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过没有,买车到底买的是什么?是“面儿”,是技术,还是看这车自带啥“新鲜感”?枭龙MAX这回又整出个新花样,在成都车展直接端上所谓“东来紫”新配色,厂家宣传得可热乎了,什么研发周期拉长、成本翻倍、八层漆、鸵鸟毛除尘——你是买车买菜还是买艺术品了?
其实大家心里都有数,降价、搞点噱头配色、喊“限时优惠”,这一套套路已经用得不新鲜了。咱们自己掏钱办大事的时候,真会有人因为新配色就冲到4S店奔着买车去吗?你要是恨不得鄙视邻居,“看看我的紫,这可是成本涨三倍的东来紫”,那咋说呢,买车不就是为了能自信一点,还得舒坦。你要是只图个色儿,那不如直接买个模型车搁家里欣赏。
但换个角度,咱又得琢磨,为啥现在这车厂开始在颜色上这么“下血本”?说到底还是销量撑不住了。你看五月刚上市那阵儿,枭龙MAX还是新鲜玩意,八千多台卖得挺唬人。结果第二个月就掉到六千多,第三个月直接跌到四千出头。这个速度,比电梯下楼都快。长城你说看到自己家新车一个月掉个三分之一,能不慌吗?所以这时候再不自救,难道等着大家都跑去直接买隔壁比亚迪去?
那问题来了,光靠新配色和优惠真能让销量止跌吗?产品升级的方式,有多少是真的“为用户着想”,有多少其实是“营销部门着急”?
我仔细看了下枭龙MAX现在的“本事”。客观说,它的最大卖点还是那套Hi4混动四驱系统。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十万出头能买个插电混动的真四驱SUV,国内也就它能办到。以前你要是手里有个十来万,后驱、四驱、还混动,这感觉只能想想。而这套技术一上来,动力够用,6.8秒零百,新手开着都能“欺负”点小轿车。遇上雨雪天,电控四驱的安全,真是肉眼可见。北方人知道,下雪还是开四驱稳当,听谁的都不如自己放心。
但车好不好,还得看长远。就像人有优点也有缺点,枭龙MAX其他方面前面夸得多少,后面吐槽得也不少。你翻翻车友论坛,那内饰说的可是明明白白:塑料感重,坐进去一把大车弄得跟小板凳似的,后排座椅又短又矮,让你“空有一身腱子肉,坐感却像收破烂”。再加上发动机噪音大,馈电跑高速时候,像个喝了五罐红牛嗓子喊话。底盘调校呢,偏硬,过个坑过坎你能立马醒神,还得自己跟减速带较劲。甚至那喇叭都要自己掏钱换——你说这钱掏得冤不冤?
有时候我在想,车企为什么总喜欢在外观上下功夫,而不是先把内饰、隔音、细节做扎实?难道真的觉得大家买车就图个面子,或者说只看皮不看骨?其实很多用户买车不只是为了“看起来牛”,用起来让人舒服才是长久的事。不然你就算买个黄金涂层,开着不爽还不如每天打车。
说回“东来紫”。厂家自己承认,这个颜色成本翻了三倍,全工艺研发周期也拉长了不少。但想想之前有多少经典配色能救了销量?你可以回顾一下汽车圈的历史,光靠新颜色真能救得了全败的市场?
你要是开个枭龙MAX,好朋友够懂车,他会问你:这车最厉害的是啥?你还能掰着指头讲电四驱、混动安全、空间大。但要是真让人上车坐两分钟,那塑料内饰、硬邦邦的底盘,还有倒霉的喇叭声……谁都能“秒变毒舌”,再给你个东来紫颜值加成能值几个钱?
这就像你买个手机,处理器强不强是基础,可天天用着卡、外壳塑料感十足、音质烂,谁还能甘心天天用?
很多时候,大家买车看的是“长期使用体验”。那你说厂家现在连送颜色都免费,是不是在挤最后一滴牙膏?如果这套技术能让用户妥协,那背后的意思很明显:厂家赌的是大家对四驱“刚需”的那份执着。
那干脆你问问自己,是不是一定要四驱?是不是能忍受那些内饰和隔音上的短板?如果答案是“能”,那这个暂时跌倒的销量也许有救。如果你就是想家用、图开着安静、舒服,那还是多个心眼,别被新颜色晃了眼。
其实现在的车市,大家都明白,一款车要真能长红,得有底层优势,而不是靠外观噱头。比如同级的比亚迪唐懂得在配置、用料上下功夫,很多新品牌干脆在内饰体验搞创新。而枭龙MAX拼的是技术,但其他方面补不上,丢分也扎实。
你再想想,为啥很多用户退而求其次,甘愿多花几千买合资、甚至更贵一点的国产?归根结底是,体验才是一切的入口,脸面和性能只是次要。
所以枭龙MAX这回玩配色优惠免费送,说到底还是在对消费者说:“你愿意为了技术差点意思的舒适体验买单吗?”厂家自信是好事,但玩儿老套路,对手都不傻。汽车圈内卷到这个份儿上,根本不是“东来紫”这种面子牌能长期见效。月底销量再跌,下个月你能不能指望送金色、送翡翠绿,消费者会买账么?
归根到底,买车还是要看你自己对刚需底线的定义。假如你住在北方,每年出门就得跟冰雪斗争,四驱安全感是刚需,那枭龙MAX值得考虑。但假如你每天只是上下班、逛超市、偶尔带娃出门,那内饰质感、舒适性、噪音这些问题才是你永久的“痛点”。厂家拼了命送你“东来紫”,还不如扎扎实实在用料和隔音上下点功夫。
这场“颜色自救”到底能撑多久?厂家这么玩,有可能短期内拉上一些销量,毕竟新鲜感总是有,但更关键的是车本身是不是能让用户真正满意。你看看头部品牌做用户口碑,搞售后、提升细节,不都是朝着让大家用得舒坦、花得甘心努力?
最后也想问问大家,你有没有被一个新配色吸引去买车?还是说你宁愿多加点钱,买个坐着舒服、开着安静、隔音好的同款车型?价格、技术、颜值、舒适性,这堆选择里,你愿意因为什么妥协?
楼下评论区,不妨讲讲你们自己的标准,让那些还在犹豫的新司机们少踩个坑。也让厂家们明白,消费者早就不是“只看新花样”的小白了。你说是吧?
本文以传递社会正能量为核心,若存在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联系我方进行修正或删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