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12到15万的纯电SUV市场,简直是“内卷”的重灾区,对吧?
咱们老百姓买车,图的无非是两点:省心,够用。
深蓝S05长续航版,带着620公里的超长续航和6.48秒破百的加速,硬生生把这个价位的预期拉高了一截。
12.99万到14.99万,三款配置,你说它是不是来“砸场子”的?
先别急着看参数,咱们得聊聊“面子”——外观设计。
S05的造型,没有那种电动车常见的“怪异感”,线条圆融流畅,像一块打磨好的鹅卵石,干净得像刚洗过。
前脸设计是做减法的典范,立体感全靠型面过渡自然地堆砌出来,没有多余的镀铬条在那儿晃眼。
侧面,隐藏式门把手让腰线更完整,降低了视觉上的干扰。
尾灯那灯腔结构,设计得挺有心思,点亮后辨识度极高,晚上在路上,你一眼就能认出它。
双色车身版本,那对比色用得大胆又高级,时尚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笔者的经验是,轮毂的设计往往最能体现设计师的功力,这车的轮毂造型,兼顾了空气动力学效率和视觉美感,多幅条设计显得很精致。
一开门,无框车门这配置,确实是吸引眼球的“小性感”。
不过,家里有娃的家长,心里难免打鼓,玻璃升降的阻尼和坚固度,总得仔细掂量掂量。
进入座舱,那块15.4英寸的2.5K中控屏,绝对是视觉焦点。
屏幕显示效果细腻,LCD材质在烈日下依然能看清内容,这比很多车主抱怨的“看不清”强太多了。
车机系统跑的是8155芯片,16G运行内存抗住了应用的切换和多任务处理,流畅度值得称赞。
要知道,这系统支持华为HiCar、Carlink、CarPlay全套,无论是安卓还是苹果用户,都能找到自己的舒适区,这兼容性,必须点赞。
屏幕还能旋转,导航时竖屏视野开阔,看片时横屏沉浸感强,这种人性化的细节,体现了产品规划者的贴心。
语音系统的表现也够“听话”,支持连续对话,主副驾都能唤醒,我特意在拥堵的闹市里测试,识别率依然保持得不错,没有让人抓狂的误判。
空间感如何?
我这176cm的个子,前排调整妥当,后排膝部空间还能有两拳多,这可不是吹牛的。
后排纯平地板的设计,让中间的乘客终于能舒坦地坐直了,一家人出行,这点太重要了。
“大道至简”,空间布局的哲学就是如此。
要是后排靠背角度能调就更好了,长途跋涉中,谁不想换个姿势“躺平”一下?
储物方面,前备厢159升,放充电枪和随车工具完全没问题。
后备厢492升的基础容积,应对日常采购和接送机绰绰有余。
后排座椅支持4/6放倒,虽然放倒后不是完全齐平,但对装载大件物品的便利性提升不少。
全车USB/Type-C接口布局合理,前排一个,后排两个,加上50W的无线充电板,现代家庭的“电老虎”需求,算是照顾到了。
座椅的配置梯度划分很有意思。
Plus版是仿皮,主副驾电动调节,够用。
Max版直接升级了女王副驾,带腿托,前排加热通风也给配齐了,夏天那通风座椅,简直是“续命神器”。
Ultra版更是给主驾加了零重力座椅和按摩功能,这已经不是代步工具,这是移动的“疗养院”了。
实际感受,基础版的填充物偏硬,长途支撑性好,但Max版的通风功能在酷暑下体验太棒了。
经常跑远途的朋友,Plus版的腰部支撑选装,这笔投资绝对不亏。
全系标配的NFC/蓝牙钥匙、远程启动,这些功能在生活中太实用了,比如忘带钥匙或者提前给车厢降温。
Max和Ultra版的带记忆功能的电动尾门,对家庭里不同身高的成员很友好。
娱乐系统上,8个扬声器和14个带天空声道的差异是存在的,如果你对听觉要求高,Ultra版的音场明显更立体、更饱满。
全系标配的K歌功能,露营时打开,配上车载4G网络,气氛立马就到位了。
最让我触动的是那个VTOL移动电站,全系标配6kW对外放电,这功率,电磁炉、电火锅、投影仪都能带动,“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车就是个移动的能量源泉。
发动起来,电动车的动力响应就是“快”。
272马力,推动这台略微超1.8吨的车身,6.48秒破百的速度,开在路上底气十足。
市区里,标准模式下轻点电门,动力输出平顺,但后劲儿一直藏着,超车并线时,游刃有余。
切换到运动模式,电门脚感立马变得敏感,深踩下去,那股子推背感,能让你瞬间清醒。
不过,对于日常代步,经济或舒适模式足矣,动力储备是充裕的,让人心里踏实。
续航这块,是大家最关心的“心病”。
我这段时间跑下来,表显电耗在百公里13到15度电波动。
68.82度的磷酸铁锂电池包,标称620公里,实际表现受天气和驾驶习惯影响很大。
前阵子空调开得比较猛,城里和快速路混合跑,大概能稳定在550公里左右。
脚法再温柔些,肯定还能榨出更多里程。
充电效率是它的强项,官方宣称快充下30%到80%只需0.25小时,这极大地减少了跑长途的等待时间。
它支持3C充电倍率,宁德时代的电芯加上完善的温控系统,对保持充电速度和电池寿命,都是有益的。
底盘感受上,前麦弗逊后多连杆,调校偏向家用舒适。
路面上的细碎颠簸,比如井盖或者小接缝,过滤得还算干净利落。
“行到水穷处”,在路况不佳时,车身偶尔还是会有一点多余的晃动,后排乘客可能会觉得底盘处理得不够“脆爽”。
转向手感偏轻,指向性不追求那种赛道级的精准,但日常驾驶轻松,城市里掉头停车没压力。
刹车前段的脚感需要适应,稍微有点虚位。
动能回收力度可调,标准档位下,松开加速踏板的拖拽感不强,对习惯了油车的驾驶者非常友好。
辅助驾驶系统,走的是“稳健居家”路线。
硬件配置很齐全,5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5个毫米波雷达,算是拉满了。
在环路上开启全速自适应巡航,车子能稳稳地保持在车道中央,跟车加减速的动作都很自然,没有那种新手司机般的突兀急停或急躁加速。
车身结构方面,7700T大压铸和一体式铸铝技术,减少了连接点,理论上提升了整体的结构强度。
78%的高强度材料占比,配合1700MPa的钢材,为车身骨架提供了坚实基础。
CTV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将电池包上盖与车身地板整合,对车身底部的刚性贡献很大,最终呈现的35000N·m/deg车身扭转刚度,是各项技术协同作用的结果。
对比一下,上汽大众途岳2026款新锐系列,价格段位相似,但车身尺寸和轴距都小了一号。
动力系统分1.5L自吸和1.5T,油耗数据看着漂亮,但那是燃油的消耗。
配置上,途岳入门版确实有点“简陋”,织物座椅和手动空调,想上点“科技感”,就得往上够。
深蓝S05的定位很清晰,就是瞄准了家庭用户的核心痛点。
2880mm的轴距带来的空间灵活性,加上620km的续航保障,让它能轻松应对城市代步和周末远游。
悬挂对路面振动的处理,也更偏向于让家人坐得舒服。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不追求浮夸的性能,而是把心思花在了日常使用的每一个细节上,这才是它最大的价值所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