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车省油5年破万拖车费!没备胎的隐形花费你敢信?

近年来,我们身边开电动车的朋友是越来越多了,大家普遍觉得,电动车嘛,不用烧油,保养也简单,开个几年下来,肯定能省下一大笔钱。

这种想法听起来确实挺美好的,毕竟谁不想让自己的钱包鼓一点呢?

可现实情况,有时候却会给我们一个响亮的耳光。

电车省油5年破万拖车费!没备胎的隐形花费你敢信?-有驾

特别是当那个曾经在后备箱里占地方、看起来又笨又重的备用轮胎,从新车配置单上悄悄消失后,很多车主才慢慢发现,省钱的梦想,可能正在被一些意想不到的开销悄悄地吞噬。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这没备胎的电动车,到底是不是真的像宣传里说得那么省钱。

很多车主可能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在某个深夜或者节假日出行的路上,车子突然传来异响,下车一看,轮胎瘪了。

这时候,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是打开后备箱找备胎和工具,可一掀开盖板,里面空空如也,只有一个小小的补胎液和打气泵。

那一刻的无助和焦虑,恐怕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就像有位车主王先生,他的车五年里因为轮胎问题叫了六次拖车,光是拖车费就花了一万多块钱。

有一次在高速上,单次拖车费就高达1800元,比他换一条新轮胎的价格还贵出好几倍。

他当初买车时,销售人员信誓旦旦地告诉他,电动车保养能省一半的钱,可现在光是这几次拖车的花费,就足够一辆普通的燃油车加好几年的油了。

这笔账算下来,实在是让人心里堵得慌。

那么,车企为什么要拿掉备胎呢?

他们给出的理由听起来都特别有道理,也很有说服力。

首先,他们会说这是为了给车减重。

一个备胎加上一套更换工具,怎么也得有二三十公斤,拿掉这些重量,车子变轻了,跑起来自然就更省电,续航里程也能多一点。

电车省油5年破万拖车费!没备胎的隐形花费你敢信?-有驾

其次,他们会说这是为了优化空间。

原来放备胎的那个大坑填平了,后备箱就变得更规整、更大了,能多放几个行李箱,对家庭用户来说,这确实是个不小的吸引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他们会推出替代方案,告诉你现在科技进步了,有更高级的选择。

一种是“防爆胎”,学名叫“缺气保用轮胎”,意思是就算轮胎被扎了,没气了,也能靠着坚硬的胎壁,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再继续开上一段距离,足够你从容地找到修理厂。

另一种是提供一瓶补胎液,号称是“补胎神器”,操作简单,自己就能搞定。

这些说法听起来,好像确实是为消费者考虑,是一种技术的进步。

但等我们真正用起来,就会发现里面的问题可不少。

先说那个“防爆胎”,它的优点确实是没气了还能跑,但缺点也同样突出。

为了支撑车辆,它的胎壁做得非常硬,这就导致了乘坐舒适性急剧下降。

开着装了防爆胎的车,过个减速带或者路面不平的地方,感觉就像车子没有减震一样,颠得人发慌,坐在车里的人腰都快颠散架了。

而且,这种轮胎的价格也比普通轮胎贵上一大截,一条胎贵个七八百块钱是常事。

更让人没想到的是,这种轮胎在极端天气下也并非万无一失,就像前面提到的王先生,他的防爆胎就在零下低温的环境里直接被冻裂了,所谓的安全保障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再看那个补胎液,它更像是个“安慰剂”。

