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混动适合大车,大电池大空间才能发挥优势,插电混动更适合小车,成本灵活续航高效

我跟你说,这增程式混动和插电混动,真不是随便能说清楚的。刚跟朋友聊车,他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你说这增程啥时候能普及,感觉就像买了个烧油的电动车,绕了个圈子。我笑了笑,其实他这话也没毛病。

先说说增程式混动,主打的是大块头。我在后台搜了一下,理想ONE的电池容量大概在40kWh以上(样本有限),这能保证纯电状态下40-50公里续航。你看,这和车型空间是直接挂钩的。增程车的发动机不直接带动车轮,叫烧油发电,就像你家里备了个发电机,省事但效率有点折损。你要是小车也塞这么大电池,成本蹭蹭往上蹿,还影响空间,吃力不讨好。小车的卖点是灵活、便宜,你让它背个大电池包,买的人都得犯嘀咕。

增程式混动适合大车,大电池大空间才能发挥优势,插电混动更适合小车,成本灵活续航高效-有驾

前两天,修理哥跟我说,理想增程里那个发电机结构简单,坏了概率比传统发动机低不少,维护成本能省些。说白了,增程车型少了变速箱那个复杂玩意儿,动力传递链短,像个小跑腿,出故障概率自然低。可你它得先把油转成电,再由电机推车,中间损耗,你算算,效率顶多比燃油车高一点,不如插混省油。

插电混动的优势就直接摆在你眼前了。比亚迪DM-i的电池普遍在10到20kWh区间(估算),够日常上下班跑跑纯电用。发动机还能直接带动车轮,缺电就切回油车模式,高速稳定省油。插混的变速箱+电机组合就像双刀流,能灵活切换,适合小车做轻快活。

插混这套系统复杂也是事实,成本一来就后仰。你看市面上不少中大型SUV的插混版本,价格普遍比增程高个5万左右(体感)。这对预算有限的买家来说,直击痛点。况且,插混体积小的电池设计得更紧凑,车里空间更宽敞,日常用车更舒坦。

增程式混动适合大车,大电池大空间才能发挥优势,插电混动更适合小车,成本灵活续航高效-有驾

对了,我刚才翻了下笔记,发现理想汽车设计师当年跟我说过一句话:我们宁愿车大一点,把电池放进去,也不想牺牲续航给客户添麻烦。可惜这句话后来被不少增程不如插混的论调给放大了,我认识到其实得看人——用车环境和需求,才是关键。

你问我,为什么有些那么大块头的车比如腾势D9居然用插混?嗯,这段先按下不表。反正那车更像油改电,动力更直接,消费者买它多半看的是品牌和技术储备,有点像买个工具车,讲究实用又不太在意耗费。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老头乐这种小车用增程的原因倒是让我猜测一下(不确定)——可能为了全面避免高压电结构设计的复杂和成本,也怕电池耐用性不够,所以干脆用个小点的增程发动机稳妥交差。没实测,不太敢打包票。

有人问:增程式混动到底油耗高不高?根据我从4个字听车行里用户反馈里估算,增程油耗比插混高个10%-15%是常态,但这和使用惯密切相关。跑城市短途增程耗油更明显;长途高速则优势慢慢显现。你家周末长跑一趟,增程还是挺省心。

增程式混动适合大车,大电池大空间才能发挥优势,插电混动更适合小车,成本灵活续航高效-有驾

我又想起上周跟一位同行聊天,他一脸嫌麻烦地说:我不信这玩意儿能一碗水端平,实际就是得看厂商怎么调校和用料。这话我挺认同的,技术是死的,人是活的。厂商间拼的还真是研发和供应链管理水平。

供应链环节,说白了,增程系统其实就像厨房,少了变速箱这一道复杂菜,出餐快不易出错,但食材调配上得细心,否则能量转化效率会拖后腿。插混则是把换菜速度提得快,但厨师和配料都得跟上,容错空间小。谁家后厨忙不过来,做出的菜肯定打折扣。

我想说,选谁合适完全靠你日常用车场景。别一味跟风说增程式是神,插混才省,实际用起来优势都很具体。问题是你家充电方便么?你常跑长途还是只挨近市区?这些都关乎体验。

增程式混动适合大车,大电池大空间才能发挥优势,插电混动更适合小车,成本灵活续航高效-有驾

对我来说,天天堵城里的插混小车压力小,油电切换灵活。可朋友那大SUV够呛,只能干增程省心。你有这种需求吗?你真想过开个增程式车,但城市里充电桩又少,那咋办?

说了这么多,最后让我自己琢磨的是,电池容量和整车空间的关系到底能不能打破?技术进步会不会让小车也能带个大电池,彻底甩开增程这个概念?我没细想过,但感觉这背后是成本和材料的较量,不简单。

不知道你最近关注的车里,哪种技术给你的第一感觉更靠谱?而且,买车一天不如开车一天,配置再好,不试试手感总归是浮云。想象一下,冬天早晨踩下电门踏板,电机一声轻响,车缓缓起步——到底是插混的直接,还是增程那种间接的拉扯感更舒坦?这差别,得靠自己去跑一跑才能体会。

增程式混动适合大车,大电池大空间才能发挥优势,插电混动更适合小车,成本灵活续航高效-有驾

留个问题给你:如果明天有台新车,电池容量翻倍,价格却没变,那你还会坚持用现在的增程或插混技术吗?或者,你会打算等纯电彻底解决续航焦虑?每个人答案都不一样。车呢,就像人,合适才最重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