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市场要变天了,锐胜M8出牌不一般,它究竟想干啥?

最近这几年,咱们中国的汽车市场可以说是越来越有意思了,大家买车的心态也变了。

以前可能很多人看牌子、看面子,觉得开个合资车、进口车就是身份的象征。

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变得特别实际,大家更关心的是这车到底好不好用,省不省钱,能不能真正解决自己生活里的问题。

就在这种风气下,MPV这个市场也开始有点不一样了。

MPV市场要变天了,锐胜M8出牌不一般,它究竟想干啥?-有驾

过去一提到MPV,大家脑子里可能就两个选项,要么是别克GL8那种,方方正正的,往公司门口一停,一看就是去谈生意的;要么就是丰田赛那、本田奥德赛那种,主要是家里人多,拉着老婆孩子出门用的。

好像MPV的路子就被定死了,非商即家。

可偏偏这时候,冒出来一个叫锐胜M8的,它一上来就没按套路来,让很多人都犯了嘀咕,这车到底是想干什么?

说它不按套路,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动力系统。

现在别的车厂,一般都是给你一个版本,最多再加个混动版让你选。

可这个锐胜M8,直接在你面前摆了三条路:增程版、纯电版,还有一个现在乘用车里不太多见的CNG版,也就是烧天然气的。

这就很有意思了,它好像不是在卖一辆车,而是在帮你分析你自己的生活状况。

你住在哪个城市?

你每天开车主要是干嘛?

你对成本敏感到什么程度?

它把这些问题都考虑进去了。

先说说这个增程版。

MPV市场要变天了,锐胜M8出牌不一般,它究竟想干啥?-有驾

很多人对增程技术有点误解,觉得有个发动机还用电跑,不是多此一举吗?

但你站在一个特定用户的角度想想,这恰恰是目前最聪明的方案之一。

比如你是个做生意的,经常要临时出差,或者去机场、高铁站接送重要客户,时间卡得特别紧。

如果开纯电车,最怕的就是临出门发现电量不够,附近充电桩又排长队,那真是能急死人。

锐胜M8的增程版就是来解决这个痛点的。

它车里带了个发动机,但这发动机不直接驱动车轮,而是像个高效的“充电宝”,专门给电池充电。

据说用的还是和一些五十万级别SUV同款的发动机,发电效率很高,所以油耗比一般的增程车要低。

但最关键的是它的补能方式,你可以加油,也可以充电。

在紧急情况下,加油站可比空闲的快充桩好找多了。

而且它的充电速度也很快,宣传说用快充十分钟就能从百分之三十充到八十。

这意味着什么?

你可能就是下车买杯咖啡的功夫,续航焦虑就大大缓解了。

MPV市场要变天了,锐胜M8出牌不一般,它究竟想干啥?-有驾

这个版本,明显就是给那些时间成本极高,绝对不能在“等待”上浪费生命的用户准备的。

再来看纯电版。

现在一说纯电MPV,很多人脑子里还是那种软绵绵、慢吞吞的“保姆车”印象,觉得这种大车开起来肯定很笨重,超个车都费劲。

锐胜M8的纯电版似乎就是想打破这个偏见。

它装了一块92度的电池,官方说的续航是320公里,这个数字看着不算特别亮眼,但说明它的定位很清晰,主要就是满足城市和周边城际的高频次出行。

真正让人吃惊的是它的动力,电机功率有170千瓦,换算成马力也不小了,更夸张的是它的轮边扭矩,达到了3500牛米。

这个数据可能很多人没概念,简单来说,很多硬派越野车专门强调的脱困能力,也就这个水平的扭矩。

放在一台MPV上,效果就是红绿灯起步的时候,它能让你体验到不错的推背感,高速上并线超车也显得底气十足,不会拖泥带水。

满载一家老小去爬山路,它也不会出现那种声嘶力竭就是上不去的尴尬场面。

这个版本,瞄准的就是那些既需要MPV的大空间,又不想放弃驾驶乐趣的年轻家庭。

他们希望车子不光能装,还得好开,有点劲儿。

最后是那个最实在的CNG版。

MPV市场要变天了,锐胜M8出牌不一般,它究竟想干啥?-有驾

在普通家用车市场,天然气车确实不多见了,但你要是去问问开重卡的司机,他们会告诉你,2024年卖得最好的重卡就是CNG车型。

为什么?

就一个字:省。

锐胜M8推出CNG版,显然也是看透了这一点。

它车底下挂着一个180升的大气罐,再加上一个小油箱,综合续航能跑到580公里,跑长途也不用太焦虑。

最核心的优势就是运营成本,烧天然气比烧汽油能省下一大半的钱。

对于那些开网约车、跑客运、做旅游租赁生意的老板们来说,这省下来的可都是纯利润。

一天跑下来,可能就比别人多赚一两百块钱,一个月、一年下来,这个数字就非常可观了。

而且随着国家政策的推动,现在很多地方的加气站也越来越多了。

这个版本,可以说就是为那些把车当成生产工具、精打细算的“搞钱人”量身定做的。

除了这三套完全不同的动力,锐胜M8在空间上的想法也挺有意思。

车长五米三,轴距三米二,这个尺寸在MPV里绝对算是个大家伙了,内部空间号称有六千多升。

MPV市场要变天了,锐胜M8出牌不一般,它究竟想干啥?-有驾

但光大还不够,关键是它怎么让你用这个大空间。

比如它的第二排座椅,可以前后移动很大一段距离,这样一来,去第三排就不用很狼狈地爬进去了,中间能形成一个很宽敞的过道。

它的第三排座椅设计得也很灵活,可以整个向前翻起来,也可以按比例放倒,形成一个几乎纯平的巨大后备箱。

你可以想象一下这个场景:平时一家五六口人出门,所有座位都打开,舒舒服服;周末想去宜家拉个柜子,把后两排座椅一放倒,它就变成了一台小货车;要是公司需要接待客户,把第二排换成两个航空座椅,中间再加个小桌板,马上又成了一个移动会客室。

这种“一车多用”的百变能力,恰恰迎合了现在很多人“什么都想要”的消费心理。

特别是它还提供了九座版本,这在以前是很少见的。

你可能觉得九座用不上,但看看每年春运那几十亿人次的客流量,很多都是一大家子人一起出行,一辆七座车有时候还真坐不下。

这个九座版,就是对中国式大家庭出行需求的一个直接回应。

所以,回过头来看锐胜M8这款车,它到底想干啥?

它其实是在用一种非常实在的方式,告诉整个市场:别再给用户灌输那些虚头巴脑的概念了,也别试图用一个标准答案去满足所有人。

中国市场太大了,从一线城市到乡镇农村,人们的生活方式、用车需求千差万别。

有人在乎时间效率,有人在乎驾驶感受,更多的人在乎的是每公里能省几毛钱。

当很多车企还在比谁的屏幕更大、谁的语音助手更聪明的时候,锐胜M8却在老老实实地研究,怎么让车子在加油站、充电桩、加气站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它没有强行推销某一种技术路线就是未来,而是把增程的便利、纯电的性能和CNG的经济性,这三份截然不同的菜单都摆在了你的面前,让你自己根据自己的钱包和生活,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这种做法,看起来好像很复杂,但实际上,这可能才是对消费者最大的尊重。

它不等市场告诉你该怎么走,而是直接给你开辟出了几条新路。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