程可达 715 公里,快充时间仅需半小时左右;特斯拉 Model 3 高性能版续航里程超过 600 公里,且在自动驾驶技术上不断迭代升级。相比之下,雷克萨斯的电动车型在这些方面表现欠佳,难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
雷克萨斯还存在产品迭代缓慢的问题。在快速发展的中国汽车市场,消费者对汽车的外观设计、内饰配置、技术性能等要求不断提高,而雷克萨斯部分车型长时间未进行实质性更新换代,导致产品竞争力下降。为应对竞争,雷克萨斯采取降价策略,但频繁降价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和价值,还让消费者产生观望心理,期待更大幅度降价,陷入恶性循环。
(二)国产化机遇
面对困境,雷克萨斯将国产化视为破局关键。国产化有望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包括关税、物流、零部件采购等费用,使其产品更具价格竞争力。例如,国产化后,雷克萨斯可利用国内相对较低的劳动力成本和更短的供应链距离,降低生产和运输成本,从而在价格上更具优势,吸引更多价格敏感型消费者。
国产化有助于雷克萨斯加速电动化转型。中国拥有全球最为完备且极具性价比的电动汽车产业链,从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到整车的制造与组装,各个环节都展现出高度的成熟和强大的竞争力。雷克萨斯可深度融入这一产业链,快速获取先进的电动化技术和优质的零部件资源,从而加速电动车型的研发和生产,缩短与竞争对手在电动化领域的差距。比如,与宁德时代等国内优质电池供应商合作,获取更先进的电池技术,提升车型的续航能力和充电速度。
国产化还能使雷克萨斯更精准地洞察中国消费者需求,进行更有针对性的产品研发和配置调整。例如,根据中国消费者对大空间、智能化配置的偏好,对车型进行优化升级,提升产品的市场接受度。通过与国内科技企业合作,引入更符合中国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智能互联系统,提升用户体验。
然而,国产化并非一帆风顺。雷克萨斯一直以进口车的高品质和豪华形象著称,国产化后,消费者可能会对其产品质量和品牌定位产生疑虑,如何确保国产车型与进口车型保持同等质量标准,同时又能让消费者接受 “国产” 这一事实,是雷克萨斯需要解决的难题。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激烈,新势力品牌和传统豪华品牌纷纷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雷克萨斯国产后,将直接面对这些品牌的竞争,市场份额的争夺将更加激烈。
未来蓝图:电动化与本土化的融合
随着雷克萨斯在上海金山建厂计划的推进,其未来发展蓝图逐渐清晰。在电动化方面,雷克萨斯计划到 2035 年实现全球销售 100% 纯电动化 ,2030 年销量目标为 100 万辆纯电动汽车。中国市场作为这一目标的 “关键跳板”,将在雷克萨斯的电动化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
新工厂将依托长三角成熟的供应链与人才优势,研发新一代纯电车型。首款投产车型或为 2026 年发布的 LF-ZC 概念车量产版,并计划搭载丰田自研的固态电池技术,以 “充电 10 分钟续航 1200 公里” 的颠覆性性能冲击市场。这不仅展示了雷克萨斯在电动化技术上的雄心,也表明其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本土化方面,雷克萨斯将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消费者需求,实现供应链本土化,充分利用中国汽车产业成熟、有价格竞争力的供应链,尤其是新能源车供应链。国产化后的雷克萨斯,将在产品设计、配置、智能互联等方面进行优化,以满足中国消费者对大空间、智能化配置的偏好。例如,与国内科技企业合作,引入更符合中国消费者使用习惯的智能互联系统,提升用户体验。
雷克萨斯还将在营销和服务方面进行本土化创新。针对新能源车消费者的顾虑,推出电动车的保值回购计划,消除客户对于电动车的顾虑,为消费者提供更有信心的购车体验。雷克萨斯还将积极寻求与中国年轻消费者的心理贴近,通过了解年轻人的需求和爱好,创造出与年轻人有共同话题的平台,挖掘更多市场机遇。
结语:续写豪华车传奇
回首雷克萨斯入华 20 年,它以独特的 “东方哲学” 在豪华车市场中开辟出一片天地。从初入时的艰难破局,到发展过程中的销量与口碑双丰收,再到如今面对市场变革的积极求变,雷克萨斯始终坚守品牌核心价值,不断自我革新。
未来,随着国产化和电动化战略的深入推进,雷克萨斯有望在中国市场续写辉煌。它将在保持品牌独特魅力的同时,积极拥抱变化,为中国消费者带来更多高品质、个性化的豪华汽车产品与服务,在竞争激烈的中国汽车市场中继续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篇章。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