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要求剔除中国零件,2年内全面替换,马斯克这刀砍向了谁?

一、突发:特斯拉突然“对供应链动刀”,中国零部件被点名替换

11月15日,一则足以让汽车圈都炸开锅的消息,瞬间登上了欧美供应链圈的热点榜单。

特斯拉正式通知多家供应商:未来在美生产的车型,将全面停止使用中国零件,预计在一到两年内完成全部替换。

这不是“提议”,也不是“商量”,而是“非得”。

特斯拉要求剔除中国零件,2年内全面替换,马斯克这刀砍向了谁?-有驾

更刺激的是,这条消息几乎无缝衔接通用汽车前两天开的那张“逐客令”:

通用向全世界数千家供应商发出指令:到2027年前,所有零件都得“去中化”,绝不能有例外。

汽车圈直接傻眼:

上海工厂帮你省了一大笔成本,扔掉就扔?美国那些老板怎么那么疯狂?马斯克是不是吃错药了?

可是冷静下来的人很快就明白了:马斯克并不是疯了,而是被迫走上了这条路。

这次的特斯拉断链,不是出于商业策略,也算不上为了节省成本,而是因为华盛顿一拍桌子之后引发的一连串反应。

这次供应链的大调整,看起来像是对中国下手,其实流血的,还是特斯拉自己。

二、为什么说“这笔账,特斯拉怎么看怎么亏”?

得搞清楚,特斯拉最挣钱、效率最高、供应链最完整的工厂在哪儿?

就是上海的那个超级工厂呀。

特斯拉要求剔除中国零件,2年内全面替换,马斯克这刀砍向了谁?-有驾

这座工厂创造了全球制造业难以复制的奇迹:

可以这么说,特斯拉的成本能做到世界最低,主要还得归功于背后那个庞大的中国供应链帝国在支撑着。

如今,马斯克打算把这些既高品质,又低价,还能准时交货的零件,全都换掉。

这相当于:

直接把引擎拆下来,又把轮胎拆掉,然后开车冲上高速。

明明知道是陷阱还偏要跃过去,原因其实很简单,马斯克心里明白“替代中国供应链”背后的代价有多大。

特斯拉要求剔除中国零件,2年内全面替换,马斯克这刀砍向了谁?-有驾

美国供应商协会都说了:根本找不到能替的

通用下命令那天,美国汽车供应商协会主席直接说:

我们当然不是不愿意帮忙,实在是没人能够帮上忙。

他不是夸张。因为在这些行业,中国已经是全供应链生态级别的存在:

不是说只有一两个配件靠着中国,而是整个产业链的关键核心都掌握在中国手中。

你要强替?就是:

影响供应商,波及整车厂,最终伤害到消费者,导致整个行业生态受到冲击。

所以吧,特斯拉这招,按商业逻辑来看,根本说不过去。

除非说这完全不符合常理,否则这就不是按正常商业逻辑办的。

三、核心真相:这不是马斯克想砍,是“政治”逼他砍

这里必须回答一个问题:

这阵子美国为何显得着急呢?又为啥突然要“去中化”供应链,搞得这么急躁?

特斯拉要求剔除中国零件,2年内全面替换,马斯克这刀砍向了谁?-有驾

原因只有一个:

特朗普加税,华盛顿施压,美国制造业慌了

特朗普重新上台后,给中国商品加到“堪称疯狂”的关税:

马斯克也清楚,靠政策吃饭的企业不能随意站队。

他目前的身份是马斯克。

也就是说,他如今算是美国那些“战略级别企业大佬”中的一员。

他没有表明态度么?没有明确站在哪一边?还在大量采用中国的零件呗?

白宫完全可能对特斯拉下狠手:

马斯克真敢豪赌吗?恐怕没有那份胆量。

这就是特斯拉突然挥刀的本质:

其实不是在搞商业运作,更多是当作一种政治的保护伞。

这刀差点儿砍得不太漂亮,不过他非得这么干。等他把活儿做完了,还能继续插手美国军方的火箭、卫星和星链这些项目。

这是马斯克最不愿提,但大家心里都明白的秘密。

四、可问题来了:你砍得断中国供应链吗?其实根本砍不断

全球供应链就像一张错综复杂的蛛网,想割断可没那么简单。

比如说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墨西哥制造环节里出现的疏漏。

① 通用表面喊“去中国化”,背地里:

中国的零件经过墨西哥的组装,最终到达美国。

美国喊得最大声的那些车企,其实一直在玩“洗产地”的操作:

