岚图梦想家频现故障车主直言品控令人担忧

“才一个月的新车,就能让我怀疑人生。”

电话那头的李先生,声音像加了辣椒油——热、冲,还带点呛人。

我原本以为是重庆人的惯性调侃,直到他开始念故障清单,我整个人从闲聊模式切到专业听证会:这不是小打小闹,这是品控直接翻车。

时间并不需要按顺序走回去,但我还是忍不住想起8月21日那个晒得人睁不开眼的下午,他花三十多万提了岚图梦想家纯电版。

朋友圈配文很有仪式感:“新生活,从此开始。”

照片里的漆面亮得可以照出旁边路人的表情。

点赞如潮,那时候谁都觉得,这是一段美好旅程的开端。

结果没过几周,这辆豪华新能源MPV就像中了邪,每天换着法子搞事情。

岚图梦想家频现故障车主直言品控令人担忧-有驾

第一波骚操作来自副驾驶座椅按摩功能——你刚打开,它立刻自己关掉,好像嫌弃你的手指温度不对。

售后给出的办法更玄乎:锁车、等一会儿再试,好似在安抚一只受惊的小动物。

这套心灵鸡汤毫无用处,最终查出来是控制模块坏了,更换之后暂时老实。

但这种“暂时”在汽车圈里,就是个定时炸弹。

果然到了9月21日,“剧情二部曲”来了,同样的问题跑去找主驾驶座椅,俩兄弟轮流罢工。

而且后排扶手屏幕也加入演出,不停自动重启,你坐在那里,看它闪Logo循环崩溃,那画风活脱脱就是街机厅投币失败的机器。

岚图梦想家频现故障车主直言品控令人担忧-有驾

一场隧道戏更离谱:仪表盘先来闪屏,再黑屏,然后残影乱飘,让人怀疑是不是有人偷偷把车辆系统改成恐怖片特效包。

这些毛病拼起来,不只是零件偷懒,而可能是一条生产线和检测流程集体走神。

如果是一台五六万元的小代步,有些人还能硬扛;但这是三十多万的大块头,是家庭旗舰车型啊,本该稳如老狗,现在却天天让主人猜今天哪块要抽风。

这种落差,比吃火锅突然发现鸳鸯锅漏水还尴尬。

记者帮忙曝光当天傍晚,品牌方动作倒挺快,说问题已解决或正在处理,包括换配件之类。

李先生承认效率提升明显,不过对于仪表盘频繁屏闪仍存阴影:“看看以后会不会再犯吧。”

岚图梦想家频现故障车主直言品控令人担忧-有驾

那语气,很像谈恋爱被劈腿一次后的复合期——嘴上说相信,其实鞋底随时准备转身离开。

这里不得不插一句“三包政策”的冷知识。

在中国,如果车辆60日内或3000公里以内发生严重安全性能故障,比如转向失效、刹车失灵、电池起火等,可以退换。

此外还有累计两次重大部件更换仍无法正常使用、同一质量问题修理超过四次,也符合退换条件。

从法律角度看,这类电子系统频繁出事如果影响行驶安全,是有机会踩线的。

但厂商通常倾向于通过维修消化危机,因为真要退货,不仅赔钱,还砸口碑,相当于双杀。

岚图梦想家频现故障车主直言品控令人担忧-有驾

所以很多消费者其实是在跟时间赛跑——看谁先耗尽耐心和资源。

有人可能觉得按摩功能算舒适配置,不至于大动干戈。

不过别忘了,新能源车高度集成,一个不起眼的小模块背后的线路,很可能与其他关键系统共享。

一旦设计环节出了bug,它拖下水的不只是体验,还有核心安全功能。

而且造车竞争激烈,新势力们为了赶发布窗口,经常压缩测试周期,把早期用户变相当作测试员。

有的人愿意参与所谓“共创”,可多数钱包并没有预算替别人试错。

岚图梦想家频现故障车主直言品控令人担忧-有驾

去年某造车新势力的新款SUV上市不到两个月,中控黑屏+辅助驾驶异常,多名用户爆料。

当时厂家急推OTA升级,以为技术救火成功,却后来发现更新只是绕过错误指令,并未彻底解决根因。

这种治标不治本,就像用胶布封住漏水管口,下雨天必滴答响。

所以李先生抱怨品控“不放心”,其实也是提醒行业:别拿付全款的人做实验,他们掏的钱不是研发基金的一部分。

站在普通消费者角度,这事最折磨的不光是进店次数,而是心理上的崩塌。

当初买新能源豪华MPV,看中的就是一家老小一起舒服又安心,如今却变成每天启动前都要默念祷告:“求今天一路平安”。

你敢保证自己遇到这样的情况还能笑着拍视频发朋友圈吗?

舆论介入推动售后响应速度这一点值得记下来。

在媒体曝光之前,他的问题卡在沟通链条没人催办;节目播出之后,当晚厂家就联系安排处理。

这说明公众监督有效,只不过普通用户没麦克风的时候怎么办?

难道每个人都要靠运气遇到一个善于发声的平台,否则只能默默接受反复返修的大礼包?

假设你的爱车刚满月就陷入这种左灯亮右灯灭的状态,你选继续修还是申请退?

成年人世界没有圣诞老人,有的是合同和政策撑腰。

而制造商面对这样的事故,要么证明自己稳,要么暴露软肋。

我甚至隐隐担心,下一个接到客服电话解释产品BUG的人,会不会正好就是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