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挺有意思的新闻,说的是现代汽车在咱们的邻居印度,推出了一款叫Aura S的新车。
这车一出来,不少人都觉得挺新鲜,主要是它的价格和定位。
你听听,一款三厢轿车,挂着自动挡,价格折算下来只要6万8千块人民币左右。
一听到这个价格,很多国内的朋友可能第一反应是,这是不是什么老年代步车啊?
这么便宜能是正经车吗?
但它还真是现代出品的一款正儿八经的燃油车。
这事儿就有趣了,它就像一扇窗户,让我们能瞅瞅印度这个神奇的汽车市场,到底是个什么玩法,跟咱们国内的差别又有多大。
咱们先从这车最引人注目的地方说起——尺寸。
这款现代Aura S,虽然是个三厢车,有头有尾有屁股,但它的车身长度,被精准地控制在了3.995米。
你没看错,就差那么5毫米,就要到4米了。
这可不是设计师手抖了,而是故意为之,背后藏着印度汽车市场一个非常重要的“潜规则”。
在印度,政府为了保护本国汽车工业,也为了控制大城市里汽车数量的野蛮增长,制定了一套特别的税收政策。
其中一条关键规定就是,车身长度在4米以内,并且发动机排量在一定标准之下的小型汽车,可以享受到相当可观的税收优惠。
这个优惠幅度有多大呢?
有时候能差出百分之十还多。
对于一个消费者普遍对价格非常敏感的市场来说,这百分之十的差价,足以决定一款车的生死。
所以,印度的汽车厂家们,都练就了一身“卡尺寸”的绝活,想方设法在不超过4米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车内空间做出来。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Aura S的尺寸这么“极限”。
这在我们国内是很难想象的,咱们现在的消费观念,普遍是喜欢“大”,A级车都觉得紧凑,B级车才算起步,SUV更是越大越受欢迎。
一款长度不到4米的三厢轿车,在国内市场上基本是没有生存空间的,但在印度,它却是绝对的主流。
说完了尺寸,再来聊聊这款车最大的卖点,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地方——那个所谓的“自动挡”。
这款车用的是一种叫做AMT的变速箱。
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点陌生,但要说它的本质,其实很简单。
你可以把它理解成一个普通的手动挡变速箱,然后厂家给它加装了一套由电脑控制的机械装置,这个装置会代替你去做踩离合、挂挡这两个动作。
所以,开这种车,你脚下没有离合器踏板,只需要控制油门和刹车,挡杆也可以拨到D挡往前走,形式上确实是“自动”的。
它的最大好处就是成本极低,因为它就是在手动挡的基础上改造的,比我们国内现在普遍使用的CVT无级变速、AT自动变速或者DCT双离合变速箱要便宜得多。
现代就是抓住了这一点,用最低的成本,造出了一款能被称为“自动挡”的车,专门卖给那些预算不多,但又实在不想在印度拥堵的交通里忍受踩离合之苦的消费者。
然而,便宜的代价就是体验上的妥协。
这个AMT变速箱,毕竟是个“机器人”在帮你换挡,它的“智商”和反应速度,跟人脑没法比,也比不上那些结构更复杂的真·自动变速箱。
开起来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换挡的时候会有明显的顿挫感,就像一个新手司机在开手动挡,油离配合不好一样。
尤其是在市区里走走停停,需要频繁升降挡的时候,或者在高速上想深踩油门超车的时候,你会感觉到动力突然中断一下,车子愣了半秒,然后“duang”地一下接上动力,车里的人会跟着前后晃一下。
这种体验,在国内市场早就被淘汰了。
十几年前,我们的一些入门小车,比如早期的奇瑞QQ或者雪佛兰赛欧也用过AMT,但随着消费者对驾驶平顺性要求的提高,这种技术很快就销声匿迹了。
现在,即便是在国内买一台几万块钱的国产车,配的也大多是平顺性好得多的CVT或者双离合变速箱了。
所以,现代Aura S把AMT当成宝贝一样拿出来卖,恰恰说明了印度市场的特殊性:巨大的消费群体,他们的核心需求是“解放左脚”,至于换挡顺不顺滑,那是次要矛盾。
我们再看看这款车的配置,也能发现很多有意思的地方。
作为一款低配车型,Aura S相比最基础的版本,增加了一些很重要的安全配置,比如车身稳定系统(ESP)和倒车影像。
这在我们看来,已经是新车出厂的标配了,但在那个价位的印度市场,能给配上这些,已经算是很有诚意的表现了,说明当地消费者对行车安全也越来越重视。
但另一方面,这款车配的却是15英寸的钢制轮毂,外面再套一个塑料的轮圈盖。
这种做法目的很明确,就是为了省钱。
一个塑料盖子,远看和铝合金轮毂效果差不多,但成本能省下不少。
这种“里子”上的安全配置舍得给,“面子”上的东西能省则省的做法,也精准地反映了当地消费者的价值观。
在这样的市场里,现代Aura S要面对的竞争对手也非常强大。
主要是铃木的Dzire和本田的Amaze。
铃木这个品牌在印度的地位,可以说是神级的存在,市场占有率常年遥遥领先,就如同早些年大众在中国市场的地位一样,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铃木的车皮实耐用、省油、维修便宜、网点遍布全国,口碑非常好。
而本田Amaze则凭借着出色的发动机技术和燃油经济性,也分得了一杯羹。
现代Aura S想在两大巨头的夹缝中求生存,靠的就是差异化竞争。
它的品牌力可能比不过铃木,发动机技术可能没本田那么亮眼,但它打出了一张王牌——“最便宜的自动挡”。
当消费者想买一台自动挡的Dzire或者Amaze时,发现价格要贵出一大截,而现代Aura S用一个极具诱惑力的价格,提供了“自动挡”的便利性。
这个策略,对于那些每天在堵车长龙里蠕动,左脚快要抽筋的印度年轻人来说,吸引力是致命的。
总的来看,现代Aura S这款车,就像是印度汽车市场的一个缩影。
它的一切设计和取舍,都源于当地独特的税收政策、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以及实际的使用环境。
它不追求大空间,不追求强动力,也不追求极致的驾驶平顺性,它只专注于解决一个核心痛点:用尽可能低的价格,提供一台能解放左脚的三厢轿车。
从我们已经习惯了电动化、智能化、舒适化浪潮的中国市场回头看,Aura S仿佛是一款来自过去的产品。
但这并非落后,而是在特定发展阶段下,一种无比务实和聪明的市场策略。
它让我们看到,汽车工业在不同的土壤里,会开出截然不同的花朵。
全部评论 (0)