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银河M9混动SUV上市,配置亮点,价格竞争

买车这事儿吧,说简单也简单,你有钱,心情好,可能一拍脑门就下单了。说复杂也复杂,选得头都大,担心“买亏了”。尤其现在呢,混动SUV这块成了兵家必争之地,谁都想分一杯羹。吉利这波突然推出银河M9,还打出个“17万的价格”,你说到底能不能在市场里杀出条血路?我寻思这事儿挺有意思,咱们可以慢慢琢磨琢磨。

第一眼看这车,有点意思,中大型SUV规格,五米二的车长,这在咱们中国家庭用车里算是顶天了。你家一要多口人,二要讲究舒适,三要点身份,这尺寸绝对扛得住场面。不过呢,尺寸大不是万能的,你得有点设计感,不能傻大黑粗瞎堆。银河M9的前脸一条灯带贯穿,这玩意流行了一阵子,也算是现在的潮流吧。底下那进气口还能动,自我调节下,看着有些科技感。车门把手用的是传统按压,不是隐藏式那种,我个人觉得倒不错,别玩那么花,没准将来出故障还分分钟气死人。

颜色嘛,六种可选,什么松间绿、天屿蓝这些名字,给你整出点文艺范。车屁股两边假装给你来个排气管,实际上全是装饰,毕竟插电混动,真没必要装模作样。不过中国消费者是喜欢“派头”,厂商就得顺着你点。

内饰这块,30英寸一体屏确实吸引眼球,现在都喜欢大屏幕操作了,手机也是越做越大,车里当然不能落后。副驾那边啥也不用干,就能刷剧、刷抖音。无线充电板也能说明一点事,谁还愿意带线绑在车里一圈圈绕?六座布局,基本是商务范儿。第二排腿托、小桌板、小冰箱都备上了。我一直觉得这个冰箱设计挺“人性化”的,夏天车里能冻点饮料,不然你买那些三四块钱的瓶装矿泉水,开一趟高速,喝得嘴里直冒烟。

如果你预算要再拉高,顶配还能选吸顶屏,那感觉就跟高档MPV似的。都讲究体验,后排坐着舒服不舒服,有的有钱人干脆让司机开,自己在后面闭目养神,全靠这些细节。

说到动力,1.5T插混这事就见仁见智了。一边前驱,一边四驱,光看数据的话四驱顶配六百多千瓦,过千牛米,这数字挺唬人的。可买车嘛,大家不光看数据,你还得琢磨是否适合自己。都说国产混动现在插件方案做得不错,这车有大小电池版本,有一百公里纯电,也有两百三十公里纯电。这个续航看着还行,但你仔细看看,四驱版纯电续航还倒少二十公里,这就让人琢磨:是不是这车动力开猛了,电池耗得快?

其实买混动车的人,很多是“电油双向”都想要。你说你家楼下没充电桩,那就用油跑,等将来充电方便了,纯用电也不亏。它这种设计明显是找好了自己的“目标人群”。

吉利银河M9混动SUV上市,配置亮点,价格竞争-有驾

配置分级这事儿,让我想到不少网上买手机的套路。最便宜的入门款,啥都给你省了,想要激光雷达、自动泊车,都得再加钱买中配才有。再想高级点,选项多花几万,才能得到空气悬架什么的。这让很多人就“纠结症”犯了,为啥不能一口气全给齐,这点“配置分级”其实就是厂商惯用手法。最后真出手的人,多半加配加到次顶。

现在你要说这车到底值不值?要我说,前提得看有没有“真正差异化”。现在市场上竞争对手,比如深蓝S09,乐道L90,这些不也是主打纯电或增程吗?各家都想用技术提升体验。天花板价位都差不多十七八万、二十万的门槛。

但单看这几个品牌,大家买车有个倾向。有人冲着牌子去,有人冲着“续航”去。纯电现在续航也动辄五六百公里,更别说用到“增程系统”,那油电都能用了。所以银河M9插混的核心,就是“你没电就烧油,不怕趴窝”。以前你买纯电车,老怕高速半道没电,脑子里过电影,担心被拖车。所以它其实是给那些“纠结党”找了条中间路:“你用电,我给你省钱,你用油,我给你省心。”

