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试驾极狐T1,手掌还存着一点油润的温度。这车价格才6.28万起,能做成这个样子,真让我刮目相看。你看那贯穿式灯带,像极了东京街头的霓虹,低趴的机盖感觉运动气息满满,专门吸引年轻人吗?起步时,我左转发车,旁边一对中年夫妻在看车,她惊叹:这外观,比海豚还运动,价格还更实惠。他点点头,咦,要是电池真不用修,保养还免费,真划算。还是那句话——都是城里人,心里都在打算盘。
那天我特意带着个样本,估算:极狐T1的售价里,电池占比大概20%左右(体感,不算太准)。中古动力系统成本,估算占比不超过15%,但说便宜还是因为规模化带来的效应——你说比亚迪海豚,价格坚挺;极狐T1,定价咬得紧,后来我觉着原因也在于,极狐背后的研发和供应链博弈,似乎更偏敏捷点——没有拆散车架去追极致性能,而是足够用就特别有竞争力。用生活比喻,就像做菜,备料丰富不意味着一定调得比别人更复杂,但味道扎实就够了。
你注意到没有,极狐T1在尺寸上还挺宽大的。长度4.3米多,宽度1860mm,轴距2770mm,跟海豚比,除了空间更大点,起码后排腿站得更舒服(这段先按下不表)。空间大的原因很简单:把车身线条拉得更平直——不是为了炫酷,而是为了实实在在的实用。那线条有点俯冲的感觉,像是滑板车在坡道上加速,好看得很。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这车还配了16寸轮圈,轮胎宽度估算在195左右(样本少,估算),但是我更关心的是,悬架系统怎么设计的。你想,200万的豪车用空气悬挂,几万的市售车用扭力梁,哪个更实用?答案也许很生活:扭力梁之后,维修简便,成本低,反应也线性不少(就像折叠椅,比气弹簧高档点但更耐用)。悬架调校得好坏,运动感和舒适度其实是两回事。极狐用的是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感觉偏向稳妥惬意。不打算跑弯弯,就别追求极限。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个细节:以前销量停留在4-5千左右的传闻,现在极狐强调终身保养,是不是给车主的心理带点安全感?毕竟,三电终身质保,换个角度讲,就是把未来20年用车的烦恼,压缩在这8年或15万公里的范围内。你觉得,买车还看发动机、变速箱,还是看后续服务和保值?我其实一直觉得,虽然说技术好不好是硬指标,但消费者最在意还是我用得顺不顺手。
有个问题一直困扰我:极狐这次的售价策略,是不是有点舍得亏一点市场份额,只要拉低门槛?比亚迪海豚价格坚挺,但极狐T1以6.28万起,能不能在补贴退坡后,还维持这个价格?我估算,每台车的毛利率,最高可能在10-15%左右(体感,不算特别高)。利益的天平,不仅仅看销售,更多是在供应链的谋划。所以我猜:极狐可能在电池、模组优先采购上采取了折中策略,用更低成本换来更高效率。
而配置方面,15.6英寸大屏幕、全液晶仪表、丰富的接口,看得出来,极狐挺下了血本。尤其在这个价格档,能标配这么大屏,的确对标那些要上十万甚至更高的车。配色上也不碎,云米、黑金、沙棕,拉开时看,色彩层次感很强,但我在想,实际用起来,手感和耐脏程度,会不会被一两年用了就打折?
说到这,我忽然发现自己忘了问一个关键——这车的充电速度和成本怎么样?我查了资料,估算一下:普通家庭220V充电,可能需要8小时充满,快充的话,坦白讲,30分钟能充到80%左右(体感,估算),与海豚相比,差距不大,但极狐T1的快充器是不是更先进?因为我觉得,快充能力,才是拉动用户体验的关键,也是未来电动车普及的抢手点。
突然想到,极狐的品牌影响力这块,怎么说呢?比亚迪的品牌已经根深蒂固,海豚作为第二梯队也慢慢站稳脚跟。而极狐,作为新晋,靠的是性能+权益取胜吗?我猜一部分车友其实还是担心——不管车多漂亮,售后靠谱不靠谱、品牌想象空间足不足,才决定买不买。
这段时间我经历了几次,修理工的建议比技术更实在:新车太多新技术,小问题一大堆。我想想,确实啊,新车设计再漂亮,出问题都让人头大,尤其是电池这个心脏。不知道你有没有留意,现在像电池那一块的技术,有没有在成本或者寿命上真得做到极致?我猜,实际的状况还没有那么完美,只是厂家撑着说这是保障。
至于回头得列入考虑的,还有冬天冬天……电池续航会不会受到影响?我心里暗暗琢磨:极狐能不能做出跟比亚迪一样的本土化调整,让车的在地适应性更强?总觉得,未来几年,除技术外,还得谈配套服务和本地优化。车子再不好看,能满足日常,才是真实的刚需。
你说,真的有人会在意10块钱的百公里油费(其实是电费)吗?我通常估算,百公里电费多在5元左右,算个心算还算可以。而我姐那边的朋友,抱怨电价起伏大,觉得电越便宜越好。你觉得,未来我们应不应该关注点在用电便利性上?反正我总觉得,要是充电真的能像手机一样随时插上,才靠谱。
结束前,留个悬念:极狐T1带来的终身权益到底能坚持多久?有人说,靠钞票战略,结局都一样——价格战打了一圈,看看谁能坚持到底。未来变数这么多,科技、政策、市场,经济环境……谁能想到,这辆小车,竟会引发我这么多琢磨。
你有没有觉得,小小的车,每天用起来的细节,都蕴藏着大问题?细节不光关乎我用得顺不顺,还反映着整个行业的心态。未来会怎样?我还真不知道,但我相信,下一次,当我看到那块终身保障的标牌时,心里会多一份心安。这辆车的更多秘密,又或许藏在那个看似普通的续航测试中……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