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十月一到,各地的电动车主就有点坐不住了。你以为骑一辆小电驴穿街走巷就能自由自在?这下得悠着点了。山东、甘肃、河北、贵州这些省份陆续上线电动车路面大整治,查得那叫一个严格,不光有交警蹲点,连无人机、探头都安排上了。感觉下雨天都能被查,不戴头盔别想混过去。这阵仗,对于天天依赖电动车代步的上班族、送餐小哥和买菜大妈来说,真就是“风吹草动都得警醒”。
别以为只是吓唬人,政策已经摆在桌面上,查的内容清清楚楚,谁都逃不掉。头盔戴没戴、是不是一个拖俩、乱闯红灯、逆行……光是这些基本的,估计大半小区门口每天要拦一批下班着急回家的主。最尴尬的是,以前还有“第一次不戴头盔不罚款”的宽容,现在一些地方可没这个温情了。首违就罚,重犯再加码,山东不少市头盔罚款直接明码标价,20块起步,50块上限。这头盔一看就是“新国标”落地的首要标志,大街小巷都飘着“铁头娃”。
除了穿戴上的规矩,载人也越来越要求严格。以前俩娃挤一个电瓶车后座家长心里没啥负担,现在各地年纪限定都在飙升,北京、福建直接把载人年龄上限拉到了16岁。谁家小朋友没到岁数还想混个顺风车?碰上检查的交警,天真都要被收走半截。
不光这些还算“看得见”的问题,电动车的改装也成了重点关注对象。很多人为了跑得快、续航久、晚上跑得亮,把原装电瓶拿去换成大容量的,灯一开能闪到路对面。速度超过25公里每小时,感觉自己就是街头飙车党。可不好意思,现在一查到就算违规,罚款扣车风险都在眼前。三轮、四轮不合规的小电动车(老头乐)那更是处处受限,有的地方人家交警直接就停你下,连牌照都不给,没得商量。
无牌无证的问题也得注意。都说方便是硬道理,可有些城市骑电摩、三四轮更是要查驾照。路上无牌无证就被盯,查得密不透风。酒后骑行?小心罚款和扣车一起“请”你进来歇歇。有些城市连牌照都要新国标认证,谁要在某宝上买辆野路子的电动车,没证上不了牌,骑了也是自找麻烦。
说到底,现在路上最受冷落的,就是那些“国标外”产品。一些自行车厂商早年图省钱,车灯、电池啥的都跟不上标准。尤其网购的低价电动车,检测认证都没过关。外表看着光鲜,真想着上牌或跑快递?没戏。真遇到路面检查,对神仙都救不了。还有传说中的“老头乐”,速度慢像走路,可偏偏最容易被抓。一是没正规生产资质,二是牌照、驾照都没法办,碰上交警查得严,车子直接就扣了。
当然,电动车整治有时候也不是特别为难人。多数地方最在乎的还是公众安全。劝大家戴个头盔,规规矩矩走车道,红灯面前等一等,其实说白了就是“自保”。毕竟路上你永远不知道下一个转角会不会冒出来个拖着书包的学生或者遛弯的大爷。如果你还想着改装电池,妄图在城市里当夜行侠,现在一查起来全是怼到你脸上的罚单。对于绝大多数车主来说,想要不麻烦,只需要老老实实按照本地交管要求办事。
更有意思的是,商家现在也不敢随便乱卖了。改装车、无认证电动车都被查得严,谁敢卖谁吃罚单。售后服务也难做,光是电池认证就能让人头大。网购电动车更是风险和机遇并存,倒不是说不能买,但没合规的认证,到了登记上牌环节就是“一盆冷水端头上”。
说起来,电动车一路发展,其实也是跟着政策和标准走。刚开始谁都乐意骑个新车出门,现在管得越细,安全保障也就越多。这阵严格查处,老百姓确实有操心,但习惯了管理,慢就慢点,安全下来最靠谱。曾经的“自由驰骋”多少都得按规矩玩。有人无奈但也有认命,毕竟不是“我行我素”的时代了。
路上的规矩是越来越多,电动车其实也就没那么多花花肠子。别当马路边上的“野生动物”,头盔戴好好了,速度别太过分,载人别乱拉,夜里乱改灯光咱别学。你遵守了,不光自己安心,查车的交警也省了不少事。
整整查到年底,谁还抱侥幸心理,就得学会随时“过关”。现在全国那么多地方都开始“一刀切”严管,说白了,就是让大家都规范骑行。既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别人。没人愿意路上出事,那点惆怅和不爽忍一忍,很快也就习惯了。
说到最后,电动车不是洪水猛兽,管得紧也是为安全。骑车的自觉一点,没人找你麻烦;管得松一点,大家都头疼。现在这样,骑得舒服,走得安全。其中奥妙,也就一笑了之吧。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