中国的零件运到墨西哥组装完毕,再贴上“墨西哥制造”的标签,这样一来就能免去高额关税,直奔美国市场。

这叫“转口贴牌”或“转运贴牌”,就是把东西先发到另一个国家,让他们帮忙贴个标签,然后再走向目标市场。

嘴上说着反对中国,可实际上,利润的来源全都依赖中国;嘴上表现得抗中,心里却还是掏钱给中国。

连供应链专家都戏称:

美国搞的所谓去中国化,实际上就是在去掉那个“中国”这个标签罢了。

换句话说:

就是说,中国的零件没有运到美国,主要是标签没有贴进去,并不是说产品本身不能运输。

② 印度、越南根本替不了中国

美国现在寄希望于所谓的“替代国”:

结果就是:

你以为靠着他们能帮中国,就像是想用煤气罐启动一辆电动车一样不靠谱。

这事儿不算技术难题,主要是体制上出问题。

中国的供应链优势可不是单纯的“便宜”这点,它更在于规模庞大、反应快、配套齐全、成熟度高,还包括一体化程度强以及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体系。

美国或许能分担一些环节,可就是无法完全取代整个生态系统。

所以你就会看到一个极其现实的局面:

讲真,特斯拉要推中化的理论虽然说得过去,但要真在行动上落实起来,可不是件容易事。

五、那么,特斯拉断链真实结局是什么?我告诉你三个必然发生的结果

第一:美国本土特斯拉车型一定涨价

因为:

特斯拉要求剔除中国零件,2年内全面替换,马斯克这刀砍向了谁?-有驾

简单一句话:

去中国化就是让消费者买单。

这就像美国制造业的“灭火器”,一边扑灭他们的政治担忧,一边却把老百姓的钱包给烧了。

第二:中国供应链不会死,反而会加速“全球化登陆”

你以为我不要你吗?其实有人是真心想要。

这几年中国汽车供应链出口暴增:

而且呢,最近中国供应商在欧洲和墨西哥开厂特别火,不靠美国,也能撑起半边天。

因此,特斯拉的去中化措施,反倒会推动中国供应链向更广泛的国际市场进一步延伸。

第三:美国汽车产业竞争力会继续下跌

事实已经发生:

美国自己也知道:

你可能不太喜欢中国供应链,可是得承认,它值得你尊重。毕竟,它曾经拯救过你的行业,也撑起了你的利润。

当你把它割断,就像是在断自己的生命线一样。

六、马斯克这刀,表面砍中国,实际上砍自己,还砍了整个美国工业

你仔细看整件事,会发现一条荒诞的逻辑链条:

这不算产业政策,这叫——

美式“保护费”

最吃亏的,还是美国自己这些企业。

特斯拉要求剔除中国零件,2年内全面替换,马斯克这刀砍向了谁?-有驾

你以为是在打压中国,其实是在伤害美国制造业的未来前途。

你觉得是在帮美国站岗?实际上却是在削弱美国汽车在国际舞台上的竞争实力。

你以为这是马斯克自己的决定?其实不过是政治高悬在他脖子上的那把刀压着他。

他现在没是在挑选什么,而是在被动地表达忠心罢了。

要是不说个明白,他恐怕就失去了继续吃军方饭的机会了。

七、真正的赢家和输家是谁?答案可能与你想的不一样

赢家一:日本、韩国、墨西哥供应链短期占便宜

不过,吃点小亏的也就三五年,毕竟他们毕竟顶不了中国整个体系的压力。

赢家二:中国供应链的全球布局

这次美国带来的压力,反倒促使中国企业加快了海外发展的步伐。

特斯拉要求剔除中国零件,2年内全面替换,马斯克这刀砍向了谁?-有驾

输家一:美国消费者

想买个便宜点的特斯拉?别做梦啦。

在美国,大家可能会花更高的钱,买到品质更差的东西。

输家二:美国本土车企

如果没有中国的供应链撑着,本来就不强的竞争力可就更不堪了。

输家三:马斯克

他的全球成本优势将大大缩水一半以上。

特斯拉要求剔除中国零件,2年内全面替换,马斯克这刀砍向了谁?-有驾

八、结语:这不是产业升级,是产业自损

所有人都看到这件事有多荒唐:

中国攀得挺快,美国却往后退了不少。

中国靠技术夺取先机,反倒是美国靠政治手段绑住产业。

马斯克这刀,看似砍的是中国,实际上砍的是:

特斯拉要求剔除中国零件,2年内全面替换,马斯克这刀砍向了谁?-有驾

换句话说:

美国打算坑中国,倒是自己第一个吃了亏。

你们觉得这次特斯拉断链,到底是谁在替谁买单呢?美国这条“去中国化”的路线,最后会不会反噬到自己?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

参考资料

#我的封神名场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