它只能处理胎面上被钉子扎出的小洞,如果轮胎侧面被马路牙子划开一个口子,那它就一点用都没有了。

电车省油5年破万拖车费!没备胎的隐形花费你敢信?-有驾

而且在咱们国家北方地区,冬天温度很低,这瓶液体放在后备箱里,很有可能会被冻住,真到需要用的时候,可能连瓶盖都打不开,更别提把它注入轮胎了。

至于车企承诺的免费道路救援服务,里面的“猫腻”就更多了。

很多车主事后才发现,那个免费条款的合同里,用一行很小的字写着“高速公路、高架桥等路段不适用”。

可想而知,最需要救援的地方,恰恰就是这些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高速公路上。

结果就是,超过七成的车主在最需要帮助的时候,还是得自己掏腰包,叫价格昂贵的商业拖车。

车企宣传说取消备胎是为了让车主用车更“优雅”,可想象一下,在寒风凛冽的高速应急车道上,焦急地等待几个小时的拖车,这个画面无论如何也和“优雅”两个字联系不起来。

如果说轮胎问题对于所有车主来说都是个麻烦,那么对于电动车车主来说,这个麻烦的程度还要再乘以二。

德国一家非常权威的汽车机构做过详细的统计,数据显示,电动车的轮胎故障率要比同级别的燃油车高出44%之多。

这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也很残酷。

首先就是车重,电动车为了保证续航,都装载了巨大而沉重的电池包,这使得它们的体重普遍比同级别的油车重了百分之二三十。

这么大的重量,全都压在四条轮胎上,轮胎的磨损速度自然会大大加快。

这就好比一个体重200斤的人和一个100斤的人穿同样的鞋子跑步,肯定是体重重的人鞋子磨损得更快。

其次是动力输出方式。

电车省油5年破万拖车费!没备胎的隐形花费你敢信?-有驾

开过电动车的人都知道,它的提速非常快,电门一踩下去,强大的动力瞬间就爆发出来,那种推背感非常刺激。

但这种“简单粗暴”的动力输出,对轮胎来说却是一种折磨。

每次急加速,轮胎都会在地面上发生剧烈的滑动和摩擦,日积月累下来,轮胎的寿命就会明显缩短。

所以我们看到,很多电动车开个三四万公里就需要换轮胎了,而燃油车通常能跑到六七万公里以上。

再加上一些电动车为了追求性能,会使用一些特制的、带有自修复功能的轮胎,这种轮胎一旦破损严重,通常是不能修补的,只能整个换掉,维修成本一下子就上去了。

有位北京的老师傅就自己算过一笔账,他的电动车开了10万公里,换了3次轮胎,比他以前开的油车多花掉了五千多块钱,这笔钱,基本上把他开电车省下来的保养费全都抵消掉了。

所以,当我们再听到有人宣传“开电动车十年能省下八万块”的时候,一定要保持清醒。

因为他们往往只计算了油费和电费的差价,却选择性地忽略了许多隐藏的成本。

比如,同价位的车,电动车的保险费每年就要贵上一两千块,因为那块电池实在太金贵,保险公司承担的风险更高。

再比如,电动车的保值率也是一个大问题。

一辆开了五年的燃油车,可能还能卖出原价的百分之十五,但同年份的电动车,很多二手车商可能看都不看就直接拒收了,他们会担心电池的健康状况和未知的维修风险。

说到底,取消备胎这件事,本质上是汽车厂家的一种成本转移手段。

他们省下了一个备胎和一套工具的成本,看似是技术进步,实际上却把爆胎后的时间成本、高昂的救援费用以及更快的轮胎消耗这些代价,都转嫁到了我们普通消费者的头上。

下次再有销售人员跟你吹嘘“减配是为了你好,是为了给你省钱”的时候,你不妨拿出手机,帮他算一笔账:把多出来的拖车费、更贵的轮胎钱、更高的保险费都加在一起,看看五年下来到底多花了多少钱。

当我们在寒风中等待那辆迟迟不来的拖车时,或许才会真正明白,真正的奢侈品,不是车里那套真皮座椅或者那个超大屏幕,而是后备箱里那个曾经被我们嫌弃、落满灰尘的备用轮胎。

它虽然沉默,却能在最关键的时刻,给予我们最实在的安全感和从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