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车企版图生变:韩法军团集体退场
当小米展台排起三小时长队领取限量棒球帽时,现代起亚的展位却在国家会展中心消失了。这个微妙对比揭开了2025上海车展最残酷的现实——中国车市已进入"不创新即退场"的硬核淘汰赛。
消失的参展商档案
缺席名单上赫然排列着现代、起亚、捷尼赛思等韩系三剑客,这是其入华23年来首次集体缺席A级车展。东风雪铁龙与标致这对法系兄弟的展台同样空置,延续着自2023年广州车展开始的"战略性撤退"。超跑阵营中,玛莎拉蒂、兰博基尼、劳斯莱斯的集体缺席,让5.1馆的宾利展台显得格外孤独。
值得玩味的是,这些退场者并非全球市场的失意者。现代起亚集团2024年全球销量723万辆,利润率甚至超过丰田。玛莎拉蒂母公司Stellantis去年净利润增长11%,但中国区业务始终在年报中隐身。
退场者的中国困境
北京现代经销商老张的遭遇颇具代表性:"去年还能月销30台伊兰特,今年展厅都改卖小米了。"这背后是韩系车市场份额从巅峰期的7%暴跌至0.8%的残酷现实。更致命的是,其新能源转型始终"慢半拍",IONIQ系列引入节奏比欧洲晚两年,定价却高出20%。
法系车的困境更具戏剧性。神龙汽车去年推出"示界"新能源品牌,首款车型预售会上,媒体发现其充电接口竟与五年前的老款车型通用。这种"新瓶装旧酒"的操作,让本就不足2%的市场份额再遭重创。
超豪华品牌的退场则充满黑色幽默。某兰博基尼销售透露:"客户试驾时总要对比仰望U9,我们加速数据竟输给中国车。"这解释了为何百万豪车市场一季度销量腰斩,而自主品牌高端车型订单却增长300%。
新王者的崛起密码
江汽集团与华为联手的尊界S800,预售首日收单破千,直接改写百万豪车市场规则。这款车搭载的天地网联技术,在西藏无人区仍能保持5G信号,这种"极端场景解决方案"正是外企的盲区。
别克展台的"逍遥"超级架构,展现出合资品牌罕见的本土化决心。该平台可兼容纯电、插混、增程三种动力,开发周期比大众MEB平台缩短40%。这种"中国速度"正在重构行业游戏规则。
车市新常态
雷军的缺席或许是个隐喻。这位曾创造车展流量神话的企业家,今年选择在微博与粉丝互动。当车企掌门人不再需要亲临展台搏关注,说明行业竞争已进入深水区——产品力取代营销秀,成为真正的胜负手。
这场退场潮揭示的不仅是市场份额的此消彼长,更是汽车产业话语权的根本转移。当中国车企开始定义智能座舱标准、重构底盘架构、甚至发明新型混动变速箱时,传统巨头们的技术护城河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涸。
车展展位的空置,恰似行业洗牌过程中的暂时留白。那些消失的品牌展台,或许正在异国他乡重金布展,但中国市场留给他们的时间窗口,可能永远关闭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