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开车出门,突然感觉这车的动力好像没啥变化,转速一推,咣就上去了,还是那副家用稳妥的样子。
我在工信部查了份申报信息,这车基本就是化妆版大改,但核心没变。新款轩逸的前脸更激进一些,那个大黑格栅,黑得像夜色,下面那獠牙灯组,看着怎么都不像平常的小家伙。
我问了个开了五年轩逸的哥们,他摸着车头说:比起以前,现在这模样,确实年轻了不少,但我心里还是郁闷,嫌本末倒置。你说,这车头夸张不代表实操能狠得起来?有时候我觉得,就算是家用车,外表也得体现点准运动精神,毕竟年轻人的买单不光看里程数。
这款新轩逸的尺寸,估算:我体感大概就是全长4656mm,宽度差不多1825mm,高度1448mm,轴距2712mm(样本有限)。和旧款差异不大(这段先按下不表),倒是轮胎升级到205/60 R16,也让底盘的弹跳感没那么软绵绵。
对比同价位的哈弗H2 Plus,手头资料显示H2的车头更偏向家庭式温和,没有这么刺眼的设计扰眼。这也让我心生疑问,咱们是不是设计师都在找平衡?毕竟,真实用车中,激进的外形一定会影响其实用性,比如风阻、遮风挡雨实际效果。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看到一条细节:那个黑色后备箱鸭尾的设计,其实多半是为了搭配整体风格,但没人能告诉我它会带多大实用差别。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为什么偏偏年轻化设计越看越偏离家用?难不成,品牌拼生命力,就是靠看起来酷的?
配置方面,新车预装的功能看得出大概率以低配还没装倒车影像的可能性居多,好比一个人买生日礼物,钱多的都喜欢一口气Venus星火一样,少的可能连影像都省了。我一朋友做销售的说:这车如果不加装倒影,真跟自己花钱买的老旧一样。
动力方面,还是那个1.6L自吸发动机,最大功率99kW(估算,样本少),CVT变速箱,没啥新鲜感。这点我心里其实有点失落:我一直觉得,小排量自然吸气,除了可靠,其实也没啥优势,能省点油(这段心算,百公里油耗估计在6.8升左右,心里还算靠谱)。
这样保持原汁原味也没错。你说,如果新轩逸换成那种微混或者油电,是不是可以更符合这价格段的家庭战士?但我猜他们可能觉得这事略偏离走量策略(这猜测有点靠猜,没深究)。
说到这,我觉得最有趣的是:供应链是不是早就预估到这种激进设计?或者说,车企的研发就像厨师准备的菜单,菜单要辣,但腾不出空间放糖?这中间的力量博弈,我觉得比车子本身还精彩。
我真的好奇:未来如果这类激进外观成为主流,还是会弃用更平易近人的设计不?还是说,消费者的审美其实只是暂时的?这就像我家那只猫,对新玩具总感兴趣,但看多了也会觉得没劲。
车子驾驶感受,那点油门响应、变速箱耐用度,跟外表比,是不是更在乎?但很多人买车,第一眼嘛,还是看那脸。我敢打包票:即使车底盘没啥区别,外形一变,销量就能上升不少。
留个问题:那天我路过服务店,看到一辆白色新轩逸,师傅一边清洗一边说:这车不用太折腾,买了也就图个稳。我心里暗想:这不就是家用最本质的需求?可偏偏,外形变得激进,变成了车内外的矛盾点。
有人说,设计要考虑市场偏好。我觉得,也许更该想想:是不是家用车其实早就没有家用的概念,只剩面子工程了?
回头再想,咱们日常用车,有没有那么多挑剔的?大部分人其实就是追求个心安,买这车可能半年后只会觉得还行或还不赖。至于外观,能撩到多少年轻人买单?这问题复杂得很。
(这段先按下不表)这次新轩逸的外形,我觉得确实更符合年轻人的口味,但用着还是不一样的。你们有人注意到同价位的其他车有多敢作敢为了吗?我觉得,这个产业里,不好看就死已不是唯一法宝。
到我只在想,那个激进的脸会不会成为未来市场的主流标配?或者,这只是短暂的潮流风向中的一叶扁舟?这是个无解的问题吧。
真想知道,你们遇到过和我一样看着漂亮的车,心里其实没啥感觉的情况吗?还是说,外在颜值就能决定一切?但冒着蜗居的琐碎生活,会不会那点炫酷就够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