不过,这种“折中方案”,市场也一直在变化。不是所有人都会为“插混”买单。有的城市鼓励纯电,优先上牌提补贴;有的地方爱油车,觉得充电麻烦。厂商能不能“撞到红利期”,还得看政策、看用户习惯。

吉利银河M9混动SUV上市,配置亮点,价格竞争-有驾

价格这块,我觉得吉利是在试水。“限时一万直降”,说实话以后多半还要自己主动降价,不然十九万二十万这区间,可不是随随便便开出大销量的价格。中国市场买车,永远要比狠比卷,成本和配置都得不断往下走。你今天敢卖十九万,明天隔壁家就敢砍到十七万五。不管你是谁,最后都得拼实在。

要说Galaxy M9能不能“撕开市场缺口”?这事儿我觉得值得多问几个问题,你真想买,你到底最在意什么?牌子、空间,还是续航?再者,“插电混动”未来会不会像现在纯电一样被一窝蜂跟风?谁能拿到最多的“补贴政策”?车主用过以后,油耗、电耗到底好不好?养车到底省不省心?这些问题其实才是决定生死的关键。

过去五年,中国人买车的习惯已经变了。以前一辆车就用到天荒地老,现在大家最怕“买亏了”,怕买了以后发现更酷更便宜的出来了。科技升级太快,一年比一年变化大,谁家新技术一亮相,老款就落伍。所以你看银河M9,这车的配置确实把“智能”玩到头了,大屏环绕、语音交互、车联网啥都全。可实际用起来,最怕的就是“虚有其表”,万一到了三五年后,系统不更新、应用不好用,早早被新车型甩在后头。

好多人对“新能源车”还有很多顾虑,充电桩覆盖到底够不够?万一电池用两年就“衰减”,是不是每年都得担心续航掉下来?插混的好处是一半一半,但电池容量你能换吗?维修贵不贵?有的厂商承诺“终身质保”,可是小字条款一大堆,最终还是你自己背后掂量。

吉利银河M9混动SUV上市,配置亮点,价格竞争-有驾

从市场角度看,也有另一个问题。这车到底为谁而造?对极端追求“智能”、“新能源体验”的年轻人来说,混动能不能撑起“面子”?还是更适合那些追求“实用”、“不怕没电”的中年人?有多少人会选这个“既能用电又能用油”的方案?我觉得还得看“观念变化”。

厂商花了大价钱研发,配置想尽办法拉满。但最后还是要靠“口碑”说话。你这车用得顺不顺,一年后有没有奇奇怪怪的问题,售后给不给力,这些才是真正让普通家庭买单的原因。网络上好评一大片,不代表线下都认可。价格再便宜,自动驾驶再炫,后期服务跟不上,一样没人敢买。

吉利银河M9混动SUV上市,配置亮点,价格竞争-有驾

想想看,每家车企一上新款,就恨不得跟同行对着干,谁都不服谁。而真正“杀出缺口”,往往靠的是意外的“生态位”。混动SUV现在是趋势,但这个趋势里,你是领跑,还是跟风,能不能往上走,全看市场。当年吉利靠踩准政策红利,一炮而红,现在面对的挑战比以前多十倍。银河M9这一步,像“试探”,但能不能踏稳,还得后面看。

最终我觉得吧,现在的车市,很像一场大型的“连续剧”。每一集更新,技术更迭,优惠不停。你今年的爆款,明年可能就无人问津。买车不光是图一时开心,更像是一场“赌局”,赌你选的是未来三年不会被淘汰的那张牌。银河M9杀进混动市场,17万起售这张牌出得漂亮。但能不能实实在在让用户为它买单,撕开市场,真正杀出一条血路?这事儿,咱们不妨过两个月再看看用户把话说到什么份上。现在,先别急着拍板,问问自己到底要什么,别光图一时新鲜,后面用着顺不顺才是最要紧的。

买车,买的是一份生活的踏实,谁能给得起这踏实,谁就能赢下这一战场。市场最后,总归淘汰掉那些“花里胡哨”,留下踏实好用。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吉利银河M9混动SUV上市,配置亮点,价格竞争-有驾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