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车企的神话早已过去。随着造车赛道越发拥挤,破产成为不少车企的最终归宿。近日,哪吒汽车因超300家经销商集体维权受到业内外关注,让这家三年前刚以15.2万辆销量登顶新势力榜首,估值250亿元的车企迅速走下神坛。
在去年7月,山西龙头车企大运汽车也出现工资延迟发放,随后在10月被爆陷入资金危机,旗下远航汽车表示公司处于重组状态,正进行战略调整。
今年3月,在运城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将加快大运汽车复工复产和重组进程。纳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大运汽车重整动作将加速。仅过一个多月,大运汽车合并重整案便有了新进展,部分生产线也实现恢复。
1、大运汽车多次转型
官网显示,大运集团创建于1987年,是集汽车、摩托车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及国际贸易,物流配送,工程建设等为一体的跨地区、跨行业、多元化发展的大型民营企业集团。集团已获得各种专利1700余项,国内外注册商标417件,国家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4个,“大运DAYUN”、大运“
”商标先后被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在2004年以前,大运集团主要产品还是集中在摩托车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运”摩托相继荣膺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摩托车独家供应商资格。
2004年,大运集团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力进军商用汽车领域,在山西运城投资建设的大运重卡项目于2009年10月正式投产,投产以来产销量持续位列行业前十成为中国民营重卡企业的领军代表。2009年3月,集团组建成都大运汽车集团有限公司,2010年7月,集团成立湖北大运汽车有限公司,形成三地优势互补的卡车产业布局。
2016年,大运汽车又进入新能源车市场,推出“大运新能源”品牌。2022年更是推出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远航汽车,并一口气发布了远航Y6、远航Y7、远航H8、远航H9四款新车,售价区间在20万至50万元,直指新能源中高端赛道,但市场反响一般。
2、重整计划以车抵债
大跨步使得大运汽车资金出现问题,最终无奈走向重整道路。
2024年11月,由江苏凯迅达高铁传动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提交的大运汽车及旗下的湖北大运和成都大运重整申请被运城中院受理,并指定大运汽车重整清算组担任大运汽车等三家公司管理人。据当时披露,截至2024年9月末,大运三公司合并资产总额为90.18亿,合并负债总额为66.79亿。
同月,大运汽车官网也刊发重整声明。该声明指出大运汽车重整管理人已对接了多家投资机构商洽开展战略合作,推进大运有序重整。同时各生产研发园区正在准备有序复工,全力以赴做好产品订单交付、售后服务工作。并将竭尽全力,最大限度保障债权人、员工、股东、消费者和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大运品牌的行业口碑。
2025年1月,大运汽车重整管理人对外发布筹备债委会方案,并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新增55家大运汽车销售系统公司参与到大运汽车重整案。
近日,第二次债权人会议召开,表决通过了《部分财产处置方案报告》。该方案报告显示,此次竞售对象为大运汽车全体债权人,竞售条件分别为单个债权人所冲抵车辆价值不超过其已确定债权金额的30%,且总的冲抵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债权尚未审核完毕的债权人,其金额以债务人财务账面记载的债权金额计算;单个债权人冲抵后剩余的债权金额,根据法院裁定批准的重整计划确定的清偿方案清偿;若单个债权人已确定债权金额按照前述规定不足以冲抵一台车时,该债权人须补足车辆差价。
大运汽车表示,此举旨在积极推进复工复产、实现持续经营,同时快速消化现有成品车库存,实现闲置资产最大化利用、并提升广告宣传效益及品牌知名度,从而最大限度保障债权人权益。
与此同时,大运汽车的部分生产线也已恢复。
据知情人士透露,春节后大运集团各地生产线恢复生产并销售。4月16日,成都大运汽车官方公众号发布《一如既往,初心不改——成都大运批量发车》视频,官宣恢复生产线。此外注意到,在4月15日广交会上,大运旗下的V9燃油车和N8V燃气车重卡产品也高调亮相。
重组工作持续推进,生产线也逐步恢复中,大运汽车的“重生”正加速到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