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车展盛宴,不过是车企奔赴刑场前的最后狂欢

讲真,每次看到什么“车展盛大开幕”的新闻,我脑子里就只有一个画面:一群西装革履的销售,脸上挂着标准化的假笑,心里默念着KPI,像是在参加一场大型的行为艺术。而所谓的“消费者”,更像是一群误入修仙大会的凡人,被各种“金丹期”、“元婴期”的黑科技名词砸得晕头转向,最后迷迷糊糊地献上了自己的钱包,美其名曰“消费升级”。

一个呼和浩特的车展,标题写得震天响,“点燃塞北消费热潮”、“开启产业新篇章”。诶,我说,咱能不这么上价值吗?不装了,摊牌了,这不就是一个大型的汽车庙会么?一个让厂家清库存、让经销商冲业绩、让消费者感觉自己占了天大便宜的集体催眠仪式。还“磅礴绚烂的汽车风景线”,这风景线背后,是每个车企老板彻夜难眠的焦虑,是每个工程师头顶稀疏的毛发,是每个销售月底吃泡面的辛酸。

你知道现在车圈的本质是什么吗?不是什么存量竞争,也不是什么技术迭代。是掀桌子。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当比亚迪把秦PLUS干到798的时候,它不是在卖车,它是在告诉所有同行:“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当小米SU7用一个你根本不可能买到的价格发布时,雷军老师不是在开发布会,他是在进行一场闪电战,直接把所有对手的战略部署炸得稀巴烂。大家都在一个餐厅里吃饭,有的人想的是怎么把别人的蛋糕抢过来,而现在这帮狠人,想的是怎么把整个餐厅给爆了,让所有人都没得吃。

所谓车展盛宴,不过是车企奔赴刑场前的最后狂欢-有驾
所谓车展盛宴,不过是车企奔赴刑场前的最后狂欢-有驾

这种背景下,一个地方车展,说白了,就是这场血腥战争的一个小型前哨站。那近60个品牌,哪是什么“同台竞艳”,分明是60个走投无路的角斗士,被扔进一个叫“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的斗兽场里,互相打量着对方的盔甲(配置)和武器(价格),盘算着从哪个倒霉蛋身上能撕下一块肉来。

你看新闻里写,“众多观众围绕新能源车详细了解续航、充电与电池保障”。翻译一下就是:大哥你这玩意儿冬天在呼和浩特零下二十度能跑多远?别开出市区就得叫拖车。充电桩好找不?别充个电比上个坟还麻烦。你这电池要是坏了,换一下是不是比买个新车还贵?

这才是人民群众最朴素的疑问,也是所有高大上技术名词的“卸妆水”。什么800V高压平台,什么碳化硅芯片,什么激光雷达,在一位担心冬天送孩子上学会不会趴窝的大哥面前,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我一直都说,自动驾驶的终极考验,不在于特斯拉跑了多少万公里数据,而在于它能不能在中国任何一个三线城市的晚高峰,从一群横冲直撞的“老头乐”方阵中毫发无伤地杀出来。只要大爷躺得快,你一百个激光雷达也得变成责任的“铁证”。你的算法再牛,牛得过人情世故吗?

所以车展上那些新能源车,本质上不是在展示技术,而是在进行一场“信仰充值”活动。尤其是某些品牌,它卖的早就不是车了,它卖的是一种“玄学”。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内饰、聊做工、聊性价比,他会用一种看凡人的眼神看着你,因为他买的是“未来”,是马斯克画的那个“饼”,是一种身份认同。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就像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我依然无法理解为什么有人会为了一个手机LOGO彻夜排队,但你必须承认,这种近乎宗教的狂热,是真实存在的,它比任何参数都更有杀伤力。

所谓车展盛宴,不过是车企奔赴刑场前的最后狂欢-有驾

说到这,我必须承认,我这个比喻可能有点疯。但你仔细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车展上的每一个展台,都是一个临时搭建的“道场”。销售就是“传教士”,宣传手册就是“经文”,而那台摆在C位的展车,就是“神像”。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你“悟了”,让你“信了”。一旦你信了,什么续航焦虑、什么保值率,都成了对你信仰的考验。

再看看那些所谓的传统豪华品牌,比如奔驰。奔驰在车展上最值钱的东西是什么?不是那台S级,也不是那个AMG,是它那个三叉星徽。那个标,就是金钟罩铁布衫,就是免死金牌。它代表着一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一种不需要过多解释的社会语言。在绝对的品牌玄学面前,讨论它是不是漏油,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能让你在参加同学会的时候,把车钥匙往桌上那么一放,就赢了。

所以,整个车展就是一个巨大的、充满了人类偏见、逻辑断裂、荒诞比喻和无序灵感的压缩毛巾。平时,各大车企都在自己的PPT里,在自己的发布会上,扮演着理性的、光鲜的、充满技术理想的角色。而车展,就是把这块压缩毛巾扔进现实的水里,瞬间膨胀,所有的不堪、焦虑、狗血、虚伪全都暴露无遗。

所谓车展盛宴,不过是车企奔赴刑场前的最后狂欢-有驾

他们卷的不是价格,是心态。

卷的不是配置,是命。

是那种“友商看了会沉默,老板看了会流泪”的终极癫狂。

讲真,这种“惠民车展”,对我们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大的人来说,唯一的乐趣就是观察。观察那些新势力品牌的销售,如何绞尽脑汁地把智能座舱吹成一个“任意门”;观察那些合资品牌的销售,如何在国产车的降维打击下,依然倔强地维护着自己“皮实耐用”的最后尊严。说起来,去年我在一个车展的吉利展台吃的免费冰淇淋,味道还真不错,好像是薄荷巧克力味的。人生的重点,有时候就是这么跑偏。

最终,这场为期五天的狂欢会结束。媒体发通稿,说成交量再创新高,市场信心得到提振。领导很满意,经销商赚了钱,少数消费者也觉得自己薅到了羊毛。但太阳升起,黑暗森林的法则依然有效。该价格战的继续价格战,该倒闭的继续走向倒闭。车展就像一场盛大的烟花,绚烂之后,留下的只有一地鸡毛和几声叹息。

所谓车展盛宴,不过是车企奔赴刑场前的最后狂欢-有驾

而对于呼和浩特这座城市来说,真正的出行难题,可能和车展上展示的任何技术都无关。它可能只是明天早高峰的一场小雪,或者是一个突然出现的马路杀手。这才是真实的世界,一个三体人看了都想重启的疯狂世界。这帮车企,是真的要杀疯了!而这场所谓的盛宴,不过是他们在奔赴刑场前,最后的集体蹦迪罢了。就问你,怕不怕?

我们始终秉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内容涉及权益纠纷,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依规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