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成都车展就是潮流的大本营,但今年的主角显然不是某款新车本身,而是那锅飘香四溢的火锅旁——余承东和上汽贾健旭的那场“火锅局”,把无数人的好奇心烫得咕嘟直冒。
怎么会这样?
明明是车展开幕,大家却都盯着厂家的大佬们约饭的那一桌,谁还记得手里的入场券?
你瞧那气势,一边是一直说“不”的余董事长,一边是带着“造车血统”老底的上汽集团,这两家企业原本各有各的道,突然来了个桌边碰面,端出来的尚界H5又一亮相就爆单,怎么看都透着点神秘和戏剧感。
说到底,这场合作的前因后果简直像一集抓马悬疑剧,没点狗血都说不过去。
余承东明显是那种嘴硬心软的角色,据说直播时候还谦虚地承认,是资源紧张才一再拒绝上汽的邀约。
但贾健旭这边也够拼,带着团队三番五次去求合作,靠得不是嘴皮子,是上汽七十多年造车底子的底气。
两边较劲的过程,简直像网上经常见的“你别来找我——你到底来了没?你再来一次试试!”最终还是被诚意和专业折服了。
不过更精彩的是后面的设计审查。
华为那边的团队,可不认亲不认脸,只认“苛刻”。
据说,只见余承东频频否决上汽的设计方案,连春节都能被临时换稿,整得上汽人私下都给他起个外号叫“磨刀石”,不磨到极致不给过关。
南京第三次评审,才把那个又帅又能实现0.235风阻的数据定下来。
不是我说,这种“鸡蛋里挑骨头”的严苛精神,怕是只有有点“疯狂”的团队能扛得住。
你说这不磨人吗?
说回来,尚界H5这波“即爆单”,其实炸出的远远不是一张订单那么简单。
看似价格杀到16.98万元,其实背后有一整套“杀手锏”。
华为的本事大家都知道,玩手机可以翻云覆雨,但车这块,从去年到今年一直在升级。
这次他们居然把最先进的ADS 4辅助驾驶系统、192线激光雷达和鸿蒙座舱,一口气下放到20万以内,等于你花十几万买了个原本只属于高端车的配置。
老实说,ADS 4之前都是问界M9那种顶配才有的。
而硬件成本直接上天,光这套智能化系统占整车三分之一啊!
华为能这么“血拼”,其实是一种技术平权,就跟咱买新款旗舰手机,原本只能看高价,如今下放到千元机很爽一样。
不过如果只讲华为的技术,那未免有失公允。
上汽集团也不吃素。
人家玩的是系统成本压缩,靠宁德时代的电池供应链加上自研的DMH增程器,啃下成本的大头。
最终实现的是,在保持高配置的基础上,还把价格按得比竞品低一档,“狠”字写在脸上。
这就是火锅局里余承东敢说“利润压到极限”的底气,和别家还在缩着利润、舍不得让利的心态完全相反。
这场“杀价搏命”的本质是,让主流用户也尝尝智能化的甜头。
坐到车里别的不用管,安全性能高出行业平均一大截,湿滑路面AEB追尾距离还能多让18%的反应时间。
又比如鸿蒙座舱的无感支付、超级桌面、全场景互联这些,想明白了其实就是把车机体验变成了开手机,绝不再让你跟冷冰冰的老式车载玩意儿较劲。
坐在车里的时间,终于不需要在各种卡顿和繁琐中消磨。
用户体验才是王道。
咱随手点一单,车主那种舒坦心情,就是用真金白银投票给那份用心。
空间表现这块,尚界H5的数据是不是有点“越级打怪”的感觉?
近4米8的车长,轴距2米84,后排腿部空间一副“能跑马”的架势,六叠层零压力座椅以及又多又灵活的储物格,仿佛家用车重新设了标准。
买个高得房率SUV,把家里能装的通通搬上车,谁还在意隔壁品牌堆砌那堆所谓参数呢。
但话说回来,尚界H5这场高调进场,直接把20万级市场炸开锅。
原本鸿蒙智行的产品都在25万以上“盘”,现在尚界拉低门槛,搞得15万到50万全线配齐,还顶着六边形战士的称号冲撞原本的强手,比如比亚迪宋PLUS、零跑C11。
其实上汽集团也很拼,直接拿出5000人的专属团队,还让金桥工厂单独进行试生产,妥妥的打造“国民神车”,目标直指月销3万台,你说这一场战役是不是已经打响?
但谁能料到,这场看似鸡汤满满的合作,背后居然藏着行业格局的风暴眼。
你想象一下,原本稳健的上汽,突然跟狼性华为产生了化学反应。
有人说这局是狼队遇上奶牛队,结果奶牛变成了野牛,谁还能说家用车只有参数,没有体验?
但再想一步,车展的门槛一降,大家都能接触到更智能的配置,这对市场意味着什么?
难不成以后再没“智驾高地”那一说,谁家都能配“满血鸿蒙”?
对于买车的小伙伴来说,机会上来了,选择变多了,厂商之间少了点套路,大家反倒看的清爽——什么才是真正的诚意。
而抛开技术参数、成本这些干巴巴的指标,这场火锅前的博弈更像是真人快打。
你去看设计团队的WhatsApp,对话里全是吐槽和自我怀疑,三次推翻、临时打补丁,每一版都像是闯关一样,没点试错精神根本熬不住。
这,可能才是和传统车企最大区别吧。
在华为的产品哲学里,没什么“差不多就能出”的石头,磨刀石的意思,就是没打磨到底没交卷。
这也难怪,成品一出来,全场爆单。
不过这类“科技平权”的底层逻辑,现在已经不是谁家愿不愿意降价的问题,而是你肯不肯给用户普惠到什么程度。
技术的真正意义,在于让更多人享受本该属于“旗舰”的体验。
你看智能驾驶都是刚需了,早两年还只是高端路线,现在逐步下放,安全价值变成人人都能拥有。
顺着这个趋势,未来汽车行业还会有多少意外等待爆发?
华为的“狼性”,让原本缓慢升级的市场突然加速,谁家都不敢懈怠,毕竟时不时来个“磨刀石”团队,可能日子就不好过了。
而尚界H5,成了这场变革的急先锋。
最终,这一锅火锅背后是一次彻底的体验革命,不是菜单上多了几道菜,而是用最极致的性价比让用户坐到席位上,感受了一把高端智能的甜头。
但话又说回来了,谁能保证这场“爆单”会一直火爆下去?
市场从来不缺风口,也不会容忍滥竽充数。
要看的是,什么时候能把这种“技术平权”真的做成行业常态,而不是一时的亮点。
技术、产品、价格三者共同作用,才有可能确立新势力的地板线。
这锅火锅局,烧到最终——不是谁吃饱了算,而是整个行业都跟着添了柴火,开始一轮新升级。
无论你站哪边,都会被这波变化裹挟进去。
咱大胆猜一句:今年中国车圈的下半场,看似安静,其实已是暗流涌动。
车主们可得睁大眼睛,谁是真诚谁是噱头,谁能长期给出用户真正的回报,这才是下盘的大棋!
说到这,咱就留个开放话题吧。
你真心觉得“科技平权”这种打法会成为常态吗?如果华为和上汽联手烧开锅后,其他车企会怎么应对?留言聊聊你的看法呗!
本平台致力于传播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正能量信息,若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及时告知,我们将认真核实并改进。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