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波操作,简直是摩托圈的“王炸”预警!
钱江摩托,这家伙,最近动作有点大啊。
前几天,那个仿赛小家伙——赛250 RR,国内申报的消息还没捂热呢,钱江这边又甩出了一张更重磅的牌:首款三缸ADV,代号Rino 900。
你说,单缸赛车还能算常规操作,但三缸ADV,这一下子就把调性拉高了好几个档次。
咱们这些天天盯着圈内风吹草动的车友们,心脏哪能受得了这刺激?
Rino 900一亮相,那设计语言,一眼就能认出来,还是意大利那位设计大师莫顿的手笔。
你看看现在市面上QJMOTOR的几款新车,是不是感觉线条越来越统一,越来越有腔调?
这就像是古人说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现在是“百花齐放皆成景”。
笔者的经验就是,一个品牌的设计风格一旦定型,那就是在为未来铺路,莫顿的设计,就是他们要走的大道。
这台Rino 900,真的,它的外观呈现,比那些赛道机器更抓人眼球。
侧面导流板那种加长、加宽的处理,让整车姿态显得特别挺拔,有种“鹤立鸡群”的架势。
车头造型立体感十足,跟风挡那部分的融合,营造出了那种轻盈的“悬浮”感,视觉效果一流。
把手护罩的设计也跟着车身的流线走了下去,整体感极强。
说句实在话,如果非要吹毛求疵,那对后视镜,确实有点“掉价”,仿佛是给一幅上好的山水画,配了个廉价的塑料画框。
论及内在骨架,钱江这次玩得挺精明。
车架主体是钢管结构,副车架则用了铝合金,更妙的是,他们让那颗三缸心脏直接参与了车架的受力结构设计。
这招,用行话讲叫“结构件集成”,目的只有一个:把整备质量压下来。
ADV车型,越轻盈,在复杂路况下才越好掌控,不是吗?
车身侧面线条的流畅度,简直是流线美学的教科书。
比例拿捏得恰到好处,既有ADV该有的厚重感,又不失运动的轻快。
当然,辐条轮毂和越野胎的组合,是拉力车的基本盘,前大后小(目测19/17英寸),这是为了兼顾铺装路面的稳定和非铺装路面的通过性。
底部的引擎护板,看得出是下了功夫的,它不是那种随便裁一块金属板贴上去的“面子工程”,而是经过专门优化的,跟车身结构咬合得非常紧密。
唯一的遗憾点,排气管没有选择时下流行的“高位上扬”,少了点“横冲直撞”的视觉冲击力。
现在大家最关心的核心,那颗心脏。
虽然官方信息还捂得严严实实,但早在今年二月,钱江就在国外递交过一份自研直列三缸发动机的专利。
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这颗“三缸野兽”是他们自己打磨出来的,不是贴牌货。
一台900cc级别的三缸,马力输出绝对不会让人失望,这点可以大胆预判。
更令人兴奋的是,那份专利图里,竟然瞥见了自动变速机构的影子!
自动挡的ADV?
这简直是“一箭双雕”的妙招,既能满足硬核摩友对动力的渴求,又能让城市通勤者轻松应对拥堵。
这不就是“鱼与熊掌兼得”的现代科技体现吗?
说到配置,这台车基本继承了QJMOTOR一贯的高标准。
Brembo卡钳这种“性能担当”是不会缺席的,前轮的封闭式底盘护罩也到位了。
减震系统,不出意外,八成是马祖奇(Marzocchi)的出品,这套组合,是欧洲标准的“可靠CP”。
像双通道ABS、TCS这些主动安全配置,肯定是标配,这是对骑行安全的“基本承诺”。
至于更深层次的电控,比如六轴惯性测量单元(IMU)或者更先进的电子油门系统,会不会搭载,就看钱江这次想把Rino 900推到哪个高度了。
其实,我们绕不开一个情怀债。
当初QJMOTOR和MV奥古斯塔的合作破裂,那台备受期待的LUCKY EXPLORER 9.5,就这么成了个“半成品”。
多少人扼腕叹息,三缸ADV的梦想差点就此落空。
但现在看看Rino 900,这不就是“风物长宜放眼量”吗?
该来的,终究会以另一种形式抵达。
Rino 900,这名字听着就带着股子力量感,像一头蓄势待发的猛兽。
它不仅是钱江对自家技术的一次高调展示,更是对全球中量级ADV市场的一次强力冲击。
感兴趣的车友们,把眼睛擦亮,米兰车展,咱们好好看看这台“东方的三缸犀牛”,能掀起多大的浪花!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