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公里可以产生十度电?这牛吹大发了

当看到宝马电动车每公里能发十度电的段子时,我仿佛看到了21世纪最伟大的物理学突破——不需要充电桩,不需要换电站,只要把宝马ix3开上马路,就能源源不断产生清洁能源。这哪是汽车仪表盘?分明是永动机的操作面板!

一、反智言论背后的物理学笑话

按照网友的魔幻描述,80度电池的宝马ix3充满电后能跑2530公里,相当于每公里仅需0.03度电。而更离谱的每公里发十度电的传说,意味着这辆车行驶100公里就能凭空产生1000度电能,足够给10台同款车充电。这已经不是电动车,分明是移动核电站。如果此技术属实,宝马应该立即停止造车业务,转型新能源发电,毕竟只需1000台ix3就能解决整个上海市的用电需求。

每公里可以产生十度电?这牛吹大发了-有驾

二、续航神话背后的数学真相

揭开数字游戏的画皮,宝马ix3的80度电池若真能实现2530公里续航,百公里电耗必须控制在3.16度以内。而现实中特斯拉Model Y百公里电耗约13度,比亚迪汉EV约14度。即便考虑到动态续航计算,当车主从拥堵市区开上高速公路时,系统根据实时电耗调整剩余里程显示,这种正常的技术现象却被演绎成了越开电越多的玄学。

每公里可以产生十度电?这牛吹大发了-有驾

三、电池双标论的科技真相

宁德时代811三元锂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摆在那里,就像一袋面粉无论交给法国面包师还是中国面点师,物理上限不会改变。BBA的续航算法确实保守,大众ID.系列表显续航就比国产车实在,但这是软件策略差异,绝非电池基因突变。就像同一块英特尔芯片,在联想电脑上不会比戴尔多计算1+1的结果。

每公里可以产生十度电?这牛吹大发了-有驾

四、跪族心理催生的科技神话

某些人宁愿相信德国工程师在慕尼黑地下室研发出了冷核聚变技术,也不愿承认国产车在三电系统上的突破。当比亚迪刀片电池通过针刺测试时,当蔚来150度半固态电池开始路测时,这些选择性失明者还在用杂牌电车的标签进行精神胜利法。这种心理投射,本质上与认为进口马桶盖能治病的愚昧一脉相承。

在这个国产电动车把续航做到1000公里的时代,还在跪舔越开电越多的都市传说,无异于坚持认为地球是平的。当吉利收购路特斯、比亚迪给特斯拉供应刀片电池,某些人臆想中的技术代差早已沦为皇帝的新衣。奉劝那些幻想开车发电的网友:与其在段子里寻找民族自卑的安慰剂,不如去物理课本里寻找能量守恒定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