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马城际铁路,听着名字好像只是连接巢湖和马鞍山的一条线,其实它的来头可不小。它是国家 “八纵八横” 高铁网里沪汉蓉通道的重要一环,就像长三角这张大拼图里关键的一块。安徽的 “十四五” 铁路规划里把它当重点,江苏那边的宁马城际也和它接得紧紧的,两省手拉手搞建设,这格局可不一般。
说点实在的数字吧。这条铁路正线长 61.13 公里,还有 11.73 公里的联络线,加起来快 73 公里了。花 245.93 亿,用 48 个月建成,平均下来一天要砸进去一千多万。更厉害的是,72.1% 的路段都是桥梁或者隧道,也就是说,差不多每走 100 米,就有 72 米是架在桥上或者穿在隧道里的,这建设难度可想而知。
要说这工程里的大家伙,马鞍山长江公铁大桥绝对算一个。它是世界上最大跨度的三塔斜拉桥,站在江边看,就像三条钢铁巨臂撑着桥面横跨长江,那气势,光想想就觉得震撼。还有清溪河特大桥,1640.889 米的刚构梁,一节节拼起来,就像搭积木一样,但这 “积木” 可是用钢铁做的。就在今年 6 月 15 日,铺轨基地已经启动了,离通车又近了一步。
这条铁路可不只是能跑火车简单。郑蒲港站预留了滁马城际的接口,巢湖枢纽也给庐马城际留了位置。以后说不定从滁州过来,或者想去庐江,都能在这里无缝换乘。想想看,以后在长三角城市群里转,可能一小时内就能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多方便。
350 公里的设计时速,这意味着什么?以前从巢湖到南京可能要两三个小时,以后说不定半小时就到了。对于含山县这些地方的人来说,更是天大的好消息。就拿菜农来说,以前早上摘的新鲜蔬菜,运到南京菜市场可能得折腾好几个小时,现在高铁快,运输时间短了,成本肯定能降不少,菜农能多赚钱,我们也能吃到更新鲜的菜,这不就是双赢吗?
旅游方面更不用愁了。马鞍山的采石矶景区,以前因为交通不太方便,好多人想去却嫌麻烦。等铁路通了,从南京过来可能也就十几二十分钟,周末来个短途游,说走就走。到时候景区游客肯定会多起来,周边的农家乐、小商店生意也能跟着火起来。而且,这条铁路还能把先进制造园区和合肥的科创带连起来,大家互相学习、合作,发展肯定更快。
南京和合肥就像两个大引擎,巢马城际铁路就像一根传动轴,把它们连在一起,形成一个 “哑铃型” 的经济模型。两个城市的优势能更好地发挥出来,资源也能更合理地分配。长江经济带也能因为这条铁路,多一个新的支点,以后航运和铁路运输说不定能配合得更默契,又快又环保。
更让人期待的是,铁路还预留了 5G 智能调度接口,以后说不定能实现全自动调度,又精准又高效。还有碳足迹监测系统,走的每一步都能算清楚碳排放,响应国家的双碳战略,这理念够先进吧。
回顾一下建设历程,今年 1 月 16 日,长江大桥公路接线工程打下了第一根桩;4 月 17 日,世界最大的三塔斜拉桥合龙了;5 月 14 日,清溪河特大桥的刚构梁也合龙了;6 月 15 日,铺轨基地启动。一步一个脚印,这条钢铁巨龙正在慢慢成形。
巢马城际铁路的建设,投入不小,难度也大,但带来的好处也是实实在在的。它不仅能让我们出行更方便,还能带动经济发展,让长三角的联系更紧密。等到通车那天,你最想坐着它去做什么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