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告的所有内容,请于公众『市场分析报告』阅读原文
《新能源+智能化+出海三大主线,梳理2025年汽车产业链的龙头公司》
自2020年以来,汽车行业进入新一轮景气周期。2025年上半年,国内乘用车销量持续攀升,以旧换新政策有效带动终端需求。根据中汽协数据,2025年1-6月国内乘用车批发销量累计达到1352.6万辆,同比增长12.9%;零售端上牌量达到1055.3万辆,同比增长9.0%。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销量达到653.2万辆,同比大增39%,渗透率达48.3%,上牌端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超过50%。自主品牌乘用车销售量927万辆,市占率提升至68.5%,合资品牌空间进一步被压缩,德系、日系、美系份额分别下滑。
车企终端折扣率创近十年新高,5月均值达到16.7%,受以旧换新补贴拉动,市场成交均价降至15.7万元,同比下滑6%。渠道库存温和增加,1-6月累计增加39.6万辆,行业库存结构保持健康。出口方面,2025年1-6月乘用车出口总量达到257.7万辆,同比增长10.2%,其中新能源乘用车出口累计达到100.9万辆,同比增长70.9%。非洲、阿联酋、哈萨克斯坦等新兴市场成为增量主力,阿联酋单一市场出口增量达4.3万辆,增速近40%。中国品牌在非洲、南美洲等地市占率加速提升。
行业竞争焦点集中在新能源与智能化。2024年全年,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1228万辆,同比增长36.4%,渗透率提升至44.6%。纯电车型竞争加剧,龙头格局有所分散,比亚迪、特斯拉等企业依托成熟三电产业链巩固优势。比亚迪推出DM-i 5.0混动平台,将馈电油耗降至2.9L/100km,销量突破50万辆。吉利汽车2024年发布EM-i混动系统,发动机热效率达46.5%,与比亚迪新平台性能差距进一步缩小,综合续航超2000km。
智能化加速推进,智能驾驶成为差异化核心。比亚迪、理想、小鹏等自主品牌不断升级智能驾驶架构,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明显。2025年4月,L2+级智能驾驶渗透率环比持续提升。华为ADS系统成为产业内技术标杆,合作车企布局扩展。高阶智能驾驶推动激光雷达、AI芯片、线控底盘等核心零部件需求。理想汽车全系标配激光雷达,华为大幅提升车端传感器密度。零部件龙头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星宇股份、伯特利等在智能化赛道加速扩张,电连技术、高端连接器、域控制器等赛道受关注。
出海业务快速崛起。比亚迪成为2024年欧洲杯官方合作伙伴,海外门店网络覆盖英国、德国、意大利、巴西、土耳其等市场。2025年Q1新车型在海外持续放量,海外产能加速布局。国内主流车企的海外工厂密集投产,带动核心产业链环节配套走向全球。新能源车出口份额持续提升,中国汽车出海能力显著增强。
商用车板块受益政策支持,重卡、客车批发与上牌双双回暖。2025年1-5月重卡批发销量同比增长2%,5月单月同比增长13.6%;电动重卡上牌同比大幅增长近2倍。客车板块内需逐步释放,出口保持稳定增长。龙头公司宇通客车、潍柴动力、中国重汽等盈利能力和分红水平提升,估值水平具备安全边际。
政策持续催化下,产业链各环节活跃度提升。补贴、购置税减免等政策延续,新能源车消费持续向好。2025年5月,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拉动终端需求。行业预期2025年全年乘用车销量有望达到2938万辆,同比增长6.6%。
行业推荐方向明确:
1:电动智能化领军车企,包括吉利汽车、比亚迪、上汽集团、小鹏汽车、理想汽车、赛力斯;
2:零部件领域,聚焦智能化全球化方向,如电连技术、拓普集团、新泉股份、星宇股份、伯特利;
3:商用车高分红低估值标的,代表有宇通客车、潍柴动力、中国重汽。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