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斌公布全新ES8价格,蔚来正式上市售价从40.68万元起,租电版本29.88万元起,9月21日开始交付迎来新一轮竞争潮。
就这么一句,没掉点眼泪啊。想起前段时间我和个朋友聊,说到蔚来这个品牌,他摆摆手:感觉就是个豪华里偏偏要做年轻人的品牌,但价格动不动就四五十万,那还不如去买个BBA。他还直呼:蔚来也太会玩了,边卖豪华边拉年轻,真会折腾。我心里笑:这不是折腾,是市场告诉他们,不能光靠口头豪华撑起底子,要硬核实力才行。
其实斌哥真听劝。老款ES8的槽点能改都改了——续航拉长了,QC的质量似乎改善了点,内饰也变得更懂调茬儿了。价格还这么给力,杀疯了。这次起步价40+,和我那去年试驾的剩余半年,还是能一下子拉开差距的。你要说,现在真能塞进去一堆人,也算是豪华SUV讲究空间社交距离的典范:后排人端起吧台,前排搭着肩膀,就像俩老友在咖啡馆聊人生。
此刻我脑袋突然冒出个疑问,纯电大三排时代真要来了?没细想过,但还是敢打个赌:豪华品牌七座霸主根本跑不掉,除了特例。你试探性问过门口的销售,这次新款的续航提升多少?他听了也只是笑,估算一下,官方标称的续航能到550公里左右(估算/样本少)。我心里嘀咕:和传统的氢燃料或PHEV比,纯电的确撑起了家庭商务的想象空间。
比起之前的那一台老款,我感觉新款变得更家用。但门口的销售俺还挤过一轮,心里盘算:他嘴里说有信心,但私底下绝对也明白,市场竞争多么激烈。现在车企在供应链拼命抢料,外部的原料成本都估算/体感涨了20%左右,我猜,比原来涨的都多,说不定下一款车卖价还要再调。
我们来比比:同级的奥迪Q7、奔驰GLS,里面每个空间都宽了点,还配得上豪华的标签,但价格都在50万上下。这意味着,蔚来也不用全捆在豪华里,直奔家庭及社交,省着用:空间大,还能智能点火、载人载货。实际上我试了试那几块屏,感觉比上一代的更顺畅,切到不同功能没打架,启动快得很(自己心算平均响应时间不到0.3秒)。这和我曾经在供应链上琢磨的模组化设计有点扯上关系——就像拼积木,一个个能换的层级多了,体验自然更好。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明明说新车有五大升级,实际上有时候我觉得车的灵魂还在人上。车厂搞研发,像我平时装柜子,想让所有抽屉都便于用,但有都市车友说:其实我开车没你那么懂,买个会开的就行。可能,总得有人琢磨细节,就像我前阵在倒车雷达调试时,调到刚好让车感应反应灵敏,又不误判:要不要加个气味提醒?(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里放着去年试驾那次,车内灯光微弱,我还拍了个灯光打到天窗边缘的细节:光线渐变,感觉很沉静。但是真正最吸引我的是新车的科技座舱,尤其那块大屏幕,非常顺滑,没有那种卡顿感——大概用生活比喻就是,像你用手机时,不卡顿的体验才开心。
说到这我又想起个问题:你们觉得,豪华品牌,所谓豪华的定义会不会一直变?不光只是金钱买豪华,有些人更看重感受。我记得朋友说,开着车,上车就像坐在自己家里。现在豪华不就是玩场景定制么,车内的隔音其实还可以模拟不同环境,挡不住我在后排拼命发消息的那个超负荷。这个,或许也是真正科技感的体现吧。
临场折腾点:你会不会觉得,有些升级其实没必要追求极致?就像我知道,有些中国造的配置,效果和贵牌的还差点火候,但你还愿不愿意花钱买那份自主性。我到现在还没真正弄明白,豪华是不是越来越偏向个性化了?对我而言,一台车一成不变不是特别可贵,能让你觉得是为你定制的,倒是真的香。
(这段我只说了个表面,其实隐藏了个疑问——是不是所有所谓的豪华都在变味?)
想起一个老朋友兄弟的不靠谱的建议:买个大五座的家庭SUV,别折腾那些附加配置,自己DIY车内细节、不香吗?但显然,这种自己玩的味道,和商用、家庭的平衡感不同。
事情还得看,车市场真是个人气舞台。下一次,我是不是也该试试那种社交车辆,不光拼空间,还讲究内在的细节。就像我以前拆汽车的拆修工,不管什么品牌,最关键都在心思。你说,小心点的细节是不是会让整车自带人情味?我不知道,只觉得,未来的豪华可能更多是感受而非实用。
或者你觉得:我这想法,有点天马行空?但我是真的想知道,豪华变了,从堆金积玉到扮演空间中的社交场——这背后,有没有一场新的游戏规则在不声不响变化?只要那张座位图还能靠得住,其他的,谁知道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