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剧变!上海车展多家车企"退场"
当蔚来展厅的AR眼镜体验区排起长队时,没人注意到对面展台空荡荡的桁架——这是2025上海车展最真实的AB面。26个国家近千家企业参展的盛况下,消失的展位如同汽车行业的晴雨表,无声讲述着残酷的生存法则。
合资品牌的集体哑火
北京现代展台旧址上飘着隔壁车企的彩带,这场景像极了韩系车在国内市场的处境。现代起亚入华23年首次缺席A级车展,当年月销十万辆的伊兰特已成传说。神龙汽车更是在新能源展车旁挂出"HEDMOS示界"的发光字,试图用新品牌遮盖法系车0.3%市占率的尴尬。
这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合资企业,正陷入转型沼泽。北京现代展厅负责人私下透露:"去年我们准备了十套车展方案,董事会最后选了最省钱的方案——不参展。"这种精打细算渗透到产品线,索纳塔混动版比同级国产车贵6万,却连座椅通风都要选装。
新势力的生死时速
哪吒汽车展台空置的充电桩上积了层薄灰,这个曾单月卖出3万辆的明星企业,如今连参展费都成了负担。更残酷的是市场遗忘速度:今年前两月487辆的销量,还不够新势力头部企业单日订单量的零头。
隔壁鸿蒙智行的展台却上演着魔幻现实:余承东和上汽总裁的拥抱被做成3D全息影像循环播放,工作人员举着"尚界首车预定破万"的电子屏穿梭人群。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场景,暴露出新能源赛道"赢家通吃"的丛林法则。
超豪品牌的沉默撤离
劳斯莱斯幻影车模在库房落灰时,宾利把水晶档把换成可再生树脂材质。超豪品牌集体撤退的背后,是富豪消费观的悄然转变。某私募基金经理直言:"现在开800万跑车去谈生意,会被认为不懂ESG投资。"
这种变化直接反映在订单结构上。宾利销售总监展示的数据令人意外:售价368万的新欧陆GT敞篷版,六成买家选择了植物皮革内饰。当环保成为新炫富方式,超豪品牌不得不重新思考"奢侈"的定义。
消失展位外的产业革命
那些空置的展位如同行业新陈代谢的创口,裸露着三个残酷真相:电动化不是请客吃饭,智能化不能装模作样,全球化需要真刀真枪。现代起亚把中国工厂转为出口基地,神龙汽车押注HEDMOS示界,这些挣扎恰好印证了汽车产业百年未遇的变局。
站在小米汽车展台的环形LED屏前,雷军演示的自动泊车功能引发现场惊叹。这种技术代差就像无形的筛子,正在把跟不上节奏的企业甩出赛道。当乐道L90的鸥翼门升起时,对面空展台的射灯恰好打过来,仿佛给旧时代画上休止符。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的钢架结构仍在微微震颤,那些消失的展位终将被新势力填满。但真正值得警惕的不是展台空置,而是某些企业把车展当成救命稻草的幻觉。在这个技术迭代比翻书还快的时代,缺席一次车展可能就意味着永远出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