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阵子啊,新能源车企的大逃杀,看得人眼花缭乱、直冒虚汗。我有时候就在想,这种拼杀究竟是资本的游戏,还是产业的必然?以前我们买个车,都想着省心耐用、保值,最多也就关心下油耗。可现在新出一堆花里胡哨的牌子,刚记住一个,又冒出来俩,回头一看,头一茬的又死了一片。新能源这游戏,到底拼的是什么,咱老百姓怎么就跟上了这趟“老带新”的过山车?
先说说理想,大家都说它会挣钱,净利润这俩字儿写得老亮眼了。可真要剖开看,光会挣钱有用么?真金白银进了腰包,但靠的是混动杂交这条路子。可万一纯电才是大势呢?理想今年也想凑个纯电热闹,结果上市一个掉一个大坑。我琢磨着,赚钱和能持续赚钱,这可是两码事。好比前几年建个奶茶店开张就赚钱,可这两年随便哪条街没倒两个的?新能源这么大个盘子,这么多好手虎视眈眈,盯着理想的腰包,坑挖的多了去了。
说到“追得猛”的得数零跑,数据一放出来,不少人直呼“黑马本马”。可谁细嚼过这盈利的水分?靠卖什么碳积分、补贴吃饭,这跟卖鞋垫、矿泉水,赚着行业外的小利似的,车是真赚钱了吗?没戏。而且零跑主攻低端市场,“便宜大碗”这思路没毛病,但真能靠平价干翻所有对手?时代潮水只要卷一轮,低价就会变成无底洞。靠便宜活命的企业,捏在市场和上游供应链的手上,说不定哪天就卡脖子。零跑要是真能从低端跳上去,高端人群买单不买单是一回事,品牌价值能不能起来才关键。这事拖一天是一天,风险早晚得爆。
再扒扒小鹏,乍一看技术科幻,智驾能包月、语音能脱口秀。敢当“科技先锋”,成天拿功能说事,芯片、电池、算法全都拼命压榨。但技术牛,不代表能长久。和大众平台的合作有点像联姻,两口子开头恩爱,跑着跑着难保不会分家。大平台随时能反手高价卖原材料、断科技供应链,你不服还真没招。小鹏摁下一个科技点,同行立马就卷出两个。车圈的这点技术,真不是天王老子独吃的饭。真智能再牛,用户体验是“玩具”还是“工具”,交到群众手上,才知道深浅。
最后说说蔚来。大家都知道去年亏得有点离谱,账面一塌糊涂。现在蔚来学会的是“勒紧裤腰带”,亏钱嘛,先别动人,再动市场和自研。蔚来不傻,知道补贴好日子到头了,投资人也都学会了问“你啥时候不再烧钱”?要服务有服务,要换电有换电,要智能化有智能化。但大饼不能当饭吃,梦想和生活之间的缝,谁都在找法子窜啊窜。2026年汽车消费税就来了,这下蔚来的溢价优势和服务牌,得再琢磨琢磨新讲法。
我觉着,这几家都不是吃素的,可个个身上都揣着问题。理想眼瞅着被追,琢磨着怎么搞细分市场。零跑低价得怕随时被拖下水,篇幅再多也只能靠营销续命。小鹏最尴尬,技术高处不胜寒,合作对象未必真心实意。蔚来更惨,是能不能过冬,捱到春天的生死赌。
一个摆在所有新能源品牌面前的事实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到了白热化。以前讲“蓝海”,现在全是红得滴血的海。特斯拉一跳水,小米问界叫卖声一浪盖一浪,比亚迪刚卖断货,旁边车企又卷起了价格战。你敢说五年前懂新能源的,能料到路上充电桩比便利店还密?市面上牌子数不清,质量和口碑上却参差不齐。倒下的魏建军、贾跃亭,到头来连一张船票都换不回来。
买新能源的用户,越来越像玩家。最开始凑热闹,买了又后悔,“割了一波韭菜”再也不信官宣了。慢慢地,大家都聪明了,能用补贴的赶紧用,政策变脸天天怕“最后一单”,就是怕刚买了车,第二天厂家跑路,这玩意儿搁谁谁不心虚?等税真的来了,价格优势没了,那才是纯拼硬实力。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品牌口碑,一个都不能松。以前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现在“毛都拔秃了”,大家都变金睛火眼,识货得很。
新车企难,老品牌也不省心。你敢信前些年势头最大的威马,直接宣告“再来一次”?这行业变化之快让人措手不及。互联网讲流量红利,新能源汽车也一样,用户流失、口碑塌方,掉粉极快。烧钱没底线,留住客户得斗智斗勇。技术不过关、服务掉链子,哪怕你便宜,再傻的消费者也不上当。
再说说大环境吧——全球汽车供应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核心部件想国产化需时日,芯片、材料价格一高,成本转嫁你以为有办法?只能挤同行,卷苦工。整车厂每发一个新品,就看谁先扛到最后。资本、技术、政策,三头拽着脖子往前冲。政-策鼓励的时候都冲进去,舵一收全得游泳,岂有不溺亡者?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谁能笑到最后?这真是个谁都说不准的答案。就像开盲盒,有人抽到金闪闪,有人回头只剩一哆嗦。现在收益好,不代表明年不破产;今天技术领先,不保证明年不掉链子。市场最大赢家,有时只是被剩下来的。新能源这局谁能笑到最后,说穿了,既要看“决心”,更要拼“耐心”和“定力”。真正的赢家,是能活出第二个风口,赚到用户信任的那一个。谁能练成这个本事,熬过周期、扛过崩盘、熬住舆论,还得敢真投真变真搞产品,那才算笑到最后。
我想啊,不管是理想还是零跑、小鹏还是蔚来,在这个动辄变天的市场,谁都得学会“昨天和今天的成功都不靠谱”。别指望政策,别迷信技术——用户只信靠谱、实惠、好用。只有真的做到物有所值、体验舒心,才能挺过下半场。
可以说,新能源的逃杀,咱们既是看客,也是受益者;偶尔被割,下次就多留个心眼;车企也别拿用户当傻子,真高手得和用户玩双赢。说到底,这场比拼不是天马行空谁跑得快,而是谁能把路走到底,谁能在浪里熬死别人,谁就能捞到巨浪后的黄金。
未来呢,局谁都还没定,但能肯定一点:谁都没有安全感,谁都得拼尽全力。这才是新能源大逃杀真正的意义——是淘沙以后,看谁是金子。
本新闻严格遵守新闻职业道德,倡导积极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争议,欢迎监督指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