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朗逸,这个在中国马路上跑了快二十年的德系老熟人,最近彻底放下了身段。曾经卖到十五六万的车,如今裸车价直接杀进5万区间。
沈阳一位车主靠置换补贴,5.65万就把1.5L新锐版开回了家,全办完才6.64万。更狠的是,今年6月它愣是顶着新能源的围攻,卖出2.5万多台,硬生生杀回销量榜前列。
朗逸这次降价,说白了就是被逼到墙角了。比亚迪秦PLUS这些国产混动车,直接把价格压到7万内,还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朗逸这种老牌燃油车,不降价连汤都喝不上。
但大众也够狠,新锐版入门车型官方标7.99万,实际成交价最低干到6.98万,个别地区加上国补甚至逼近5万门槛。
老款更夸张,2024款1.5L五百万版指导价13.09万,优惠4.65万后裸车只要8.44万,全款落地不到10万。这种“骨折价”,连4S店销售都直呼“从业十年没见过”。
降价不代表缩水。朗逸的看家本领——省油、抗造、安全——一点没丢:一公里4毛钱,网约车师傅认证的省油王。
1.5L自吸配爱信6AT,动力数据平平,但百公里油耗才5.5升,折合一公里油费4毛左右。1.5T版本油耗也仅6升出头,两套动力都吃92号粗粮。
这套系统被网约车师傅当“回本神器”,几十万公里不修是常态,修起来比CVT便宜40%。
全系标配6气囊、自动刹车(AEB)、LED大灯,车身关键部位用上27%热成型钢。中保研碰撞测试四项全优,安全性在同价位里数一数二。
车长4561mm看着不大,但轴距2651mm实打实。1米8的人坐后排,膝盖离前座还有一拳多空间,后备箱510升容量装三个行李箱无压力。
价格打到这份上,有些配置自然要砍:入门版新锐版砍掉了镀铬门把手、后排出风口和车道保持;
内饰塑料感重,车机只有8英寸屏,功能停留在五年前水平,语音助手经常“听不懂人话”;1.5L版本动力肉,0-100km/h加速12秒开外,超车得提前预判。
适合这三类人:图省心的务实派,加油5分钟跑500公里,小保养三四百块,五年后转手还能卖55%的价;
充电焦虑症患者,住老小区安不了桩、常跑长途的,加油比找桩省心;保守型家庭用户,35岁以上家庭,对智能化无感,只认机械可靠性。
不适合这两类人:科技控,同价位国产电车配L2辅助驾驶、语音控制、K歌功能,朗逸的车机像“老古董”;性能党,1.5T版本虽提速轻快,但底盘调校偏舒适,劈弯就别想了。
别信“4.98万”噱头,多是清库存或捆绑消费,真实成交价集中在6.5-8.5万区间;优先选1.5T版本,比1.5L贵1万左右,但160马力动力明显更从容,长期用更值;
警惕“加价套路”:低价车常捆绑高额保险、装饰或延保,签合同前盯紧明细;等新款不如抄底现款:朗逸Pro即将上市,老款清库价已是冰点,新款短期内难有优惠。
朗逸的“白菜价”,是传统燃油车面对新能源绞杀的最后反击。它不完美,但用20年验证过的皮实,加上德系车少见的价格低头,给那些拒绝充电焦虑、拒绝当“小白鼠”的消费者,留住了最后一份体面。
若你手握5万预算,要的不是炫酷屏幕和加速推背,而是一台加油就走、修车不贵的代步工具,这台德系老将,可能是燃油时代谢幕前最硬的底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