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变天的时候,8月SUV零售榜出来了,你要说现在买车容易选吗?我觉得比春秋战国还乱。榜单一出来,先别管那些广告上怎么吹,得先问一句:为啥新能源车突然成了大佬,老牌燃油SUV怎么就变成“守擂的”,有些甚至一朝回到解放前?咱们说买SUV到底看什么?是冲着颜值、配置、价格,还是真心想当个“新能源车主”?这几年榜单一变又变,倒像是赶集换摊儿,头名一会这个、一会儿那个,市场的话语权到底在谁手里?
先说这次最火爆的几个车。ModelY又是老大,快四万辆,已经不是第一次了。你说特斯拉哪有那么牛?其实就是吃了“造势高地”这碗饭,老美把车用成了手机一样的快消品,国内一堆创业大佬还在那憋大招,特斯拉早就在马路上撒欢了。所以它霸榜,说到底,就是时间领跑的红利。不过,新能源里还有个新爆款——海狮06。海豹、海鸥玩明白后,隔壁比亚迪又掏了“海狮”,这名字起得像海洋馆办年票,花样多得眼花。海狮06直接把自己拍到亚军,2.5万辆,这真叫后来者居上。为啥?表面上是性价比,实际上是国产车“内卷”到了极致。你一万块能造出来,我八千给你砸出来,卷得用户都在旁边傻呵呵看热闹。
燃油老将还能撑多久?博越L熬得住压力,直接老三,这算是近几年少有的“坚挺燃油”。问界M8刚出大家还质疑,结果现在直接破两万,国产混动又杀了个回马枪。还有途观L、RAV4荣放,油车的“老大哥”。这些车共同点:家用靠谱、不太爱坏、售后还不烦心,很多40岁中年人买车时第一个想到的还是它们。可是你不得不承认,这波新能源浪潮一过来,它们“威风”就剩一半,说不定啥时候就坐冷板凳了。
最刺激的变数其实在新势力。小米刚刚交付首月的YU7,一万六千多辆,这数据说实话够狠的。米粉听雷总的话,买手机顺手把车也买了。这不是瞎说,谁家App装的最多,谁就能拉下这个订单。背后是不是“移动互联网捆绑套餐”,你细品,不是没道理。新能源新势力说白了,就是靠年轻用户开“盲盒”:不怕车新,就怕车不新,外观内饰跟打游戏一样能刷皮肤、OTA推送功能隔几天整新活。这一套下来,年轻人就愿意埋单。
榜单前十名里,你会发现新能源和燃油已经五五开了,后面再往下看就分外明显。什么哈弗大狗、本田CRV、锋兰达都能过一万辆,燃油守着底盘不动摇,可是理想L6、哈弗H6这种“年年爆款”却跌倒了,连前二十都不进,哈弗H6直接跌到“60名以外”,这要搁两年前简直天方夜谭。为啥?你得明白,车圈也讲更新迭代,咱买手机动辄一年一换,国内消费者买车,也开始不满足于“只要能开”了。油车该升级不升级、内卷不过新能源、政策又不给力,这批车就明显被边缘化了。从前只要便宜实用,如今要省钱还要有科技感、有面子、功能多,甚至还得“像手机一样天天升级”。
你要是上榜了,企业多开心啊,下榜或者掉队了,有时候比没出生还难受。前面说到理想L6,“曾经的销量王”,为啥现在风光不再?说穿了,一个字:被追上的快。理想原本凭借增程混动叫板“两头”,现在别人一拥而上,混动纯电一起来,理想优势没那么独特了。你不给力,人家怕啥?市场层层追赶,今天你领先,转眼就被拍死在沙滩上。
榜单再往后,你一细看,“老油条”们都过得挺惨。日产逍客、理想L7、哈弗H6、唐新能源、宝马X1这些,销量都在四千上下甚至更低了。四千是什么概念?可能只是某些国产新势力一个车型半个月的交付量。还有那些名气熟脸,奇骏、马自达CX5、瑞虎9卖起来也是“靠信仰”,真拼起市场早就扛不住了。消费升级的潮汐一来,把多年积攒的品牌效应拍得七零八落。
这届SUV市场到底*谁最牛*?新能源表面上看是大赢家,动辄“销量过万”,榜单BK还分三六九等,哪怕是强化版PHEV、“混合大礼包”,新用户会觉得没点电技术都不好意思出门。可问题就在于——这种火热能持续多久?会不会将来又有新“变量”把市场洗一遍?咱们说到底,是技术进步决定用户选择,还是用户偏好倒逼市场创新?买车会追流行,但也得看钱包,新能源车供电、补能不方便,政策一掉队立马见分晓。南方充电好使,北方一到冬天掉链子,这些现实问题从来没被根治。
再说很多热度车型都想搞“精品路线”,比设计、比配置,互相卷得头破血流。以前油车只负责稳妥、耐用,现在新势力恨不得每个季度告诉你,车又变“智能”了。智能啥意思?说到底,不还是跟手机抢地盘?UWB钥匙、毫米波雷达、语音助手、车机导航,功能越加越多,可你发现身边真实用户其实用的少,大部分还是老三样:“能开、好停、空间大”。你稍微问问,有人真用自己家车的奇奇怪怪智能功能吗?这不是做面子,属于“买家秀与卖家秀的落差”。
还有人关心,榜单上的“爆款”能火多久?说实话,爆款车生命力越来越短,手机这个品类就有经验,车圈也不能免俗。大家都卷新能源、卷智能、卷性价比,新魅力不断被消耗,明年此时爆款可能又轮到别人。买车这事,既像买彩票,也像看综艺——上一季冠军下一年可能早就被淘汰。
再说说净利润。新能源车看着热闹,实际上不少车企正亏本赚吆喝,前几年图个数据亮眼,现在一看现金流,扛不住的加速退场。今年会有新一波洗牌,能把资金链搞明白的企业才能留下,好看销量、比拼智能只是表面,最后还是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技术这一枪,配合市场这一炮,谁跑慢谁出局。
总结下来,8月SUV零售榜像极了一场“活捉变局”的现实秀。新能源开始狂奔,油车还没完全认输,而新势力的冲锋已经杀红了眼。买SUV的你,是图个新鲜还是安心?是看数据还是信品牌?未来会不会有更便宜、续航更长、补能更快的车随时“掀桌”?我觉得折腾来折腾去,不管车厂怎么拼,这场硬仗迟早要见出真章。别光看销量高低,关键还得看谁能咬紧牙关坚持下去,给用户“掏心挖肺”地服务到底。大市场大洗牌,不爆款的活法才是王道。下一个“山雨欲来风满楼”的9月,谁还能稳坐钓鱼台?我真想坐等看一出好戏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