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2025年电动车驾照新规落地,费用刚松动,一地车友群炸锅
“你听说没,隔壁老贾二娃上周考了电动轻摩驾照,花了才一百一,连培训都没报,自己刷题过了。”小区门口那家看摊大姐跟我嘀咕,说这事最近在咱们这微信群挺热闹。确实,电动车越来越不好糊弄,政府管起来,考驾照也不像头些年一个身份证就能骑着到处窜了。新规2025年八月就要实施,每种电动车都分明了——连费用都比原来低不少。弄得楼下几个开三轮的小老板天天研究,哪个证适合他们拉货跑生意……
说到这证,有人专门琢磨过——电动自行车那种速度慢、不多说,压根儿没规定要证,这一条挺宽松。不过群里胡总上次买了个带鸡毛掸子的“越野电动购”,还问过社区民警,民警说只要不超速,带脚踏,车重没离谱,就还归在非机动车那档里。但要记得戴头盔,标准是啥“GB811-2022”,不过搞不懂这码,大部分估计只认硬壳,亮骚带反光贴的头盔。
另一种,轻便摩托都叫“电轻摩”了,速度比自行车快,奔着50码走。这种可不能光拿身份证了,要考F证才行。去年老杨手一抖买了个能跑高速的小电摩,刚骑几天派出所就找上门,问有没有证。他急得围着院子转,说“我还没见过这种考试,听说多大岁数都能报?”查了下,原来十八岁以上就能考,没天花板,体检过了就给机会。群里有个人五十多,说自己一个月前在市里自考的,花了一百出头,体检花了点儿,其他就刷题过了。
普通二轮的,再往高处走,时速能顶到60甚至更狠——这个要E证。师傅们话糙理不糙:“你要是真敢骑这种,做好考验身体。”群友吕哥上个月去试,科目二差点挂在桩考单边桥,说不比汽车简单。费用也水涨船高,最省一百八,里头还得考场技能,很多人就是因为这关耽误不少。
三轮那种,最宽泛也最能干活,用于拉货居多。有老大爷养家糊口靠这电三轮,考D证才合规,而且D证连两轮都能上,上下班送快递拉建材都不怕查。记得去年村头开场子的大妈还感慨,D证贵点但能多种电车通吃。
谈到考试这个事,市里交警朋友说最新是最低价才一百一十,所有环节公示透明,不参加驾校能省一大截培训费。实在嫌自己不会,花点钱报个班,按人头收。考F证那种,就是俩理论,十块工本,加上体检。E证多加了场地考试,师傅嘴里说场地就是八字道、单边桥,还得注意平衡感。一些地方科目二和三分得明细,有地区怪僻:去年有人去县里考,场地就是村外水泥地画个圈,人少时甚至直接叫你上真路转一圈。
等考过了,证一般一周左右能发,快递到。有人碰到临时延误——比如遇大假期、某考试点机器故障等等,本地师傅有口头禅:“慢慢等,不急,证都在路上。”顺带说一下,旧式驾证跟新证式样也有点区别,有些地方发塑料薄卡,有的是纸质,怕丢。
顺便碎嘴一句,电动车养护不少学问。群里调侃:有个人买了带ABS防抱死的高端电摩,开着下雨天特安稳,花的比一般车高,但关键碰到维修时竟没配件,这玩意儿新标准只字未提。有人小道消息说以后连转向灯自动复位都要强制,但目前大伙儿还觉得鸡肋。
老赵去年冬天在板桥路撞了个狗,报警时交警第一件事就是查驾照类型,幸好有D证,事小。还有一次,邻居蓉姐带娃去市区玩,用的是老式电自,不戴头盔被抓拍,罚了五十,说新头盔规定越来越严,不仅要合格还要穿反光背心。坊间误传过电自不用戴头盔,这其实是废话。新规倒没提头盔颜色,但据说以后夜间行车,警察查得严。
关于考试内容,群里有考过的细碎抱怨:科目一题库更新太快,去年刷的今年不认,科目四考文明驾驶,有一道题竟问“遇老人横穿斑马线该怎么办”,好多人挂第一个,师傅笑说这题是“送命题”,但实际沿途要慢下来带点礼貌,别以为考试能蒙混过关。
稀奇事还真多。前几年有人买了四驱电三轮加装车棚,被人举报是非法改装,证不认,保险不赔。那时候,交警一句话,车要拆下,证直接撤了。后来新规更细,一只三轮能加装加热座椅、智能遥控,但像大梁切割、电池串改之类,考试时一眼就能发现,没证照别想上路。
二手市场最近也起波纹。老李准备卖掉自家两年前买的无证电摩,结果买家只愿意接D证合规的车型,价砍得闹心。听说有些偏远地区现在还认旧证或“乡村通用”,但新规过半年就全作废,谁想干黑活就得提心吊胆。
昨天黄昏,楼下小卖部几个电三轮车主聚在一起聊新考试,有个外地司机教窍门,说体检最好选医院窗口操作快、拍照提前约好,能省一顿脚力。“现在考证跟买馒头”,“便宜得很,就是题多点。”还有个师傅说:“别瞎琢磨作弊了,电子化的,摄像头瞅着你,不敢造假。”
等坐下来环望,这些新规就像一道分水岭。旧式骑行那套越来越难混日子。谁家要换电动车,还真得盯着证种拿下,不然周一被交警拦惨。楼里最近流行分享考证刷题app,据说市面上最新的能自定义模拟路况,还能融合本地方言……不过最多还是“互帮互助”,谁先考出来,群里就跟发红包似的,一阵欢迎。
有个群友最后说,考证容易,合规难,有了证还得时刻盯着新文件,有些事维修站才懂。昨天有人考D证,完事急着去批发市场,说拿到手第一件事是贴上反光条,后备箱里塞俩雨衣,毕竟谁也不知道明儿个查啥新玩意。
信源:门口摊主、车友微信群、郊区交警队里的小赵、板桥路“修三轮老李”、电动车技术QQ群,以及去年冲着考试省钱忙到半夜的牛大姐,都各有片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