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万级的卷王来了,领克10 EM-P预售开启全时四驱激光雷达,配置丰富代表年轻人的新选择

20万区间的车型,能说它卷王了吧?尤其是现在这个预售价才19.2万起的领克10 EM-P。刚看到这个消息,心里咯噔一下,突然意识到,哎,这价格的车,真有点过去豪华车的感觉了,虽然是个插混。走到路边,手指摩挲着车门,一边还在琢磨:这车怎么变得这么聪明;是不是厂家也是在拼了命地往配置里砸料?

我记得上次跟销售聊过,他说这个车搭载了激光雷达,配合英伟达那么强的算力。听到激光雷达时,我心里立马警觉这意味着什么?基本可以支撑全自动驾驶级别吧?但我又在想,这年头,硬件固然重要,软件才是心脏。不过激光雷达在这个价位确实算硬核了。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它的续航版本有120km240km两个,估算油电混合后,日常一个月上下班,2万公里左右,油耗大概在4L/百公里(这段先按下不表,因为我知道那是估算,加油费用和电费还得看生活惯)。这么一比较,明显比纯电车少了些续航焦虑。

奇怪的是,这个车的外观设计真挺潮的。尤其是金属颗粒感的金色车漆,在大光照下那种反光,瞬间吸引了不少路人注意。意识到这一点,竟然有点意识形态装饰品的意味——年轻人买车,首要当然是颜值和装X效果。它的车身长度5050毫米,宽度1966毫米,高度1487毫米,轴距达到3005毫米。试想一下,开在街上,尤其是配上21英寸轮圈,绝对走光效果。

你会不会觉得,开这样一台车,最能彰显的其实是年轻的心。我倒觉得,走着炫酷外表,内里又塞满科技的硬核配置,似乎刚好符合年轻人的标签。再说,座舱那个大屏幕和智能交互系统,红点点的芯片,感觉就像随身带着处理器的手机一样快。

说到性能,最大的勇气来自那套EM-P智能电混系统。最大功率达到390kW,扭矩755牛米。你说,这样的参数,开起来会不会像打了鸡血?0-100只需5.1秒,这个速度,跟开个二手SUV加速差不多。真心服了,动静挺大的。

但我也在想:这些数字是踩在手上的感觉,实际开起来能有多大不同?我猜,实际体验时,铺开油门,瞬间的加速感会让人觉得爽。而且,车载辅助系统也很丰富——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千里浩瀚辅助驾驶(这名字挺玄乎),都在告诉你:这车不是花哨的硬件堆砌,而是真用心了。

心里又冒出来个疑问:这么硬核配置,对油耗和电池的日常维护,是否会成为隐形压力?我算了算,百公里油耗4.2L,确实不错,但这个预瞄能力和AI云动力调节,是否是靠复杂算法保驾护航?我猜,软件的优化也是制胜关键。不可避免的,它的硬件成本要比传统ABS+ESP的组合高出不少。

这让我思考:一个20万级的车型,为何能在配置上硬刚一众豪华新能源车?不单因为研发上的折腾,更因为供应链的剧本。你可以想象,激光雷达、芯片、电池,都是零件拼盘——像拼乐高一样,厂商得确保每个拼块都能高效供应。它的元器件成本,估算约占整车成本的20%-30%(样本少,估算,可能还得看实际采购情况)。

我办公室的修理工曾说:这车配置多,坏件也多,售后得盯紧点。他话里有我察觉的点——高配越好,维修成本也会赶紧跟上。

说到中配版本,感觉性价比挺高。配备了大部分豪华配置,价格只比高配低了整整几千,花个19万公里,说白了,不比买个几年前的顶配啥的差,唯一可能是配色和细节上有些妥协。

我有个疑问:在这个市场里,消费者对配置堆砌和实际体验的偏好各有不同。有人会说,年轻人买车,不是只看硬件指标那样单一,更看重用起来舒服。这让人想象,座椅的支撑感、车内静谧度、驾驶感受,才是真正的门槛。

你说,领克会不会在软实力上还得再多下点工夫?毕竟,硬件再高端,软件够用不够用,总也是车的灵魂。我个人觉得,提高智控的流畅度和生态系统的丰富,也许才是下一步的突破。

说回油耗和维护成本,车主如果每天上下班200公里,依照4L/100km,那一箱油大概可以跑500公里左右,一年估算下来跑10万公里,油钱大约需要充值2万块。电费部分,要看家庭充电条件,夜间充电平均每度电0.8元,充满电大约20元,纯电续航120公里,按照每周10次充电,月支出也就几百块。其实相较油费,电费还是挺划算的。

其实我还没想过这个车的二手价值会不会太差。反正也免不了折旧,但我和朋友讨论,认知这种科技感强的车,好像几年不用太担心贬值,因为配置升了级,还是家门口的科技店。

不知不觉,还有点琢磨:这么一台豪华少年,会不会让许多科幻迷心动?尤其是它的全场景辅助、智能调节,仿佛未来驾驶变成了指挥棒。也有人会说:这种车,能不能经得起实际用车的磨练,依然是一大问号。

我讨厌麻烦,虽说配置都到位,但调试这个事儿,总回避不了。毕竟,车不是软件,出问题得有人帮修。售后服务,也是一场大考。从这点看,领克在品牌建设上,还是挺努力的,但也别忘了:硬件真不一定就代表稳定。

说到这,我突然想到:是不是人们对年轻这个标签的定义,越来越多元化?这台车能不能满足80后父母的潮流需求?我觉得还是挺有趣的一个命题。

碰到朋友说:你觉得这车未来感够不够?我当真犹豫了一下:未来感,其实不只是外观,也关乎智能与体验,而且,还得看这车用的久不久。

这小细节,比如门把手上那细微的光泽,倒让我瞬间想起了早晨看到的新鲜的早餐。你会不会觉得,越是高科技的车,越需要人情味的设计点缀?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未来。

所以,我在想,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买个20万的车,究竟在乎的是真正的技术还是情感呢?大家怎么看?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