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看轿车销量排行榜就像上班点外卖,新品牌如新菜,老品牌如剩饭,菜虽然多,但能填饱肚子的其实没几样。每次新榜单出来,总让人怀疑,难道我的钱包竟然还能左右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当然,事实证明,钱包够瘦,选择就更自由,毕竟自由最贵,买不起也买不到。
今年轿车销量榜又一次用事实教育了全国人民:轿车真的不是用来开的,是用来比的。车企们比的不光是谁能造出一堆铁皮轮子跑得快、坐得稳,还得比谁能让人连夜排队抢购,像抢大米一样。而且排行榜前几名,基本是“人生赢家”,不管你平时是老板还是社畜,最终都得在这些品牌里找存在感。比方说星愿,一举夺冠,让多少吃瓜群众咽下了本想嘲讽的唾沫。星愿名头太大,销量逼近三十万,搞得后面的车企只能望尾不见头——大家都在问,是车型真好,还是营销真狠,还是领导太会起名字?是不是“星愿”就带点天庭保佑的意思?
除了冠军,第二名到第五名都是小微型车,可把老百姓乐坏了。这年头,微型车卖得最好,可见我们从平躺进化到了立躺,车越小越有安全感。或许“迷你”已经成为国民焦躁的精神鸦片,毕竟涌进城市停车位的,不再是大肚汗,而是一群“电板块扛把子”。宏光MINIEV把脸贴在榜单上,秦PLUS新能源紧随其后,海鸥则像带病蒲公英一样掉了一地销量,仿佛患上了中年危机,没人关心也没人可怜。只有小米SU7算是新生代网红,冲进了前五,证明罗永浩们还是能用嘴唇打败底盘的。
至于轩逸,老牌经典,销量一如既往地稳。每年总要被媒体拉出来问候一遍:“轩逸怎么还没倒?”其实轩逸是民族团结的象征,广场舞阿姨的标准配备,你敢说它不火?打工人心中的白月光,谁家不到30万公里都不好意思提换车。朗逸、速腾、帕萨特这些德国牌子的车,也依靠“懂球帝”气质坚守在前十,毕竟大多数时候,硬件只是面子,里子还得靠吹嘘。
当然,榜单后半段的车企就有些像评选“年度倒霉蛋”。卡罗拉将信将疑地坐进了第33名,像刚考完的高考生,不知道自己考了什么鬼分。月均销量跌破万辆,是在“用心做事还是用脚造车”?小鹏P7+、驱逐舰05、宝来等车徘徊在榜单边缘,热度比不上一条街的小龙虾摊。一想到宝来当年也是“理想型”,现在五万多的销量成了“理想互助”。MG5跌出前四十名,看来买车和做选择题一样,选的人少了就自动消失。
伊兰特、天籁刚刚小爆了一下头,四万多销量顶着脑门往前冲,但很快就撞到了现实,有多少人愿意在经济下行期做一辆“不抢眼的车”?思域则是跌落神坛的典范,曾经是小镇青年狂飙的青春图腾,如今月均不到五千辆,大有“谅解旧情人”的温柔,也许下次见到思域,只能在自家小区“荣誉车位”里了。蒙迪欧和君威,美系车的哀伤不用多说,苦苦支撑,只差把“美式穷困潦倒”印到车身上。“你要买我吗?你确定吗?”日产N7算是榜单唯一的开朗健儿,销量稳步提升,证明还是有人愿意吃老品牌的黑米饭,毕竟米加黑更香。
极氪001、零跑B01、汉L这些倒霉蛋,已经无缘榜单前70,网友都快忘了他们还能上路。型格、奔腾B70、大众CC这些垫底选手,累计销量勉勉强强过了一万吨,仿佛是“年度自我安慰奖”。如果车企开个群聊,估计他们都只敢发表情包,不敢说话。
轿车市场如同春晚节目单,为什么总是我不喜欢的出现在最前面?你也只能祈祷下一个爆款别恰好跟你用同个电源,不然油价涨了只能拜榜单祈福。前八个月销量突破万辆的车,总有那么几个让你觉得“买了能活到下周”的错觉。这种错觉就像你信了KPI,其实你只是小数点后的零头。星愿碾压全场,仿佛把“有钱任性”的标签贴在车尾,剩下车企只能在微博上靠表情包混饭吃,“月均销量1.1万辆”的艾瑞泽8也只能算是“人均小康试驾车”,用来安慰品牌高管的自尊心,至于消费者的自尊,早已随涨价一起消失了。
新能源车成为头牌,这事儿其实也挺荒诞。以前咱们加油站排队,现在是充电桩排队,人生最大烦恼由“加不起油”变成“插不上电”。榜单前五全是新能源,看起来很牛逼,实际上就是“换个方式继续下沉”,谁知道以后是不是得靠推车发电。凯美瑞无缘前十,逸动、红旗H5还在顽强支撑前二十,证明四不象车型也有春天。你要说这市场公平,那我只能说,哪有公平,只有每年都能重新分配,“上一届冠军都是老年组颁奖”。
不过大家都懂,一个榜单能反映多少真相?榜首未必是最好的车,前十未必是最靠谱的选择。车企之间拼杀就像拼多多砍一刀,谁都想占绝对优势,最后只能被数据砍了自己。你看到的销售旺盛,可能只是库存堆得高,老板压力大,员工下班早。榜单能说明什么?说明钱不是车厂自己掏的,说明广告和营销比发动机还重要,说明你买的每一辆车,都是别人给你安排的“心灵鸡汤”,喝不喝随你,反正厂家已经把瓶子吃了。
怎么总结一份看起来很惨烈的销量榜?榜首总归是风光,垫底也别太丧气。赛道上,有人把销量当成豪赌,有人早把前景寄托在续航里。你以为车市就是卖车,其实就是卖故事。故事讲完了,剧本才刚写好。
提到崛起,其实每年都在说崛起,新能源汽车崛起,生态链崛起,智能车崛起,最后起得最多的是烟雾弹。有人在榜单上风生水起,也有人在朋友圈苦中作乐,车市的生死攸关,到底是谁决定?也许是一群只会扫码付款的普通人,或者是一群拿榜单当做“挡箭牌”的掌柜。榜单出来了,大家都盯着“夺冠”,仿佛戴上金冠就能脱贫致富——现实告诉你,金冠戴不了,仿佛每天都在参加一场“谁是卧底”的游戏。
总之,这份轿车销量榜,给你我带来的不是消费升级,而是“选择恐惧症进化史”,第一名让老板们睡不着觉,垫底名次让公关们熬夜改稿。主打一个“卷”,买车和打螺丝一样,每转一次都是别人算好的步数。最后,冲进排行榜的人或许能说:“谢谢大家的支持。”没进榜的人大概只剩一句:“车还在,梦还没碎。”你要相信,每一份榜单后面都有段子,只是你没笑出来而已。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