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汽车断网,承诺流量不兑现,供应商催款纷争不断

你买一辆车,是冲着什么去的?动力?颜值?还是各种噱头加持下的“高科技感”?很多人会说,电动车嘛,最吸引人的不就是那套智能系统:开空调、导航、娱乐,一切尽在“云端”掌控,哪怕人还没到车边,都能远程遥控。这感觉,像是买了个会思考的“大玩具”,动动手指,就能让车像哆啦A梦一样变戏法。

但谁能想到,哪吒汽车这会儿给46万车主,集体玩了个“消失的网络”。说好的终身免费流量,或者起码给个五年,时间没到呢,这网就断了。大家都懵圈:这车还开得动吗?还没玩够,功能突然就拉闸了。关键是,车厂不声不响地发个短信通知,“车联网服务停了,各位自己买流量吧”,这操作像不像月底欠话费的感觉?只是,手机欠费还能及时充值,咱这可是几十万买的“大玩具”啊。

设想一下,如果你的手机承诺三年流量不限量,用了两年突然告诉你“流量停止供应,自己去买吧”,你会有啥感受?电动车本身技术不可或缺,“智能化体验”同样是大家花钱的核心动力。很多人就是看着哪个品牌“系统牛掰”、“流量畅通”,才咬咬牙多加两万三万买哪吒。可最后,缝缝补补就是个空头支票:官方宣传的“终身流量”瞬间变成“自己买套餐”,还只能将就用。

这事儿为啥让人窝心?表面看,是哪吒和“联想懂的”互相指责:你赖账,我只好断网,双方各说各的理。其实背后,是汽车产业链的金钱账本。哪吒一直欠供应商的钱,欠着欠着,日子难熬谁都知道。只要钱不到位,供应商“谁也不惯着你”,踢掉流量服务说停就停。一辆车本身就是一大堆合同拼接起来的,车能动要钱、能联网也得付费。厂商熬不住,受伤的永远是消费者。

几万人收到断网短信,说明问题早就不是一两个月的“小摩擦”。早在去年,今年年初,哪吒就断网过好几轮。但当时还像小孩玩游戏,“系统维护一下”“过两天恢复”,大家还能忍忍。可这次直接让你自掏腰包,连远程控车、智能充电、导航娱乐这些都变得鸡肋,原本的“智能电动”忽然滑向“傻瓜铁壳”。只支持个远程锁车和解锁,其他“高科技”悉数清零——音乐、地图、在线信息全靠蓝牙、手机倒腾,买的高级体验瞬间打回原形。

这里就有个“底层逻辑”:买车其实买的就是一份未来生活的期待。流量免费、智能互联,这不光是配置本身,更是品牌信用。你信了它,选了它,结果发现,企业合同没谈稳,钱没结清,你的体验就像气球被戳破一样。敢问一句:这种车厂算不算“绑架用户”?厂家的承诺是“官方说了算”,合同合约全成了“废纸一张”。

既然这样,我们就得问:厂家到底有没有解决诚意?道个歉,补偿一下,或者积极谈判,让用户继续免费用流量,买断公司、分摊成本,这才叫担当。结果呢,只让用户跟供应商自己买流量,变相“甩锅”,把责任抛给了普通人。供应商也很直接:“你们公司不付钱,我就断你们的网。”一切就是钱,说白了,没有任何技术难题,就是账没结清,就“按下了断网键”。企业诚信塌了,用户权益也跟着滑坡。

咱再来看看哪吒汽车整个生意链条:母公司破产重整,债权人会议扎堆,意向投资人排队,一切都在“大考”里。车企不是铁板一块,和很多供应商、金融机构、投资方环环相扣。大家合伙做买卖,谁没钱谁就被“拉下船”。之前其实已经有苗头:官网打不开、APP崩溃、远程失灵,这些信息泄露出来,明明是个“经营警报”,只要大家再想一想,这是不是早晚的事?流量说断就断,明天是不是还能正常保修、能否有售后,这些都是打问号的悬念。

哪吒汽车断网,承诺流量不兑现,供应商催款纷争不断-有驾

我们不妨再问一句:“现在买的‘智能’电动车,到底值不值得?”哪吒算不上行业顶流,但销量也不小。据说全球用户近44万,光今年9月还卖了1万多辆,这回总用户46万被“流量清零”,大家都在问:会不会以后买这品牌就是“一次性消费”?厂家的承诺还有信用可言吗?

现实已经摆在眼前——哪吒车主们成了“数字孤岛”。以为买的车就能随时享受云端服务,结果关键时刻全靠自己充钱续命。极其讽刺的是,有些车主说,有些基础套餐只能维持30天,还不能用导航、不能听歌,这都啥年头了?都2024年了,咱还要回到没有网络、只能机械操控的老时代吗?买智能车成了“花钱买麻烦”。

哪吒汽车断网,承诺流量不兑现,供应商催款纷争不断-有驾
哪吒汽车断网,承诺流量不兑现,供应商催款纷争不断-有驾

回头再看,那些五六块钱一个月的流量套餐,其实算下来,对消费者来说不算贵。但重要的是“谁来兜底”,谁为厂家的承诺说话。如果买东西只信广告,不管合同、不顾信用,用着用着就变卦,那以后谁还敢买?

哪吒汽车断网,承诺流量不兑现,供应商催款纷争不断-有驾

这次事件其实远远不止是“技术问题”——本质上是个契约精神的考验。哪吒说好的服务,说停就停。供应链公司一锤定音:“你不付钱,我就停你的服务。”双方都很“刚”,各自护短,但受伤的还是普通人。现在很多智能车,依赖于厂家的云端服务、数据中心,一旦企业经营出事,一大批人就变成被动吃亏的群体,身家性命交给谁?这背后的隐患,不只是断网一天两天,而是对整个行业的信任危机。

谁敢保证说,这次是哪吒,下次不会是别家?你买车时掏几万、几十万,厂家的承诺和合同是不是纸上谈兵?一旦“系统崩溃”,失信、跑路、断供,剩下的只有用户自己买单。这也提醒所有人:买智能产品,不只看配置和功能,更要看企业的现金流、信誉、可持续经营,别光信宣传画和明星代言,也要问问,“这家公司的账本靠不靠谱?这个服务是不是说停就停?”

哪吒汽车断网,承诺流量不兑现,供应商催款纷争不断-有驾

要我说,这次哪吒断网,就是一个行业警示灯。花哨流量、智能体验,再美好的广告,也要有企业“撑住底线”。如果所有车企都像哪吒这样,遇到点风浪就“断服务”,那智能生活的美好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相信技术,更要相信契约。企业和消费者,天平必须扛得住,否则“断网危机”就是一剂猛药,让大家都认清:买车,买的其实不是科技,而是踏实的“本分”。

消费者的账本,最终一点,永远是“信得过”。谁能兑现承诺,谁就能活得长久。智能车厂们,都该照照镜子,把合同、信誉、服务这些底子打牢。否则下一次“断网”,没人还会选择相信了。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