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内半固态电池电车年底交付:上汽MG4冬天续航少掉5%充电半小时跑千公里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冬天开新能源车的兄弟,是不是快被续航和充电整崩溃了?我前几天在充电站,亲眼见一哥们冻得直跺脚,手机APP刷着充电进度,说充了半小时才涨20%,气得直骂“还不如骑共享单车”!结果这节骨眼,车市突然炸了个大消息——

上汽通用五菱和华为九月初刚签了深度合作,重点就搞半固态电池。我当时还想“又是PPT造车吧”,结果没过多久,九月底成都车展,上汽直接扔出王炸:MG4“半固态安芯版”,限时价九万九千八!

十万块以下!直接把装半固态电池的车干进平民价了,这谁顶得住啊?

你可能不信,觉得是噱头?上汽那边拍着胸脯说,这是行业头一个在成熟生产线量产的半固态电池,今年十二月就能交车!我身边开电车的朋友都炸锅了——几个月前,半固态还只在三四十万的豪车上晃悠,现在十万块市场直接被撕开个口子,这技术变革也太快了吧!

十万内半固态电池电车年底交付:上汽MG4冬天续航少掉5%充电半小时跑千公里-有驾

关键点来了,半固态电池凭啥这么横?说白了就是解决了电车的“老大难”——

你怕夏天电池着火?它电池耐热直接涨了20度,基本能排除这风险;

北方兄弟冬天续航缩水一半?它零下三十度照样正常干活,续航损失压到5%以内;

充电慢得想砸桩?从30%充到80%只要半个多钟头,比以前快30%;

最狠的是续航,体积能量密度干到500-800Wh/L,用了新的高电压锰基正极材料,整车轻松跑一千多公里!

我自己开电车两年,冬天续航掉一半是常态,每次跑长途都得规划充电,烦得要死。要是真能零下三十度还跑这么远,充电又快,那冬天开电车简直跟开油车一样爽!

为啥以前半固态都在豪车上,现在十万块就能拿下?

十万内半固态电池电车年底交付:上汽MG4冬天续航少掉5%充电半小时跑千公里-有驾

跟传统“水电池”(液态锂电池)比,半固态简直是降维打击:老电池能量密度顶天300Wh/kg,半固态直接翻倍;冬天续航老电池缩三分之一,半固态就掉5%。关键是成本,全固态现在造起来比水电池贵两三倍,半固态因为还留了点“水”(液态电解质),成本就贵1.2-1.5倍,这差价才能让它杀进十万市场!

那这波谁最受益?

首先是车企,上汽集团(600104)作为MG4的东家,第一个把半固态大规模装车卖。不到十万的价格,你想想去年五菱缤果一年卖二十多万台,MG4爆卖估计就是时间问题。上汽今年中期报告电动车收入占比28%,这波不得再往上蹿蹿?

然后是电池材料,半固态靠两大块技术突破:

十万内半固态电池电车年底交付:上汽MG4冬天续航少掉5%充电半小时跑千公里-有驾

一个是“高电压锰基”正极材料,得用大量锰矿石。国内搞锰的老大湘潭电化(002125),电解二氧化锰全国最大,早就给头部电池厂供货了;还有红星发展(600367),高纯度硫酸锰产量占全球一成半,这肥肉肯定有它份。

另一个是“固态电解质前驱体”,虽然半固态现在主要靠“水”,但内部固态电解质前驱需求猛增。新宙邦(300037)这材料已经少量出货,相关业务毛利率超40%,利润高得吓人!

最后是电池厂,巨头们早就偷偷动手了。宁德时代(300750)去年就公布半固态样品,它那个“凝聚态电池”跟半固态路子差不多;没上市的蜂巢能源也没闲着,背靠长城汽车(601633),半固态电车已经开始路测,长城这步子明显加快了。

十万内半固态电池电车年底交付:上汽MG4冬天续航少掉5%充电半小时跑千公里-有驾

从实验室到量产,从豪车到十万块平民车,半固态电池这速度,简直跟坐火箭一样!现在十万出头,就能买到冬天不趴窝、充电半小时、一口气跑一千多公里的电车,以前想都不敢想!

搁整个行业这意义更大了——以前买电车靠政策补贴撑着,现在真靠技术硬实力了。等十万块市场塞满这种又便宜又能跑的狠货,燃油车那点优势,估计真就剩不下多少了。

最后问一句:你觉得十万块的半固态电车,会彻底干掉燃油车吗?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热点新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